周緒梅
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綠色崛起,這是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報告中貫穿的一條主線,也是海南審時度勢、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實際的歷史抉擇。海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是實現綠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同志強調,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海南的生命線,是海南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實現海南科學發展最大的本錢。堅持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是海南堅定不移的信念與行動。
大力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努力建設綠色低碳島,這是落實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精神的重大舉措,是海南建設全國文明示范區的重要途徑,是建設海南國際旅游島的戰略選擇?!熬G色”是當今世界發展永恒的主題,森林是海南生態生命線建設的主體。早在1998年,海南在全國就率先提出建設生態省,14年來海南省委省政府抱定“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實施了天然保護工程、海防林建設工程、退耕(塘)還林、生態公益林補償等一系列的生態建設工程。2007年6月,時任海南省長的羅保銘同志向全社會發出了“筑我綠色長城,護我寶島家園”的號召,舉全省之力建設海防林。全省人民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如今千里海疆郁郁蔥蔥,呈現出一幅美麗如畫的景象。海南省委第六次黨代會作出了大力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的重要決策,再一次表明了海南省委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綠色崛起之路的決心。海南島中高周低,中部山區的天然林和沿海防護林帶是海南最重要的生態基礎和屏障。實施“綠化寶島”大行動,就是要在嚴格保護中部山區天然林和沿海防護林等生態公益林的基礎上,通過造綠、造景、造彩、造美,用森林和鮮花組成的綠帶將散落在高山和大海之間的城市、村鎮聯接起來,把海南打造成空氣清新、四季花開的綠色家園,打造成全國人民的度假天堂。
(一)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是秉承綠色發展理念、履行中央賦予海南生態保護政治責任的重大舉措。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保護生態的重要依托。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在海南視察時強調,要堅持把建設生態文明、保護生態環境放在經濟社會的首要位置,做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2009年,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向全世界莊嚴承諾,“大力增加森林碳匯,爭取到2020年森林面積比2005年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13億立方米”。胡錦濤主席提出的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量“雙增”目標,彰顯了造林綠化在國際事務和外交戰略中的重要地位,也是新時期我們造林綠化工作的新使命和新要求。一直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海南的生態建設,黨和國家領導人反復叮囑要保護好海南的生態,這是全省人民共同肩負的重大政治責任。海南良好的生態,不是只屬于海南人民,也是全國人民的共同財富。保護好海南的青山綠水,一直是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中央領導的囑托,全國人民的期待,全省人民的企盼,這是民心所向、使命所系。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作出了“大力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的戰略決策,要求到2016年全省森林覆蓋率要達到62%,森林總碳儲量要超過6000萬噸,各市縣城區綠地率達到35%以上、道路綠化達標率達到95%以上。海南要以保護森林、發展綠化的實際行動,自覺地擔負起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責任,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銀行”。
(二)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是夯實寶島生態環境基礎、保障青山綠水常在的長遠大計。海南是全國森林覆蓋率較高的省份,也許有人會說海南到處都是綠的,沒有必要再強調“綠化寶島”行動,這是一種膚淺的看法。第一,海南是一個熱帶島嶼,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獨立的地理單元,生態系統比較脆弱,一旦遭受破壞將難以恢復。特別是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一旦遭受破壞將是毀滅性的。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社會和諧發展的關鍵因素。歷史上我國西北地區一些地方,當時的繁華程度不遜色于如今的東南沿海。然而上千年來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森林和草原幾乎被掃蕩近光,最后變成了人煙稀少的貧困區。這難道不應該引起我們更多的覺醒嗎!第二,海南中部的熱帶雨林,一年四季常綠,物種極其豐富,林相獨特,景觀秀美,并且是海南島河流的源泉。這片博大的蔥郁之綠,是我國森林資源的瑰寶,也是海南人民幸福生活的金飯碗。保護好這個金飯碗,就是保護了八百多萬海南人民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第三,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對生態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不僅要有世界一流的生態環境,還要有風光美麗的熱帶自然景觀。所以,需要增綠添彩,把我們的島嶼打扮得更綠更美。干旱的地區要提高森林覆蓋率,荒山荒地要造林增加綠色,“四旁”空地要種樹補綠,房前屋后要見縫插綠,低效林要改綠提質,城鎮要擴大綠地,河流水庫要恢復植被保持水土,公路村道要植綠添彩。
(一)疫病防控 將保險所用資金用于疫病防控,除疫苗注射和圈舍定期消毒投資以外,當出現重大動物疫病需要對病死牛羊進行無害化處理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補貼。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我們在看到新課改帶來的許多可喜變化的同時,也為語文教學嚴重的兩極現象而擔憂:一部分人越走越遠,一部分人甚至是大部分人一切照舊。那么,到底什么是語文?語文課到底應該怎么教?學生到底應該學習什么樣的語文?
(一)“綠化寶島”大行動要提升綠化景觀,為建設國際旅游島作出新貢獻。建設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這是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重要的戰略定位?!熬G化寶島”大行動要圍繞這個戰略目標,用綠色書寫提升森林景觀、促進生態文明這篇大文章。森林在生態安全方面是生命線,在旅游發展方面是景觀資源。綠色是海南島一張美麗的名片,“綠化寶島”大行動要為這張美麗名片鑲上金邊,讓我們的森林更加濃綠、更加秀美。
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提出“綠色崛起”的發展戰略,這是海南今后五年發展的行動綱領。要把海南省第六次黨代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到“綠化寶島”大行動中,進一步明確思路,科學規劃,落實各項工作部署。
(四)大力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是轉變發展方式、建設可持續發展“綠色銀行”的戰略選擇。溫家寶總理提出,林業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綠色、開放、可持續發展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定位,只顧目前利益不考慮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必然喪失根基,海南的開放和發展就不能保持高速度,甚至出現停滯和后退。實施“綠化寶島”大行動要與改善生態環境相結合、與調整產業結構相結合、與增加農民收入相結合,這“三個結合”要始終貫穿于“綠化寶島”大行動當中,作為衡量“綠化寶島”大行動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檢驗標準。當前,海南造林綠化存在林地產出效益偏低的問題,一是集約化程度不高所致;另一個就是樹種選擇不科學、林種結構不合理所致。過去一些林業發展,考慮綠的因素多,考慮經濟的因素少,樹種上去了,效益不夠高,生態不夠強,景觀不夠美。
(二)“綠化寶島”大行動要促進綠色增長,為海南可持續發展作出新貢獻。綠色增長是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促進綠色增長,是海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求,也是“綠化寶島”大行動的重要內容。種一棵花梨樹,長大后變成幾萬、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價值是一般樹種的百倍、千倍、甚至是萬倍以上。種樹不要千篇一律,要轉變觀念,因地制宜,調整結構,大力發展高效林木?!熬G化寶島”大行動要解決好這個問題,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科學種樹。優選種植鄉土樹種、珍貴樹種和經濟果樹,兼顧生態效益、景觀效益和經濟效益。橡膠樹是經濟與生態結合得較好的樹種,利用防護林資金扶持農民種植橡膠,緩解了土地的矛盾,改善了農村生態,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綠色增長。這是一個多贏的辦法。開展“綠化寶島”行動不只是種樹,也不是簡單地種樹,而是要種下值錢的樹,種下更綠更美的樹。
(四)“綠化寶島”大行動要維護生態安全,為保護與改善生態環境作出新貢獻。實現綠色崛起,最基本的依托是悉心呵護海南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破壞森林就是破壞生態環境,保護森林就是保護生態環境,發展森林就是發展生態環境。陸地生態系統2.48萬億噸碳儲量中有1.15萬億噸貯存在森林生態系統中。森林提供了人類生存60%的氧氣。森林釋放出大量的負氧離子,促進人的身心健康,海南熱帶雨林負氧離子含量很高,每立方厘米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最高可達3—10萬個。森林還有強大蓄水功能,15萬畝森林蓄水量相當于1000萬立方米的水庫庫容。
(三)“綠化寶島”大行動要增加森林碳匯,為建設綠色低碳島作出新貢獻。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儲庫和最經濟的吸碳器,減少森林損毀、增加森林碳匯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已經納入國際規則。建設綠色低碳島,一方面是減少碳排放,減少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積累。另一方面是大力培育森林,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固定到植物體和土壤中,讓天空更藍、空氣更加清新。據科學測算,森林每生長1立方米蓄積量,平均吸收二氧化碳1.83噸,釋放出氧氣1.62噸。通過“綠化寶島”大行動,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增加森林碳匯:一是增加森林面積,增加對二氧化碳的吸收;二是低效林改造,提高森林儲碳能力;三是加強森林保護,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排放二氧化碳。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評估報告認為:植樹造林和森林保護是未來30至50年增加碳匯、減少排放成本較低、經濟可行的重要措施。大力增加森林碳匯,成為中國政府承諾自主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三大目標之一。
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是“天然氧吧”,森林是“綠色水庫”,濕地是“地球之腎”,生物多樣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統”。而土地沙化則是“地球的癌癥”?!熬G化寶島”大行動要通過保護森林、保護濕地、增加綠化來為海南“護肺強腎”“防病健身”,從根本上不斷提升寶島的生態環境質量。
(三)大力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是改善人居環境、打造四季花開幸福家園的現實需求。實施“綠化寶島”大行動就是把“四季花園”落實在改善人居環境的行動上,落實在打造海南美麗窗口的行動上,落實到森林公園、城鎮公園、水上公園、觀光果園和文明生態村建設的載體上。大力推進城鄉綠化美化建設,著力打造“寶島遍地蔥綠,城鎮鮮花盛開,鄉村增綠添彩,通道生態畫廊,海岸綠帶美景,河湖青山綠水”的綠化美化新格局。
國家推行總額預付制的醫保改革政策,其目的是為了倒逼醫院規范醫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F階段,大部分醫院在醫保控費方面采用了分科定額控制管理方式,精細化程度不夠。在新的醫療改革大環境下,迫切需要醫院管理人員運用精細化管理的思維進行醫療費用的管控,在支持國家醫改政策的同時,謀求醫院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醫院應探索多種醫保費用管理手段,除了績效考核方法以外,探索單病種質量管理及費用管控、臨床路徑管理等考核制度。
治療后,患者呼吸困難、心率改善明顯,生命體征平穩,平均動脈壓、動脈血氣分析具有明顯好轉,為顯效;患者呼吸頻率、心率、生命體征有所改善,平均動脈壓、動脈血氣分析有一定好轉,為有效;患者呼吸頻率、心率、生命體征、平均動脈壓、動脈血氣分析沒有任何變化,為無效;治療后,患者死亡,為死亡??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形成了“職能一體化、隊伍專業化、設備現代化、流程標準化、檔案星級化、宣傳長效化”的水資源規范化、精細化管理模式,被江蘇省水利廳授予“江蘇省水資源管理示范市”稱號。
(一)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要建立起三級書記抓“綠化寶島”的工作機制,市縣委書記、鄉鎮委書記、村支部書記層層抓落實。要建立責任考核制度,“綠化寶島”行動的“目標、任務、資金、責任”落實到市縣,每年開展檢查考核。各級黨委、政府一定要把“綠化寶島”大行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完善各項規劃和年度實施方案,做到認識上有高度、工作上有目標、行動上有措施、投入上有保障、管理上有創新,建設上有成效。人大、政協要發揮監督檢查作用,大力推進“綠化寶島”大行動的健康發展。
(二)明確分工,加強協作?!熬G化寶島”大行動是歷史上涉及范圍最廣的綠化行動,一定要統籌兼顧,落實分工。第一,要明確市縣是主體,市縣黨委、政府對“綠化寶島”大行動負全責。第二,要明確部門分工。宣傳部門、發改、財政、交通、鐵路、住建、農業、水務、林業、國土環境資源部門和農墾總局要認真履行職責,按照分工,創新思想做好工作,為市縣提供支持與服務。第三,要明確有關企業工作。海航、高速公路、粵海鐵路三大公司也要行動,在“綠化寶島”大行動中履行應盡義務和發揮重要作用。
(三)突出重點,統籌推進。各市縣、各部門要突出“綠化寶島”大行動這個工作重點,在資金投入、人員安排、加快進度、抓好質量等方面都要落實到位。同時要注意三點:一是要認真抓好熱帶雨林保護,這是一條保護青山綠水的紅線;二是要認真抓好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林農收入。要大力發展鄉土珍貴樹種,種植“搖錢樹”,發展農村綠色經濟;三是要認真抓好綠化景觀,塑造寶島美麗形象。過去海南不夠重視城鎮公園建設,綠地的規模小面積少,通道的綠化樹種比較單調、缺少鄉土特色和有綠無彩?!熬G化寶島”大行動要下決心改變這種狀況,為海南人民和中外游客打造一個優美的人居環境。
(四)宣傳發動,全民參與。“綠化寶島”大行動是全省人民共同的職責。要把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群眾真正成為綠化寶島的主人和生力軍。新聞媒體要發揮好輿論導向作用,擴大宣傳,凝聚人心,鼓舞士氣,匯聚力量,形成全社會愛樹惜林的自覺行動。共青團、工會、婦聯、科協、機關、部隊、學校等也要根據各自的實際,營造“紀念林”,開展認種認建認養活動。各市縣要創新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年滿18—60歲的公民,每人每年要完成義務植樹3—5棵。
(五)多元籌資,加大投入。各級政府要將“綠化寶島”大行動專項資金納入公共財政預算,保證有一個穩定的投資渠道。省政府每年都要安排一定資金投入,市縣政府也要相應加大投入。今年市縣政府拿出了不少錢,也想出一些向社會籌措資金的辦法。如成立綠化基金會、生態協會、碳匯基金等形式。同時,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的資金支持。要重視運用市場的機制來籌集資金,使資金來源渠道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