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大選已進入倒計時,是時候認真思考一下大選之后怎樣對付美國的財政亂象了。不管誰獲勝,這個問題都不能再等了。
美國人正確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在2013年年初面臨的“財政懸崖”,根據當前立法,那時幾乎所有稅率都會上升,從家庭和企業手中吸走相當于國內生產總值(GDP)3%以上的錢。此外,防務和非防務政府支出的自動削減將在2013年再砍去GDP的近1%,且年年如此。國會預算辦公室警告說,跌下“財政懸崖”會在明年將美國經濟拖入嚴重衰退。
而“財政懸崖”只是必須解決的問題的一部分,更大的問題存在于美國巨大的財政赤字——目前占GDP的7%。隨著老齡化和醫保成本的上升,在未來幾十年中,面向中產階級老年人的“福利計劃”,政府支出部分將大增,預計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會飆升。
因此,財政鞏固必須將開源和減緩福利支出增速結合起來。盡管沒人知道這一復雜問題會如何解決,但我還是來猜測一下:大選結束后,國會馬上會投票將“財政懸崖”延遲半年,為可接受的立法方案創造時間。該方案將包括限制未來中等和高收入退休者的社會保障退休福利的增長。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已經明確地建議了這一點,而總統奧巴馬則在2009年開始關注醫保問題之前就表達了對這一點的支持。
更棘手的問題是如何開源,關鍵在于將注意力放在相當于政府支出的免稅條目上。如果我買了一輛混合動力汽車,為我家安裝太陽能面板,或是升級更高效的熱水器,那我就能得到稅收優惠。而如果買了更大的房子或僅僅是增加按揭的規模,我就能獲得更大的稅收豁免,降低我的應稅收入和稅負。政府并沒有出錢,但這些定向減稅無異于政府以給我開支票的形式進行了“政府支出”。
這些條款被正確地稱為“抵稅優惠”,它描述的是政府通過免稅發生的支出。因此,消滅或減少這類抵稅優惠應該被視為削減政府支出。
由于所有大型抵稅優惠項目——住房按揭利息減免、員工健康保險雇主支付部分稅前扣減等——都有狂熱的捍衛者,我斗膽提出我的想法:讓納稅人保留所有當前抵稅優惠,但限制每位納稅人用這一方法降低其納稅義務的總量。
我研究過給個人的此項福利占總收入(指“調整后總收入”,美國稅法簡稱AGI)的百分比設置上限的想法。給個人從抵稅優惠中獲得的福利施加2%——AGI上限的效果可謂立竿見影。它不會將抵扣和免稅額限制在AGI的2%,只是將由此產生的個人利用這些特別條款獲得的稅收福利限制在這一范圍內。對邊際稅率為15%的個人來說,2%的上限相當于抵扣和免稅項占AGI的13%。
如此上限會顯著影響財政前景。即使上限僅適用于“分項扣減”和醫保豁免,也仍然能夠在第一年籌集2500億美元,并在此后的第一個十年里籌集3萬億美元。
這一政策如何設計,選擇很多。上限率可以定得高一些,也可以起點上限率較高而逐漸收緊,還可以隨個人收入水平而定。但上限政策的經濟和政治吸引力在于它能夠大幅增加收入而不必取消具體的抵稅優惠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