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萌
為了能夠在云環境中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進而提高計算的密度,就需要在光能效的計算方面進行不斷的創新,降低運營云的能源使用成本。
“隨著全球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到2015年,互聯網用戶預計會從現在的20億增加到大約30億,互聯設備的數量將會增加到150億。因此,隨著互聯網用戶數量的增長以及設備數量的上升,云計算將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在2012年英特爾信息技術峰會上,英特爾全球副總裁、數據中心及互聯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柏安娜這樣表示,她認為,在未來,開放和標準化的云計算將更受歡迎。
為了能夠支持所有的用戶和設備數量增長的趨勢,數據中心和IT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需要云計算的幫助,以提升效率。柏安娜表示,“每一部設備后都有數據中心的支持,這樣才能連接,也才有真正的價值,而數據中心則可以賦予設備智能的屬性,就像我們的手機一樣。為了能夠應對挑戰和需求的加速,云計算是一種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技術。”
她進一步介紹,云計算可以帶來按需、隨時可得的服務,它通過共享的、多租戶、多用戶的基礎設施帶來了一種共贏的模式。通過云計算,消費者可以馬上按需享受到服務,無需等待。而云的擁有者,無論是企業IT云服務商,還是公共云服務商,都可以獲益。“這些服務商所需的成本降低了,他們通過提高基礎設施資源的使用效率,可以實現優化功能,使得數據中心的管理成本降低。”
正是這樣的互贏模式,使云計算在互聯網行業中備受關注,從業者們對它的突破和發展也充滿期待,然而我們不能忽視的是,所有新的技術創新在初期傳播推廣階段都會存在一定的壁壘和障礙。柏安娜說,“我們不希望一個產品進入云環境中被鎖定,而是喜歡開放的、標準化的平臺,也就是說一旦我們部署在云里,我們可以很方便地把解決方案移到另外一個云中。”
柏安娜介紹,首先,數據管理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隨著監管要求的增多,對于企業所有者來說,要知道自己數據在哪里、被誰控制、在哪里控制,這些問題都要符合監管的要求。
其次,在業務方面的障礙表現為服務質量方面的保證。作為一個企業擁有者來說,必須要有信心確保云的提供者能夠提供符合等級的服務。同時,也要有災難備援的解決方案,要防止數據或者業務受到風險的困擾。
第三,在技術方面也存在障礙,如安全問題。英特爾需要不斷的突破,要建立更加穩健的、安全的云環境。
第四,是自動化的問題,在這個方面大家還有更多的工作要做,使得遷移工作復雜到云里的過程,可以更加的自動化,這樣才能真正地降低總體的擁有成本,減少整體運營的成本。
總之,盡管有各種各樣的壁壘,但是云計算自動化方面的創新空間很大,需要大家不斷探索,尋找發展的新機遇。
為了能夠在云環境中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進而提高計算的密度,就需要在光能效的計算方面進行不斷的創新,降低運營云的能源使用成本。柏安娜表示,“英特爾建立了相應的標準,然后開發技術,通過共同的合作,我們可以使得云計算的方案部署變得更加方便簡潔,這樣不但能夠減少困擾,還能使方案部署更容易。”據了解,英特爾是和最終用戶進行合作的,“用戶在開發自己的云解決方案,無論是私有還是公共的,或者他們在使用云計算解決方案,我們跟他們合作,就要理解他們對云計算的需求,往往意味著我們要在全行業進行標準的開發。”
柏安娜向記者介紹,“英特爾開發的技術和產品,能夠直接應對最終用戶對云計算所提出的需求,使他們可以更方便地部署和管理他們的云環境。當然我們還需要把所有的需求、產品技術整合成真正的解決方案。這樣,我們就在和整個產業進行合作,把產品技術轉化成完整的解決方案,也就是可以進行部署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