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西京學院工程技術系土木工程教研室,陜西 西安 710000)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是土建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的試驗教學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理論教學的效果,同時也會影響學生后續專業課程學習的效果,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在試驗教學過程中組織和安排好試驗課程尤為重要,基于此,制定出明確的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程試驗教學使學生理解和鞏固理論課所學知識,并與實際工程結合,培養其動手能力,鍛煉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態度;通過水泥、混凝土、砂漿、鋼材的技術性能測定和強度的檢驗,增強對結構材料技術性質的認識,提高材料質量檢測的能力,為今后在實際工程中正確使用材料打下基礎。
在以往的試驗教學中,由教師講解試驗原理和步驟,學生按照所規定的步驟一步步的做,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學生基本上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達不到預期的試驗效果,也就決定了學生畢業工作后的動手能力低下。為了改變以往試驗教學中的弊端,應貫徹“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在試驗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啟發學生,使其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獨立大膽的完成試驗內容,只有這樣才能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2.1 采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試驗
以《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混凝土拌合物試驗為例,來說明啟發式教學。
混凝土拌合物試驗是非常重要的結構材料試驗之一,完成該試驗需要兩個課時,試驗課內教師應將講解得時間壓縮到最短,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因此在試驗前由教師做啟發性引導,以本次試驗目地作為突破口,圍繞著如何達到試驗目地來組織試驗教學,盡量將繁瑣的試驗步驟和枯燥的理論講解的深入淺出,以達到調動學生做試驗的積極性,把被動變成主動的目地。
混凝土拌合物試驗的目地是測定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對不滿足和易性要求的混凝土進行調整。而在判斷混凝土和易性時需要從流動性、粘聚性以及保水性三方面綜合研究,那么在此就應該啟發學生如何獲得混凝土的流動性、粘聚性、保水性三方面的數據,這三方面數據又該通過什么方法測得,從而也就引出塌落度測定法,下來就應該給學生講解塌落度測定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驟,最后就由學生親自動手拌制混凝土和測定和易性了。學生第一次通過塌落度測定法得到的混凝土和易性往往是不良的,就會有學生提問不良原因,這時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查找其原因,先由教師給出引起和易性不良的可能因素,比如各種材料配比不科學,水灰比過大或過小等,再由學生按照這些可能因素查找問題。如果學生能自己找到混凝土問題,就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配置滿足和易性要求的混凝土;若學生按自己的想法配不出合格的混凝土,那就應該由教師給出調整混凝土和易性方法,再由學生按照此方法操作,從而配出滿足和易性要求的混凝土。這種啟發性教學能使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決試驗過程中的每一個問題,從而調動了學生的試驗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的貫徹了“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理念。
2.2 改變試驗成績考核方法
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要有完善的成績考核方法。在本試驗課程中,其成績的評定考慮兩個部分:一部分為到課率,另一部分為試驗操作能力。到課率的統計有利于督促學生按時上課,考評他的學習態度。試驗操作能力從學生試驗操作的規范性和試驗數據處理的正確性進行綜合評價。試驗操作能力是評定試驗成績的主要依據,若學生的試驗操作不規范、試驗數據處理有誤,則可一票否決,判定其試驗成績為不合格。
《土木工程材料》課程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試驗部分主要側重材料技術參數的測定和性質的檢測,因此試驗內容的講解必須理論聯系實際,結合工程特點,著重講授各種材料的選擇和應用,使其課程的學習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
在講解試驗內容結合實際工程過程中,要讓沒有或者僅有一點實踐經驗的學生聽懂是比較困難的,就應該購置一些圖片、課件和軟件,充分利用現代媒體的功能和優勢,圍繞著材料在工程中的選擇和應用進行講授,將抽象的概念和知識點形象化、具體化,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加強學生對試驗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當今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同時也帶動著土木工程材料技術的迅猛發展,這可從材料技術規范、產品標準的修訂、補充、更新的速度上窺見一斑。基于這種情況,《土木工程材料》課程的試驗內容也要調整與更新,我們應該將工程上應用的新材料、新技術加到試驗教學中,將國家禁止使用的材料和其試驗內容刪去,使試驗教學內容能跟得上材料技術的發展,培養出“與時俱進、高屋建瓴”的高素質的、優秀的學生。
結語
通過上述三方面的措施,學生對于《土木工程材料》課程試驗內容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教師的試驗教學質量提高了,由此可見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和理論聯系實際、與時俱進的教學手段是提高試驗教學質量的關鍵。
[1]張樂榮.《建筑材料》課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甘肅科技縱橫 2003(4).
[2]彭春媛,張俊平.《土木工程材料》實驗教學體系改革思路[J].理工高教研究,2004(08).
[3]魏曉紅,彭春媛,張俊平.《土木工程材料》試驗課教學教學探索[J].文化教育,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