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建設是學校創建特色品牌的關鍵。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第四中學對“基于學生發展的自主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近年來已初具成效。課程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一課程體系的建設主要有以下四個策略。
一、確立與學生培養目標相一致的課程建設目標
學生培養目標必須與課程建設目標相一致。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學校課程目標體系建設的前提,而學校課程目標的設定又是對學生培養目標實現的真正推動和支撐。針對我校的特點,我校制定了如下學生培養目標和課程建設目標:
1. 學生培養目標
培養有民族情懷、世界眼光,能主動發展的陽光學子。也就是說,我們培養的學生既要有強烈的愛國熱情和民族情懷,又要有放眼世界的宏偉志向;既要有陽光的心態和健康的體魄,又能主動挖掘自己的潛能,實現主動發展,形成個性特長。
2. 課程建設目標
構建促進學生主動發展、全面發展的自主教育課程體系,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和人格塑造;建設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課程文化,通過國家課程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德育活動課程化的實現,讓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能成為有民族情懷、世界眼光、能主動發展的陽光學子。具體有三:
(1)國家課程校本化
對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進行有效整合,將重復的內容有效調整,把零散的內容系統梳理,以“學思導綱”為載體,通過對“學思導綱”的完美設計,在引領學生自主發展的基礎上,有效落實國家與地方課程,真正實現國家和地方課程校本化,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基礎目標的自主實現。
(2)學校課程特色化
根據學校實際和教師現狀開設能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學校課程;同時,通過學校課程的有效實施,培養學生的自主選擇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興趣,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3)德育活動課程化
為了提高德育的實效性,努力將學校特色德育活動課程化,形成能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激發性課程和探究性課程,賦予德育活動以生命張力。
二、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課程體系
我校立足于打造以“自主教育”為特色的品牌學校,建立了基于學生發展的自主教育課程體系,如下圖所示。
該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 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該體系從課程資源的設置、課程實施方略的制定到課程評價的引領,都突出強調面向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課程設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與學生的經歷和體驗相聯系,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與主動發展。
2. 突出學生有個性的、健康自主的可持續發展
課程設計以學習方式的改變為特征、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為標志,提供適合學生的有個性的、健康自主發展的教育服務,激發學生興趣,開發學生潛能,發展多元智能。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形成開放意識和世界眼光。
3. 突出課程的育人功能
構建以德育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懷和愛國精神為重點,以誠信做人、習慣養成和感恩勵志等為主要內容的德育系列課程,凸顯德育實效。
4. 突出課程的自主選擇性
若讓每個學生都取得成功,就要努力滿足每個學生的個性需要。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素質、發展學生個性特長為目標,鼓勵教師發揮創造性,開發促進每一位學生自主發展的課程,建立校本選修課程,增強學生對課程選擇的可能性,讓課程適合每位學生的發展。
三、確立課程實施方略
1. 有效整合國家課程與地方課程
(1)利用“學思導綱”整合國家課程
以“學思導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