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5月,原黃浦、盧灣兩區人大常委會相繼召開推進和規范社區(街道)設立人大代表聯絡服務機構會議,10個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在原有基礎上應運而生。這是上海地方人大代表工作的創新突破之舉,是加強法治環境建設的務實之策,是發揮代表作用的基礎性工程,不但為代表履職搭建了新的服務平臺,而且為反映社情民意拓寬了新的渠道。
2011年7月,原黃浦、盧灣兩區“撤二建一”,給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的建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建設好規范有序、運作順暢的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是基層社區黨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暢通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群眾工作的重要力量,是社區各項建設的重要支撐。新的黃浦區第一屆人大常委會及時總結原兩區的好經驗和好做法,進一步融合發展,提出把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建設成為“學習培訓之地、聯系選民之家、履行職責之室、為民服務之窗”的目標,不斷加以推進和完善。
打造“學習培訓之地” 增強代表依法履職的功底
黃浦區人大常委會針對新一屆代表的特點,采取集中培訓與分組培訓相結合、全面培訓與專業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扎實開展學習培訓。區人大常委會圍繞新頒布、新實施的法律法規以及與人大工作相關的各項新制度新舉措,
vq6mxBLRv29Wng5KLltM3w==年內將組織開展2次代表集中學習;圍繞代表關心的熱點問題,組織開展2次區情通報會。各代表聯絡室年內也將開展3次以上學習活動,以學習代表法等相關法律和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的相關制度為重點,通過以會代訓、社情介紹、法律講座、述職交流等形式,增強代表政治理論、法律法規和人大業務知識的積累,不斷提高調查研究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依法履職中“接地氣、講正氣、有底氣”。豫園街道結合舊區改造等相關課題,組織學習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有關政策法規,使代表們對新老動遷政策的區別有了較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打浦、老西門等街道也結合社區發展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代表培訓,為開展舊區改造和服務社區等重點工作,打下了扎實的政策知識基礎。
構建“聯系選民之家” 拓寬代表知情知政渠道
代表聯絡室堅持代表接待和聯系選民制度,在每年兩次集中聯系社區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聯系渠道,圍繞相關主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每位代表年內至少在選區參加2次以上接待選民活動,并且每年年初就在網上公布代表接待選民工作計劃安排,在“代表接待日”前到相關選區發布公告,讓選民能夠有針對性地參加“代表接待日”活動。代表在接待選民之后,及時將選民反映的問題以書面意見等形式反映給有關部門,一些人民群眾關心的民生熱點問題,得到了政府部門的積極回應。外灘街道聯絡室特邀了一名剛退休的現任代表參與聯絡室工作,以代表聯系服務代表的形式,加大代表聯系居民的力度,確保代表接待室每天都有代表開門接待。淮海、南東、瑞金、五里等街道代表聯絡室采取代表深入選區接待和特設地點接待相結合、接待信息網上公示和事先張貼接待公告相結合的方式,每兩周安排一次選民接待活動,吸引了大批選民與代表見面交流。
完善“履行職責之室” 打牢代表工作基礎
區人大常委會根據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推進和規范本市社區(街道)設立人大代表聯絡服務機構的實施意見》要求,加強硬件設施和制度建設。在硬件設施建設方面,進一步整合相對固定專用的辦公場地,如街道黨員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等場地資源,統一設置和掛牌,為代表開展活動提供便利。外灘街道將代表聯絡室設在有近四百平方米的街道黨員服務中心,不僅提供專門的辦公室,還辟出了代表接待室和代表活動室,為代表活動和履職提供了極大的方便。街道還做到聯絡室制度、代表照片信息、年度工作計劃、接待選民安排“四上墻”;在街道網站上開設人大代表聯絡室窗口,接受選民和社會的監督。各聯絡室配好代表聯絡室工作人員,由社區(街道)黨工委書記兼任代表聯絡室主任,配備1名正科級干部擔任聯絡室副主任,并根據實際需要,再配備1至2名機關工作人員或專職干事(社工)。在制度建設方面,除統一梳理的工作制度外,各代表聯絡室結合實際,制訂具有各自特色的規范性制度。各街道分別制訂了《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工作職責》、《人大代表聯絡室工作守則》、《人大代表聯絡室會議制度》、《閉會期間代表小組活動制度》、《人大代表聯絡室重大事項報告制度》等。細化工作例會、重大事項報告、社區情況通報、選民接待、意見建議處理、限期落實督辦等制度。同時完善履職檔案,建立了代表個人檔案,做到一人一檔,全程記錄代表五年內履職情況,更好地提升代表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形成“為民服務之窗” 塑造代表集體人格
今年是黃浦區的“作風建設年”,代表聯絡室圍繞全區工作重點,結合“組團式”和“零距離”服務,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個人的專業特長和技能,在社區幫困、助老、救濟等為民服務中,發揮好人大代表在社區建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注重把代表職能與社會功能融合起來,淮海、小東門、豫園、半淞等街道在舊區改造土地征收、業委會換屆選舉等重大事項中引入人大代表作為公信人士,以第三方身份參與監督和見證,激活代表“角色意識”,發揮代表社會功能。注重把代表工作與社區黨建結合起來,發揮駐區單位黨組織、“兩新”黨組織和居民區黨組織中黨員人大代表的作用,開展結對幫困、志愿服務、創先爭優等活動,實現社區黨建工作與人大代表工作的互促共進。外灘街道代表聯絡室將代表工作與街道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注重發揮代表的優勢,鼓勵代表開展日常走訪、積極參與選區活動、資助社區困難老人、組織所在單位年輕員工與所在選區的年輕人開展交友活動、為社區青年提供社會實踐機會等,并力所能及地推動解決社區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的建設任重道遠,區人大常委會提出要不斷推進代表聯絡室的建設,努力做到“五個真正到位”,即思想認識真正到位、人員配備真正到位、運行制度真正到位、活動場所真正到位、聯絡服務真正到位,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各社區(街道)代表聯絡室建設工作不斷完善和提高。
新的黃浦區第一屆人大常委會及時總結原兩區的好經驗和好做法,進一步融合發展,提出把社區(街道)人大代表聯絡室建設成為“學習培訓之地、聯系選民之家、履行職責之室、為民服務之窗”的目標,不斷加以推進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