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7年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上海市街道辦事處條例》,本市開始在市容市貌管理領域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探索,此后市人大常委會又通過《關于同意在本市進行城市管理綜合執法試點工作的決定》以及相關決定,從制度層面逐步將城管執法工作確立下來。2004年1月,市政府根據國務院授權發布實施《上海市城市管理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暫行辦法》,進一步推動了城管執法工作的法治化進程。經過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各方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和做法,但也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
4月19日,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條例從立項到醞釀、再到審議修改的過程,是一個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導向的過程,旨在對城管執法領域取得的經驗加以固化,也期望能夠對十多年來沉淀的各種問題和矛盾予以回應與化解。
明確了城管執法體制
條例在總結近年來市政府在調整、理順城管執法體制方面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了市和區縣城管執法部門的職責定位,規定“市城管執法部門是本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區、縣城管執法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并接受市城管執法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區、縣城管執法部門應當在鎮(鄉)、街道派駐城管執法機構,以區、縣城管執法部門的名義,具體負責本區域內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在此基礎上,條例從本市實際情況出發,明確了鎮(鄉)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對城管執法機構的組織協調職責。
確定了城管執法的權限范圍
條例延續了自1997年以來,本市相關法規、規章和規范性文件在城管執法權限范圍方面的基本精神,并根據近年來本市城管執法工作實際,對本市城管執法部門承擔的行政處罰權范圍進行了列舉,為了確保相關規定的實效性,條例還明確了市政府可依法調整這一權限范圍。條例實施后,城管執法部門的執法權限范圍將相對固定,這也有助于政府相關部門在城管執法人員、裝備的配置和使用以及提升執法效率方面,進行更具長遠性的規劃和考慮。
規范了城管執法的資格和行為
在社會各方普遍關注的城管執法人員執法資格管理問題上,條例嚴格按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要求城管執法人員的招募采取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并實施嚴格執法資格培訓、考試和資格證管理制度,旨在從源頭上確保城管執法人員依法執法、規范執法。考慮到城管執法活動所針對的行為以違反市容市貌管理秩序為主,這些違法行為造成的危害后果相對較小,且一旦停止違法行為,其危害后果易于及時消除,城市管理領域的行政執法活動不宜以處罰為目的,可優先適用教育、引導等執法方式,以及時停止違法行為、消除違法后果為最佳執法目標。為此,條例規定城管執法部門可以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危害后果,采取不同的行政執法方式。對情節較輕或者危害后果能夠及時消除的,除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直接給予行政處罰外,城管執法部門應當先對當事人進行教育、告誡、引導,并責令其改正;對拒不改正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
規定了城管執法的協作配合
城管執法工作是“借法執法”,需要各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與支持。為此,條例設專章對城管執法工作所亟需的各類協作配合機制進行了明確。條例要求“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履行管理職責,與城管執法部門加強協作,采取疏導措施,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違法行為的發生”,進一步強化了治理與疏導相結合的執法理念;條例要求城管執法部門與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之間建立案件移送制度、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制度、重大活動聯合執法制度,務必使各部門的行政權力在查處違法行為時實現緊密配合與無縫銜接。為了重點突出城管執法人員遭遇抗拒執法行為時的保障問題,條例對公安機關與城管執法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作了專門規定,要求“公安機關與城管執法部門應當建立協調配合機制”。“公安機關應當依法保障城管執法部門的行政執法活動,對阻礙城管執法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行為,應當及時制止;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依法予以處罰;使用暴力、威脅等方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