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定年代較為久遠,所設定的核心條款已被其他法律法規所涵蓋,且不符合行政強制法的規定,屬于清理項目——實際已不再適用的《上海市城鄉集市貿易食品衛生管理規定》面臨重新“洗牌”。4月19日,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三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廢止《上海市城鄉集市貿易食品衛生管理規定》的決定。
《規定》是根據《食品衛生法》和《城鄉集市貿易管理辦法》并結合本市情況而制定的,于1985年7月經市八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批準,同年8月1日起施行,1996年10月作了修正。其中共16條,分別就城鄉集市貿易食品衛生管理監管部門、集市貿易和食品經營者的經營要求、禁止經營的食品種類、違反規定行為的處罰等領域作了明確規定。
在制定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規定》為保障本市食品衛生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近年來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重大轉變,《規定》中絕大多數條文已落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
制定于計劃經濟時期的《規定》,與當時城鄉集市貿易性質相適應,即城鄉集市貿易是由政府開辦、為農副產品等提供集中交易的服務場所。然而在目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城鄉集市貿易已成為社會承辦的商品交易市場,其性質發生了根本轉變。
隨著近年來食品安全領域規范性法律文件的不斷完善,《規定》的絕大多數內容已為《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上海市實施<食品安全法>辦法》、《上海市商品交易市場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法規所替代,這些規范性法律文件所規定的監管措施較《規定》更加嚴厲和全面,更有效地保障了城鄉集市貿易的食品安全。
首先,作為《規定》上位法的《食品衛生法》已于2009年6月為《食品安全法》所替代,《食品安全法》樹立了全新的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和內容。
其次,城鄉集市貿易食品衛生監管部門發生變化。《規定》第3條規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負責食品衛生監督檢驗工作;而根據《食品安全法》第4條,該職責已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承擔,衛生行政部門相應的處罰權和須遵守的執法程序也相應轉移給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根據《規定》,畜、禽的檢疫工作由獸醫檢疫機構負責,而《上海市動物防疫條例》則規定,這項工作由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
另外,對集市貿易食品經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上海實施辦法》對食品經營者的經營條件規定得比《規定》更為詳細。例如,《食品安全法》第4章明確列出了食品生產經營的要求;《上海實施辦法》第16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者兼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做好對所生產經營食品的檢驗工作。除此之外,食品經營者所承擔的責任、食品衛生監督員無償獲取供檢驗的食品樣品、對食品商販的適用等內容,《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也都做了新的規定。《規定》第8條還與今年1月開始實施的《行政強制法》有所抵觸。
至此,《上海市城鄉集市貿易食品衛生管理規定》在較為圓滿地完成使命后,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在審議中,有的常委會組成人員指出,與《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地方性法規不同,《規定》的規范對象單一,對城鄉集市貿易食品衛生中某些方面的規定要比其他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相應內容更為詳細。比如,《規定》第4、5條有關集市經營食品的條件、第6條關于禁止經營食品的范圍等條文尚未完全為現行其他法律法規所涵蓋,在實踐中,這些規定還是發揮了一定作用。為了保障城鄉集市食品安全,建議有關部門在制定相關配套性文件時予以研究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