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與問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私家車日漸普及,不少有車一族都有這樣的苦惱,明明物價局規定車輛年檢收費80元,可現實生活中驗一次車沒有兩三百肯定不行,多收費幾乎成了驗車行業的“潛規則”。更有甚者,車檢所在車主在場的情況下,直接收繳代辦費。按照上海“購買車輛六年內每兩年驗車一次,六年后每一年驗車一次”的規定,有些車主驚訝地發現自己剛購置滿兩年且車況還不錯的小車,一圈驗下來,往往被告知這里或那里存在瑕疵,需要付費調試。有些細心車主將“有問題”但還未調試的愛車送往4S店修理,卻得到未見異常的反饋,一來一去迥異的檢測結果令車主們困惑不已。檢測站為多收費而“雞蛋里挑骨頭”的現象已然成為業內常態早已見怪不怪。令人氣憤的是,只要多付費,一些確實存在問題的車輛也能蒙混過關,某些檢測站只顧埋頭收費,置機動車道路行駛安全于不顧,就此埋下了不少交通事故隱患。然而,車輛檢測站也有其苦衷,目前物價局規定車輛年檢80元的收費標準為17年前所制定,早已不符合現在社會的具體情況,如果按照標準收費,多數檢測站將無法維持正常經營。
二、影響與危害
目前,驗車行業多收費的“潛規則”產生諸多負面影響并存在一定的社會危害性,應當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防微杜漸,遏制不正之風的盛行。首先,“潛規則”的存在嚴重擾亂了正常的驗車秩序,直接影響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有些車檢站只顧收費而不負責任,只要多付費就大開綠燈,令一些不合格的車輛蒙混過關,就此埋下安全事故隱患,直接危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其次,由于檢測標準的不公開、不透明、不統一,車主合法權益時常受到侵害。常常出現車檢站告知有問題的車輛,在正規4S店卻被檢合格,車檢過程中的人為因素為車檢站暗箱操作預留了空間,利益驅使及動機不純使得車檢所“雞蛋里挑骨頭”的現象時有發生;再者,此種“潛規則”助長了社會不良風氣,扭曲社會道德標準,有損和諧社會建設,影響城市公共服務功能。
三、措施建議
1、強化監管。車輛檢測站社會化后,有的檢測機構,為了追求經濟利益,利用法定檢測過程的薄弱環節和部分檢驗項目的可人為操作性,使用非正當手段,牟取經濟利益,這必然擾亂檢測管理秩序,危及機動車行駛安全。因此,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加強對車輛檢測站的檢查監督,保證檢驗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建議定量不定期對車輛檢測站的檢驗進行抽查、復檢,并由雙方參加人員對復查抽查結果共同簽字確認,形成工作制度,作為考評檢測質量的一項內容,促使車輛檢測站規范檢驗行為,保證檢驗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
2、杜絕“檢測腐敗”。針對人工檢驗項目可能造成檢驗結果出現虛假的問題,應當努力實現人工檢驗項目的自動化,提高檢測效率,增強檢測過程的公正性、透明性,維護車主合法權益;同時,呼吁相關部門進一步規范、統一檢測標準,建議車檢站的檢驗標準與4S店同步起來,最大程度地減少車檢站暗箱操作的空間,杜絕車檢站“雞蛋里挑骨頭”的現象。
3、陽光車檢。應當嚴厲查處違法、違規檢測行為。對違法、違規檢驗機動車的行為堅決嚴懲,不縱容姑息,特別對出具虛假檢驗合格證明,利用檢驗手段欺詐車主錢財,要加重處罰,以震懾不法檢驗行為,保證機動車行駛安全、保障群眾利益,以正社會之風。建議可設立群眾有獎舉報制度,鼓勵群眾參與監督檢驗機構的檢驗工作。
4、合理定價。目前物價局規定車輛年檢80元的收費標準為17年前所制定,考慮到物價及人工成本、場地費用等上漲因素,80元的收費標準的確不符合如今社會的具體情況,呼吁相關部門應盡快制定新的、更合理的車輛年檢收費標準,一方面切實保證車檢站的正常運營,另一方面從根本上杜絕“亂收費”的現象,整頓車檢秩序。 (作者系市人大代表,上海貝爾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