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訴法修正案草案(下稱新刑訴法),新刑訴法二百一十條第二款明確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出席法庭”。雖然寥寥幾十字,但將給檢察機關的公訴工作帶來很大的變化;盡管新刑訴法要到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但上海檢察機關已未雨綢繆。
全面試點適應新刑訴法
刑事案件審理適用簡易程序是對刑事訴訟程序的一些環節、步驟加以簡化,從而使案件得到快速處理的特別程序。1996年修訂刑事訴訟法時曾經規定:“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人民檢察院可以不派員出席法庭。”從1996年確立至今,簡易程序在我國司法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對節約司法資源、有效懲治刑事犯罪具有積極意義。據上海市檢察院公訴一處處長李寧介紹,2011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共受理移送審查起訴案件2.2萬余件,其中檢察機關一般不派員出庭的簡易程序公訴案件占總起訴案件60%。
去年8月《刑事訴訟法草案》向公眾征求意見,對簡易程序審理的刑事案件,作出公訴人應當出庭的新規定。上海檢察機關充分注意到這一程序變革,陳旭檢察長及時作出批示,要求全市各級檢察機關要著手做好相關調研和試點工作,為刑訴法通過實施作準備。去年12月,上海市檢察院專門下發了《關于“擴大簡易程序案件公訴人出庭”試點工作的意見》,要求在繁簡分流、簡案專辦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依托主訴檢察官辦案責任制,探索和建立“簡案專辦”與“專人出庭公訴”相結合,“集中提起公訴”與“集中出庭公訴”相結合等工作機制。今年以來,上海黃浦、金山、浦東等11家區檢察院公訴部門紛紛著手試點簡易程序公訴人出庭工作。到目前全市檢察機關起訴的2394件簡易程序案件中,公訴人出庭已經有891件占了37.6%。正如金山區檢察院檢察長龔培華所言,“試點簡易程序公訴人出庭是主動順應新刑訴法帶來的變化,也是檢察工作一項機制創新,它將有效加強審判監督、提高公訴效率、提升公訴人能力。”
專職公訴人出庭保障辦案質量、效率
今年2月16日上海檢察機關“擴大簡易程序案件公訴人出庭”試點工作現場推進會上的示范庭觀摩,在金山區法院進行,由上海市金山區檢察院公訴人徐亞之出庭,對一起盜竊案,一起尋釁滋事、開設賭場案,一起尋釁滋事案和一起交通肇事案等4起案件9名被告人提起公訴。這4起案件全部適用簡易程序連續開庭審理,法庭均當庭作了判決,共用時1小時30分鐘,其中袁帆盜竊案的簡易審時間最短為15分鐘,夏忠明等6人尋釁滋事案的簡易審時間最長也只有25分鐘。一個半小時完成4起案件9名被告人的出庭起訴,這在過去是很難想像的。
自試點以來,上海各級檢察機關探索建立科學的工作機制,力求簡易程序出庭工作質量和效率的提升。上海市檢察院公訴一處處長李寧坦言,“如果新刑訴法規定公訴人需全面出庭,這將加劇檢察機關的人案矛盾,勢必會給公訴人帶來很大的工作壓力。”李寧介紹說,“簡易程序公訴案件的出庭質量與效率,需要以科學完善的公訴工作機制為保障。必須通過機制的建立與完善,緩解人案矛盾,不能因出庭工作量的增加而影響案件質量與效率”。
據此,一些基層檢察院設立了簡易程序案件專職公訴人制度。寶山區檢察院精選資深業務骨干,配強人員力量,設立簡易程序辦案組,并探索專人專業分類辦理機制。金山檢察院不但委派專人出庭,還將每月的5日、15日、25日作為簡易案件公訴人出庭集中起訴日,有效提高了訴訟效率。自今年初簡易程序公訴人出庭試點以來,黃浦檢察院專職公訴人出庭簡易審案件超過百件,涉及妨害公務、尋釁滋事、危險駕駛等不同罪名,每起案件的開庭用時最多不超過三十分鐘。一些基層檢察院還與公安、法院建立工作銜接機制,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安排集中時間一起移送、一起起訴、集中時間連續開庭。
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提升了工作效率,今年以來,上海市檢察機關簡易程序公訴人出庭率已由去年的1%上升到了37.6%,其中黃浦區、閘北區、閔行區、金山區四個區檢察院出庭率已經達到100%。
核心保障當事人訴訟權利
為什么要求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公訴人應當出庭?此前公訴人辦理簡易程序案件,只需在開庭前向法院移送起訴書和簡易程序建議書,公訴人不出庭,整個庭審基本在審判員與被告人間一對一展開,這就難以及時、有效對庭審活動是否合法,訴訟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否得到保障進行監督。新刑訴法的目的之一正是為了修補該訴訟程序的漏洞,以強化訴訟監督,保障當事人的權利。“在司法實踐中,大多數被告人不聘請辯護律師,這種以保障被告人訴訟權利等為主要內容的程序性權利保障,責無旁貸地落在了既是犯罪指控者,又是法律監督者的公訴人肩上。”李寧說。
但是公訴人出庭參加庭審活動,在力求訴訟效率的前提下,能否有效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對此,黃浦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潘薇杰說,“相比于以往簡易程序公
訴人缺位的情況,公訴人出庭能夠及時掌握庭上的情況,一旦被告人及其代理人當庭對案件事實、證據、程序等提出異議時,簡易程序將變更轉為普通程序。這樣,從多方面保障當事人的訴訟權益”。寶山檢察院在試點中明確規定,一旦庭審過程中發生被告人提出不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或者證據發生重大變化,出現新的證據影響案件的定罪、量刑等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情形時,出庭的專職公訴人將建議休庭,并及時將情況告知主訴檢察官,改由主訴檢察官出庭或者指派案件的原承辦人出庭。浦東檢察院以告知環節書面說理和提審環節口頭解釋相結合的方式確保訴前權利告知落到實處,并重視退贓等證據收集,防止因出庭程序簡化而影響被告人合法權益。
重點監督量刑公正
“與量刑有關的事實、證據都應當進行調查、辯論。”新刑訴法對此設立了獨立的量刑程序。有刑訴法專家指出,簡易程序只是簡化認定沒有爭議的犯罪事實的過程,對量刑建議進行辯論有助于排除簡易程序案件的監督盲點,確保量刑公正。
今年4月10日,陳某涉嫌故意傷害案以簡易程序方式開庭,黃浦區檢察院公訴人出庭,并在庭審中向法庭提交一份詳細的《量刑建議書》,“被告人無法定從重處罰情節;已同被害人達成和解協議可酌定從輕處罰;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建議對被告人陳某判處一年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庭審中,這份量刑意見成為公訴人與律師辯論的“主角”。
在金山區檢察院以簡易程序提起公訴的夏忠明等6人尋釁滋事案中,夏忠明與他人發生糾紛,為泄私憤,唆使馮某等其他五個老鄉攜帶刀具、板凳、榔頭等上門尋仇,馮某積極挑起事端,引發多人群毆,導致被害人輕微傷。庭審中律師提出馮某應當從輕量刑,建議適用緩刑。公訴人認為馮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不適用緩刑,但是鑒于其認罪態度良好和積極賠償被害人損失,可以酌情從輕處理,建議法院判處拘役。最終法庭采納公訴人的量刑建議。
今年以來,靜安區檢察院先后4次對信用卡詐騙、交通肇事等18起同類案件適用簡易程序集中辦理、集中開庭和集中宣判,還有效地解決同類型案件量刑不均衡問題,收到良好的訴訟監督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