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在中國南方的一個城市,一個春天的故事,在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間,在創業者中間傳播開來。這之前的1984年,鄧小平第一次“南方談話”,用題詞結束了關于特區的爭論,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商品經濟”第一次寫進了中央文件。
1992年,鄧小平第二次“南方談話”,這一次,他把中國帶入了一個新的方向,啟動了新一輪改革。中國的財富開始以幾何速度增長,中國的崛起萬眾矚目。
今天,我們推出這組視點故事,和讀者一起,感受春天的萬象更新,感受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變。同時,懷念春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
今年是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40周年。由于中美之間不斷擴大的共同利益,以及兩國在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和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面肩負的共同責任,中美關系在過去40年中迅速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最富活力的雙邊關系之一。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11年1月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和奧巴馬總統在聯合聲明中就共同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伙伴關系達成的共識,為新時期中美關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對今日中國雜志社來說,今年是值得紀念的一年。
60年一甲子。對于以向世界說明中國為己任的《今日中國》雜志(原名《中國建設》),60年的風雨歷程,從誕生到開花結果,不斷羽翼豐滿、走向成熟,60歲是煥發出第二個青春的開始。
《今日中國》1952年創刊之初,只有一個英文編輯部6位工作人員:60年之后的今天,她已經擁有英文、法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德文、土耳其文和中文、藏文《布達拉》8個文版編輯部,工作人員超過150人,讀者更是遍及世界各地,在許多國家有著廣泛的影響力。
尤其是進入21世紀以來,通過實施期刊本土化戰略和刊網融合戰略,《今日中國》不僅在國內期刊中率先走出國門,到海外建立分社,近年又接連創辦了西文秘魯版和土耳其文版;目前正策劃在阿聯酋、巴拿馬和委內瑞拉出版新的版本,而且穿越數字空間,日益成為中國對外說明自己、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最近,今日中國雜志社榮獲“中央新聞出版走出去先進單位”光榮稱號,受到了表彰。這一切,將激勵著雜志社的全體同仁奮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