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日,地凍天寒,記者驅車出了山東省青州市區西行,鉆過膠濟鐵路的地下隧道,一片黃褐色的村莊橫亙在眼前。小營村東南角紅色仿古門內就是顧學玲的青州北城蛇蝎園,沉浸在淺淺的陽光中。
養蛇母親救子
2011年歲尾,顧學玲接到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生財有道》節目組的電話,“顧大姐,《養蛇母親救子記》入選《生財有道》2011致富榜了,12月31日上午播出,全年總共評選了6個,有你,請到時收看啊!”
我也是那天在北京看到節目,萌發采訪顧學玲的念頭。
顧學玲快人快語,精明能干,比在電視里還顯年輕。
同去的青州市益都街道北城社區黨委書記關明義過去和顧學玲一個村。
“關書記和村干部始終把壯大集體經濟,增加居民收入作為主要工作來抓。”談起20年來改革開放村里的巨大變化,顧學玲說,村干部們積極開拓市場,還建成了占地200畝的北城工貿園,吸引了眾多企業落戶,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北城原來是青州城中村,20年過去了,當年的貧窮落后村莊早已變成一條條縱橫的馬路和一片片樓房,村民們大多數不再種地,早已過上比城里人還富裕的生活。
“那時我還在村里辦的賓館當服務員,關書記是總經理,我剛開始養蛇,自己都哆嗦。”顧學玲和關明義說起往事,唏噓不已。
顧學玲說關明義是村里的好帶頭人,可自己是放不下她的蛇,就遷到城外來養。
顧學玲從27歲開始養蛇,屈指數來,已經快20個年頭了。一個女人,竟然和蛇打了這么多年的交道,當初原因只有一個,救子。顧學玲的兒子金天恩在出生后幾個月就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必須在3歲之前做手術,當時家庭條件不好,為了救孩子,她毅然踏上了養蛇之路。經過多年的打拼,她攢夠了錢,治好了孩子的病,同時養蛇也養出了名氣,但她早已不滿足養蛇,還養了蝎子、牛。
說起上電視這回事,顧學玲開始覺得這個節目與老百姓是不相干的,能上電視的人,動輒就年收入上億千萬的。陰差陽錯,養蛇的顧學玲最終還是上了電視。
養蛇女成了寫蛇作家
養蛇寫蛇,自打1994年建了第一個養蛇場零星養蛇后,顧學玲的養蛇“豆腐塊”文字便不間斷地見諸于報紙和雜志,自己養蛇的成與敗、得與失,真實而笨拙地寫了下來。發表后在為她賺取稿費的同時也讓大家知曉了青州養蛇人,更為以后所養蛇的銷路打下了堅實基礎,現在每每想起,顧學玲依舊覺著這一步棋沒有走錯。
天道酬勤,顧學玲養蛇期間寫出4本養蛇書。憑借著養蛇經驗和平時積累諸多養蛇文稿“家底”的幫襯,忙里偷閑,再加上出版社的大力幫扶,她在養蛇后的第6個年頭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養蛇“處女作”《蛇養殖與蛇產品加工》。此后,她的創作“欲望”便一發不可收拾。那期間,養蛇之余她最好的消遣方式就是寫養蛇書,最受累的行當也是寫養蛇書,最不樂意做的事兒也是寫養蛇書。就這樣苦中有樂、樂中有苦,斷斷續續的6年里又連續出版了3本養蛇書,分別是《科學養蛇問答》、《蛇養殖技術》、《蛇類無公害綜合養殖新技術》。
別人出書要掏錢,并且還要承擔一定數量的賣書任務。顧學玲只要寫好文稿交給出版社后,枯燥無味的“任務”就算圓滿完成了。唯一不同的是,稿費她從來不要,一律統統地“換”成書,然后再通過自己的方式銷出去,年年稿費換來的書都不夠賣的,還要“自掏腰包”補充個幾百冊呢!
顧學玲說第五本養蛇書已開寫,“獻計獻策”者均以書答謝。
今年10月,她接到一家出版社編輯的電話,邀她再寫一本養蛇的書。原本想今后可能沒人再請她寫養蛇方面的書了,畢竟寫的也不少了,便有種“金盆洗手”的想法,把有限的精力寫好屬于自己的“電子書”(網站、博客和空間),但接完電話后自己的思想便“活絡”了。既然有人要她寫,再說自己還有的寫,為啥不接呢?接。為避免有閉門造車、空洞之嫌,顧學玲欲增加養蛇之諸多自己尚沒有經歷的細節,拜請有識之士或對養蛇有實際經驗者加入,意見或經驗采用者,均以書+DVD答謝。
拒絕推銷和戳穿謊言
按理說顧學玲一個養蛇養牛的女人,保守本分就是發自內心的做人準則,不想吆三喝四、顯頭擺尾的,也不想把沒邊沒影兒的事吆喝成有場面,只要養好蛇和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得了,可做到這點她感覺有些難……
自從電視多次播出過顧學玲事兒后,便有人頻頻找她做廣告。可巧的是,她還偏偏非常排斥廣告。就像去飯店吃飯一樣,服務員或廚師殷勤推薦的菜,她知道多是些不新鮮的、時間長的、多日滯銷的,哪怕介紹出“花”來,她也不點那菜。
有某網絡隔三差五地來電推銷他們的廣告,好話給他們說盡。連著多年一直孜孜不倦地推銷,她則強裝“笑臉”婉言相拒。看來拒絕的“滋味”不好受,他們還不好明說,就利用網絡技術的壟斷之便利,今天叫她登錄不上,明天上傳不了照片,后天發表不了文字,原因就是她不接受他們推銷的廣告。
如此反復多次,顧學玲也犯了牛脾氣,就是不做他們的推銷廣告,并多次發文駁斥。
還有一段時間,顧學玲的手機被打爆了,來電竟是詢問養蛇可以獲得暴利的事兒,顧學玲在搜索引擎里輸入關鍵詞“人工養蛇、養蛇”,推廣鏈接的界面打開后,立即出現了如下驚人話語,盡管這些話語帶有強烈的誘惑性或欺詐性,但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人肯定不在少數。什么“神奇養蛇技術輕松月入60萬”或“自學養蛇技術教程,年賺100萬一看就會,498元無效退款”等話語充滿誘惑。
顧學玲氣不打一處來,覺得自己應該寫文章戳穿這些騙局。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養蛇的辛苦不言自明。
她告訴網友,無論怎樣誘惑、夸大養蛇賺錢的真實性,其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販賣他們從網上東拼西湊或從電視農科頻道、科教頻道、財經頻道等截取的養蛇視頻,加上巧如舌簧的苦心安排,視頻聊天時一個個貌美如花的所謂客服小姐,網友們千萬要擦亮眼睛。
我的蛇園我做主
顧學玲看完電視連續劇《我的青春我做主》時,心里一下子就醞釀出了“我的蛇園我做主”這個題目,確切地說是克隆。苦于蛇的整個活動期長,她沒有時間來整理這些腹稿,只有蛇都進入冬眠期或入冬前賣得都差不多了,她才能定下心來把想說的話逐漸整理成文稿。
說來也巧,顧學玲有次給外地客戶送蛇歸來的途中,經過一大片正在開發的商住樓時,不經意間一下子瞥見了“自我自在自然”這句樓盤的宣傳語,她心一陣狂喜,下意識中覺得“我的蛇園我做主”一文一下子有了副題目。
“我的蛇園我做主”簡單一句話,讓她體會到了養蛇的艱辛或開心,“自我自在自然”樸實幾個字,讓她在勞動之余有了休閑養性或抒發情懷的一片屬于自己的領地。
曾幾何時,在毛毛細雨里,顧學玲喜歡獨自一人撐傘坐在蛇園草坪上看閑書,偶爾目光游離或思緒翩翩時,喜歡聽雨滴答滴答敲擊傘面的沙沙聲,瞅著蛇慢悠悠順墻根無目標地亂爬亂蹭……
蛇園這一方小小的樂土,給了顧學玲許多“自我自在自然”的美好感受,賦予“我的蛇園我做主”這個真實的主題,讓她在“勞”無止境的勞作中品嘗了另一番別人享受不到的樂趣。
我問起她的兒子金天恩的近況,顧學玲說病早好啦,如今在鐵路上工作。丈夫金永來養牛,多的時候有600多頭。她專門養蛇和蝎子。一家人各司其職,既忙忙碌碌又其樂融融。
關明義告訴我,在她的帶動下,原來村里還有幾戶養蛇的、養牛的村民都來到這里,一是在一起熱鬧,二是互相有個照應,同時也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臨別時,顧學玲送幾本書,都是她養蛇的那些專著,我翻了看看,圖文并茂、通俗易懂。心想,將來養蛇時總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