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背健身,原是習武者藉以提高內臟抗震力及后背抗擊力的一種功夫,由于其易學易練,且健身效果顯著,所以逐漸流傳于民間。“撞背”這個看似簡單又略帶粗獷的動作,實則包含了科學的養生理念,具有調節內臟、提升陽氣等作用。
根據中醫經絡理論,人體背部分布著陽經,其中督脈尤為重要。督脈沿脊柱分布在腰背部正中,它能總督一身陽脈,蓄積氣血,以備全身經脈之用。通過撞背,可以激活督脈的氣血,調整和振奮全身陽氣。
夏季,人為了適應炎熱的環境,腠理多處于開泄狀態,通過排汗調節體溫。汗為心之液,汗血同源(現代醫學也證實了此點,當一個人流汗太多時,血容量就會相應減少),夏季又對應五臟中的心,所以,大量的排汗會損耗心氣。氣為陽,氣傷則陽傷,所以夏季人體的陽氣多不足,應該養陽。由此可見,在夏季進行撞背,有利于協調人體的臟腑功能,將人體陽氣從體內引向體表,通暢全身氣血,符合“天人相應”的養生法則,非常適合于氣血運行不暢的中老年人。
另外,在脊柱的兩側還分布著足太陽膀胱經,膀胱經上有大量的俞穴。俞穴是運行氣血,聯絡臟腑的重要穴位,用適當的方法刺激俞穴,可使與其相聯系的各個器官功能正常化或強化,還能改善一些病癥。例如:撞擊時刺激肺俞,可以調補肺氣,補虛清熱,治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呼吸道疾病;刺激心俞,可散心室的濕熱之氣,緩解心痛、驚悸、失眠、健忘等癥;刺激肝俞,可以疏肝利膽,行氣止痛,治療肝、胃、眼病和神經衰弱、肋間神經痛等;刺激膽俞,可外散膽腑熱邪,治療黃疸、口苦、脅痛等癥;刺激胃俞,可和胃健脾,理中降逆,治療胃腸、胸脅部病癥;刺激腎俞,可益腎助陽,強腰利水,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的疾患;刺激膀胱俞,可治小便不利、遺尿、泄瀉、腰脊強痛等癥(編者注:撞背對上述病癥可起緩解作用,但不可期望過高,想通過撞背來治好這些疾病不大現實,有病還需去看醫生)。
現代醫學也證明,人體背部有著豐富的支配人體運動及心血管和內臟活動的脊神經。當其受到振動時,可刺激皮膚及皮下組織,促進血液循環,并通過神經系統的傳導,增強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并且,背部皮下有一種體細胞,具有很強的免疫功能,但它們平時多處于一種抑制狀態,只有受到一定的刺激,才被激活進而發揮功能。所以,平時撞撞背還是很有好處的。特別是飽受腰背痛的人,撞背時產生的振動,可放松處于緊狀態的肌肉、神經器等,并能疏通淤滯的氣血,如此,癥狀自然得以緩解。
撞背看似簡單,但也要掌握動作要領,才能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避免意外傷害。方法是:雙足與肩同寬,站立于墻壁之前(或者找一棵表面沒有疙瘩的圓粗大樹),相隔約半尺,全身放松協調一致;身體后仰,用背部撞擊墻壁,用力適度、不要太重,借撞擊的反作用力使身體恢復直立,如此反復進行100次左右。
需要提醒的是:撞擊時的接觸部位是從上到下的,要使整個背部逐漸都撞擊到。撞擊背下部時,上身適當前傾,使下背部略向后突出,然后進行撞擊。撞擊時將注意力集中在背部,感受每一次撞擊帶給腰、肩、背的振動。撞背時最好穿運動裝,以免皮帶或衣服上的其他裝飾物硌傷皮膚。
另外,撞背也不是一項人人皆宜的健身運動,最好先明確頸腰背沒有明顯疾患,運用時需要掌握一定的時間和強度,如感覺不適,則應及時停止,請醫生幫忙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