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熱播剛過,問大家一個問題:人身體上哪個部位最忙最累?也許很多人會回答嘴最忙牙最累。吃,是每個人每天的必修課。可牙和嘴只是忙和累的表象,真正辛苦的其實是腸胃。要知道,消化系統也是有年齡的,年輕時把它累壞了,是會影響其壽命的。
說到吃,雖然大家都知道“吃飯要細嚼慢咽、七八分飽”的養生訣竅,可朋友聚會時的饕餮盛宴和熬夜加班時的不規律作息,有時候又實在難以避免,結果導致有些人年紀輕輕就經常出現沒食欲、腹脹、肚子咕咕作響等消化不良、腸胃衰老的跡象。那么,有沒有什么良藥可以給腸胃減齡呢?有。遠在唐朝,大文豪柳宗元就因為長期操勞政事累壞腸胃,當時的醫生就給他開了一味藥——茯苓。
外丑內美
我們看到的茯苓,大都是已被切割成雪白的小方塊兒在。別看它白皙得像豆腐塊兒,說到來源,它和豆腐沒什么關系,反倒和黑乎乎的香菇關系密切——都是真菌。茯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皺巴巴的毫無美感可言,內心卻像白雪一樣純潔(也有個別是淡棕色的)。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人們都認為它是“受松之靈氣而結”,因此,茯苓還有“松薯”、“松苓”、“茯神”等別稱,直到19世紀,國外學者通過觀察認識到茯苓是一種真菌并證實是真菌菌核。
雖然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不識茯苓“真面目”,但絲毫不影響對它的栽培。茯苓的人工栽培史可追溯到距今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茯苓過去以云南所產的品質最為上乘,稱之為“云苓”,是道地藥材;安徽安慶一代所產的茯苓個頭碩大喜人,稱之為“安苓”。現今,除了云南和安徽,茯苓在河南、四川、福建、湖北等地都有生產,而以湖北羅田縣產量最大,那里也被稱為“茯苓之鄉”。另外有傳說,湖北荊州的茯苓還是由“本草藥王”李時珍親自從大別山麓移植引進的。為什么本草藥王對茯苓如此偏愛?茯苓到底有什么神奇功效呢?
四時神藥
茯苓自古便是常用中藥。在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茯苓就已坐上“上品”的寶座,說它“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醫圣張仲景在《傷寒論》中記載了113個方子,茯苓參與配伍的就有40多個。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正是因為它功效廣泛,藥性平和,不傷正氣,內至臟腑,外延肌膚,出現水濕痰后都可食用,對癥不論寒熱虛實,不分四季,可與多種藥物配伍,發揮其獨特功效,古人稱之為“四時神藥”。臨床上,茯苓常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相當于現代醫學講的體內體液潴留)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
茯苓入藥由外到內細分為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和茯神。一般認為茯苓皮的利水消腫作用強,且“以形治形”,主治皮膚水腫;赤茯苓是茯苓皮內淡紅色的部分,它的強項在于清熱利濕,利尿;白茯苓是茯苓“純潔的內心”,主要功能是健脾利濕;茯神是菌塊抱著松根的部分,養心安神的作用較強,在治療心悸恍惚健忘時,常用朱砂拌茯神,稱為朱茯神。那么這些功效從現代科學角度來看,又有什么科學依據呢?
現代醫學證明,茯苓的主要成分是茯苓多糖,又叫做β-茯苓聚糖,此外,還含有乙茯苓酸、茯苓酸、樹膠、甲殼質、蛋白質、甾醇等。茯苓多糖具有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功能,可使惡性腫瘤患者增加食欲,改善癥狀,保護骨髓造血功能,減輕放、化療副作用并提高其療效,因此茯苓還是惡性腫瘤患者的好朋友。茯苓具有利尿作用,能增加尿中鉀、鈉、氯等電解質的排出,故多用于水腫的治療,這正是茯苓“利水滲濕”功效的證明;茯苓“益脾和胃”的功效是由于其具有松弛腸管、降低胃酸的藥理活性;而“寧心安神”則是由于它能降低血糖、血壓,加強心臟收縮;此外,它對金黃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等具有體外抑制作用。
腸胃抗衰
中醫學里有一派叫做“補土派”,十分強調脾胃的重要作用,其創始人李東垣對茯苓贊不絕口,說:“其用有六:利竅而除濕,益氣而和中,小便多而能止,大便結而能通,心驚悸而能保,津液少而能生。”人們將茯苓稱為腸胃的減齡良藥,主要因其補氣健脾,和胃滲濕。
脾在傳統中醫理論中的意義與現代醫學中的“脾臟”是不同的。傳統中醫認為“脾主運化”,它指代的不是某一器官,而是與“運化”這一功能所有相關的臟器,相當于現代醫學的消化系統。因此,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在體內的排布都屬于“脾”的功能范疇。“脾”在五行中屬土,喜燥而惡濕,因此,當“脾失健運”時,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濕氣困脾,就會引發化不良、食欲不振、消瘦乏力等“運化”的問題消。當出現上述癥狀時,在鏡子前看看自己舌頭,如果舌苔又白又滑,那很可能就是濕氣困脾。而茯苓正是利水滲濕的要藥,對于脾虛濕聚,均可配伍使用。如偏寒濕,則配伍桂枝、白術;弱偏于濕熱,則可與豬苓、澤瀉配伍。
茯苓藥性平和,在滲濕的同時還能健脾和胃,與人參、薏仁、白術等同用,即《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所記載的參苓白術散,可補氣健脾、和胃滲濕,是近代常用來治療慢性腸胃炎的良方。而《濟生方》中的名方歸脾湯,是茯苓與黃芪、當歸、遠志等配伍,能將茯苓寧心健脾的功效極好地發揮出來。
茯苓作為“中藥八珍”之一,還是藥食兩用佳品,具有重要的滋補作用,自古都受到人們的重視和喜愛。現今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食物愈發豐富多彩,脾胃的負擔無形中也愈來愈重,腸胃的衰老問題也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這時,別忘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寶貝——茯苓。靜下心來,調制一份茯苓膳食,讓它好好犒勞自己和親朋好友的腸胃,給腸胃減減齡——胃口好,身體好,生活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