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這樣一則故事:
一位陶工制作了一只精美的彩釉陶罐,他把這只精美的陶罐搬回家中放到了屋角的一塊石頭上。
陶罐認為主人把自己放錯了地方,整天唉聲嘆氣地抱怨說:“我這么漂亮,這么精致,為什么不把我放到皇宮里作為收藏品呢?即使擺放到商店展出,也比待在這兒強啊!”
陶罐底下的石頭聽了這話,忍不住地勸它:“這兒不是也挺好嗎?我比你待的時間還長久呢。”
陶罐聽后,它譏諷石頭說:“你算什么東西?只不過是一塊墊腳石罷了,你身上有我這么漂亮的圖案嗎?跟你在一起我真感到羞恥。”
石頭爭辯說:“我確實不如你漂亮好看,我生來就是做墊腳石的,但在完成本職任務方面,我不見得比你差……”
“住嘴!”陶罐憤怒地說,“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論呢!你等著吧,要不了多久,我就會被送到皇宮成為收藏品……”陶罐越說越激動,不小心搖晃了一下,“嘩啦”一聲掉在了地上,結果摔成了一堆碎片。
一年一年過去了,世界發生了許多事情,一個又一個王朝覆滅了,陶工的房子早已倒塌了,石塊和那堆陶罐碎片被遺落在荒涼的場地上。歷史在它們的上面積滿了渣滓和塵土,一個世紀連著一個世紀。
很多年以后的一天,人們來到這里,掘開厚厚的堆積,發現了那塊石頭。
人們把石塊上的泥土刷掉,露出了晶瑩的顏色。“啊,這塊石頭可是一塊價值連城的寶玉呢!”一個人驚訝地說。
“謝謝你們!”石塊興奮地說,“我的朋友陶罐碎片就在我的旁邊,請你們把它也發掘出來吧,它一定悶得夠受了。”
人們把陶罐碎片撿起來,翻來覆去查看了一番,說:“這只是一堆普通的陶罐碎片,一點價值也沒有。”說完就把這些陶罐碎片扔進了垃圾堆。
社會就是一座大舞臺,要想在這個舞臺上當一名好演員,就必須根據自己的素質、才能、興趣和環境條件,選擇好適合自己的社會角色,只能演配角就不要去爭當主角,適合當士兵就別奢望當將軍。
奧黛麗·赫本是好萊塢最著名的影星之一,是奧斯卡影后。赫本小時候的最大愿望就是能成為一個出色的芭蕾舞演員,即使在戰爭時期她也沒有停止過芭蕾舞的訓練。戰爭結束后,赫本在母親的陪伴下來到英國學習舞蹈,她進入了當時最著名的蘭芭特舞蹈學校,但是兩年后她就從這個學校退學了。因為她被學校老師告知:“你可以成為一個芭蕾舞演員,但永遠不會成為一個出色的芭蕾舞藝術家。”這是一個殘酷的評價,但赫本沒有灰心,她及時調整了目標,開始涉足電影圈,她的表演天賦很快顯露出來。當她主演的《羅馬假日》、《窈窕淑女》等一部部電影問世后,奧黛麗·赫本便成為了歐美影壇上一顆耀眼的明星。她的成功,就是源于她在自己人生的坐標系里,沒有橫沖直撞,沒有亂爬亂滾,而是謹慎、理性地探索,一旦選準了適合的位置,就盡心盡力地去演好那個屬于自己的角色,最終發出了燦爛的光芒。
很多人終其一生都沒活出自我,活出精彩,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夠做什么,最適合什么,如果認不清自己,不滿足于普通的角色,像故事中的陶罐那樣,一心想成為皇宮的收藏品,把自己擺錯了位置,到頭來只會白費力氣,一事無成。反之,一旦選準了適合的角色,沒準,你也能成為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