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銘記的天元錳業發展史
對于天元錳業人來說,下面的幾個日子值得永遠銘記——
2008年4月18日,這一天,全球最大的年產7.2萬噸電解金屬錳生產基地在中寧誕生,一時間聞名遐邇的中國枸杞之鄉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天元錳業,崛起杞鄉,一聲驚世絕唱,唱響了世界錳業之最的神話,中外錳業同行為之側目,為之驚嘆稱奇。
2010年,世界的目光又一次聚焦中國枸杞之鄉,由天元錳業公司投資16.2億元建設的年產12萬噸電解金屬錳二期項目開工建設,自此,全球最大的電解金屬錳生產基地在寧夏中寧順勢崛起。這一次天元錳業帶給世界錳業同仁的不僅僅是驚奇和稱贊,而是錳業產能超大規模發展的風暴震撼。
2011年8月6日至8日,由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主辦,寧夏天元錳業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錳業技術研討會”在銀川舉辦。這次會議是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自成立以來召開的此類專業會議中規模最大、與會代表最多的一次會議。來自全國部分金屬錳生產企業、相關科研院所的400余名專家學者、生產商、消費商參加了研討會。在為期三天的會議中,與會人員就錳產業新工藝、新技術、發展方向及生產過程中環境保護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天元錳業承辦的這次中國錳業技術大會,是一次企業綜合實力的比拼和展示,是企業發展史上值得自豪的重大事件。天元錳業以后來居上、敢為人先、勇攀高峰的氣魄又一次贏得了世界的目光。
全國錳業技術委員會委員曾湘波對這次會議的召開和天元錳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肯定。他說:“此次之所以將2011年全國錳業技術研討會放在寧夏召開,就是因為天元錳業在該產業領域中龍頭骨干地位,以及傲視全球、獨一無二的產業規模,值得全國錳業同行前來‘求經問道’。”
一次華麗的綻放,一次精彩紛呈的亮相。天元錳業向世界展示的不僅是“規模+速度”的超常規、井噴式、跨越式發展的模式,而且是搶占世界錳業科技前沿,引領中國錳業發展方向的全面呈現。同時,也是天元錳業文化鑄魂,科技興企,問鼎世界錳業科技巔峰,強勢打造企業文化,培育壯大企業文化軟實力的一次演練。
真正使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
以人為本、善待員工,這是一個企業必須盡到的責任和義務,也是長遠發展的根本動力。企業的人性化管理和為員工謀福利的作為,令員工在錳業扎根。我們為職工修建了浴室,實行了節假日工資特殊待遇。開通了中寧縣至公司的通勤車,接送職工上下班,解決了員工的出行問題。公司現在實行全員參與管理模式,設立公開信箱,每月行政老總都要定期接待員工,通過員工征求創新經驗、工藝技改、工資結構調整等建議,并對其進行獎勵。目前公司已接到200多條合理化建議,獎勵支出10萬元,真正使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
隨著短期內高密度工業投資驅動,中寧縣工業井噴式崛起形成的“無土移民”洼地效應正在顯現。未來3年,中寧縣需要新增6萬名穩定的產業工人,即使只有一半在縣城安家,將至少增加10萬城市人口。中寧縣醞釀規劃新型產業后勤生活基地,政府出地、企業出錢,未來3年建設34760套住宅并配套相關設施,以半價出售給新移民居住。目前天元錳業正在與當地政府積極接洽,準備在未來5年內,在中寧縣城為員工建起26000套“員工之家”,企業給員工繳納首付,其余則由員工個人承擔,在工作一定年限后,房屋產權將歸個人擁有。
目前,天元錳業已吸納員工11500多人,使之成為產業工人棲身的“福地”,使工人甘心為企業拋灑情和熱。
天元錳業集團公司近年來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公司所有員工的努力,廣大員工珍惜目前來之不易的成果。公司也會逐漸加大對員工的待遇投入,使天元員工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綠色環保考驗企業擔當
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實現錳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不斷追求探索的方向。
天元錳業所關注的不僅是企業發展的規模速度和經濟效益,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提升和企業社會公德良知的養成。一個沒有社會責任擔當和社會公德的企業,是不可思議的。
綠色環保,是當今社會發展的主題,也是一個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擔當和社會公德的考驗。在如今大力倡導綠色經濟的社會背景下,我們以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節能減排的主要工作任務。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先后投資6800多萬元,建設了2座容量為2萬立方的循環冷卻水池,配套建設了8套循環水冷卻系統;建設了3座容量為6萬立方的廢水、廢液回收系統;建設了2套粉塵回收裝置,對生產中排放的各種污染物實行綜合治理,循環利用。
近年來,天元錳業共節約循環水8000萬立方,凈化回收廢水30萬立方,節能減排工程的實施,使天元公司形成了以電解金屬錳生產為龍頭,以廢水、廢液、冷卻水綜合利用、循環利用、節能降耗、環境治理、清潔生產為一體的循環經濟格局。公司采用環保技改等多項措施,投巨資建起廢水處理廠,全部實現工業廢水循環利用不外排。
2011年,公司又投資13363.03萬元,開工建設了生產廢水循環利用項目。項目自3月份開工建設以來,已完成了電解金屬錳生產廢水循環利用工程的土建、防滲漏、設備安裝、調試運行,處理后的廢水作為化合制液的補充用水。現一期污水處理系統已投入使用,年處理廢水100萬立方,處理后的廢水通過管道引入生產車間,實現了廢水的循環再利用,每年可節水100萬立方,實現了廢水不外排的預期目標。
公司研發中心還與國內相關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合作,完成了電解金屬錳廢渣作為生產水泥原材料的攻關課題。目前計劃投資13.8億元,建設2條日產45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及配套純低溫余熱發電項目,2011年10月份即將開工建設,2012年8月正式投產,屆時年消化再利用電解金屬錳等廢渣300萬噸,余熱發電18000KWh。
鑒于中寧石空工業園區一些企業污水排污管道流經天元錳業廠區,一度被誤認為是該企業的排污口。其實天元錳業早已通過環保技改投巨資建起了污水處理廠,全部實現工業污水零排放。如今已經投資12.1億元建設的30萬噸稀土鎳鐵及余熱發電項目現已投產,充分體現了資源綜合利用、節能降耗、環境質量、循環利用及低排放、高效益特征。這對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快工業化進程,在寧夏甚至全國起到示范帶動效應。
企業發展壯大了,回報社會是義不容辭的責任。近年來,天元錳業先后以企業名義向社會累計捐款300多萬元。無論是捐資助學,扶貧幫困,都是不遺余力,慷慨解囊。2007年,向中寧縣民政局捐款5萬元;2008年向四川災區捐款30多萬元,捐物50多萬元;2011年給中寧縣教育慈善發展基金會捐款100萬元……企業的最大社會價值就是回饋社會,共同分享發展成果,獲得“共贏”。企業將會把公益事業持久做下去,才能吸取更大的發展動力,贏得更大的生存空間。
天元錳業人將緊隨時代脈膊,以前瞻性的發展視野,抓住“十二五”的大好機遇,搭乘第二輪西部大開發的高速列車,在通往未來的國際化高速軌道上,以博大的胸懷納五洲、匯百川,引領世界錳行業向更高水平、更高境界闊步邁進。
(作者為寧夏天元錳業集團董事長)
責編/肖楠 美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