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風和日麗》,就像是在陰雨中盼太陽。
故事開篇在江南山水之中,似一幅煙雨氤氳的水墨畫,質感超美。顯然美術做了許多努力,做舊本身不易,做舊之后還能具有美感,可見功力。
前十集中,“楊小翼的父親是誰”是最大懸念。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家庭鬧革命,個人無隱私,一個成分可疑的孩子是見人矮三頭的。所以,學習好、人也美的楊小翼最大的愿望就是找到生身父親。
劇情為此拋出了“紀錄片里驚現父親形象”的噱頭,隨后出現一個從朝鮮歸來的英雄團長被楊小翼誤認為是父親。當懸念揭開后,又一個誤會出現——真實父親的小兒子瘋狂地愛上了楊小翼,把劇情引入了第二單元——“姐”“弟”戀。
二十集之后,苦情戲的種種“癥狀”全數發作,不相愛的人結了婚同床異夢。相愛的人遠隔天涯,遙寄愁心。小翼變成了人世間最苦的小白菜,充分體現了時代風雨對小人物命運的捉弄。
太多傷害來自秘密,太多錯誤來自一錯再錯。
楊小翼誤以為劉世軍是他親哥,強忍著不說內心的愛字;楊小翼知道南方是她親弟,但為了見親爸也忍著不說,最后誤惹春風;而楊小翼的婚姻不幸福,很大的原因也是隱瞞,她的秘密從未跟丈夫分享,伍思民總覺得她心里只有劉世軍。
至于將軍的秘密:英雄是不可以有污點的。但這就可以成為英雄不與妻女見面的理由嗎?楊小翼執著尋父的結果竟是在同一城市生活十幾年互不往來,將軍對女兒的思念都刷在樟木箱的一遍一遍漆上。幾十集的關鍵詞都是“認爹”,為何結局時母親病危父親就可以輕易來了?早知如此輕而易舉,又何必當初!
所以,尋父之路走得艱辛,卻仿佛是人生一大錯誤。倒是這錯誤之中,被傷及的愛情格外炫目。
劉世軍,一個任何女人生命中都希望出現的男人——正直、陽光、善良。
南方,這個故事里活得最純粹、最溫情的人,他的悲劇,就是愛上了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姐,愛得那樣執著,那樣熱烈。
米艷艷沒有得到世軍的心,但她得到了世軍的人。在世軍和她結婚的那一刻,她就忘了世軍為什么答應娶她。她要求世軍給她的同楊小翼的必須一樣。如有差別,她就作,她就鬧。
一切仿佛是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一旦開始便無法停下......
楊小翼身上有許多閃光點,也始終堅持著一份獨立的人格和態度,更沒有在劉世軍和米艷艷之間充當不光彩的角色。
但不得不說,一切的悲劇都源于她的自私和偏執,從她北上計劃性地一步步謀劃認父開始,我便無法理解她強烈地想得到父親承認的情感,無法理解她在公安機關對劉世軍不明的指控,無法理解她利用南方的愛情,無法理解她選擇嫁給伍思民,無法理解最后她居然不愿意面對自己的父親??
惟一可以理解與解釋的只有:那是一個荒唐和無奈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