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后,“微博控”卡森伯格在夢工廠的內部微博上僅發表了一句話,情緒低落,“中國人覺得我的方案很一般。”
熊貓阿寶又要來了!這一次,阿寶拖家帶口,從熒幕一路“出走”到上海的黃浦江畔安家落戶。
作為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中外文化合作交流投資項目之一,“東方夢工廠”于8月7日正式宣布定址上海徐匯濱江。
這一總投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將由兩個業務板塊構成,一是影視產品及其衍生產業,二是位于徐匯濱江的大型都市文化集聚區——“夢中心”。
2016年,東方夢工廠與美國夢工廠聯合出品的《功夫熊貓3》將在此誕生。在“夢中心”的“功夫熊貓主題館”(暫定名),你還可以看到阿寶和他的伙伴們舞刀弄槍,上演一出出妙趣橫生的舞臺劇。
阿寶出師大捷,熊貓儼然已成為夢工廠的吉祥物。一只熊貓端坐月亮之上,垂釣夢想,這便是新鮮出爐的東方夢工廠標識。“他有些小看我們了”
功夫熊貓的飄洋過海之旅經歷了重重考驗。
2012年5月底,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黎瑞剛與徐匯區區委書記孫繼偉赴美商談合作細節。美國夢工廠CEO卡森伯格興致高昂,認真準備了一套關于“東方
夢工廠”的詳細規劃,事先彩排數次,還讓人專門準備了許多小卡片,一連兩小時侃侃而談。
講演完畢,原以為能博個滿堂彩的卡森伯格卻遭遇冷場。“我們的反應并不強烈,他很受打擊。”黎瑞剛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他確實動了腦筋,已經覺得自己的想法很牛,還以為能把我們給鎮住。而中國人今天的眼界較高,感覺他有些小看我們了。”
因為《功夫熊貓》的市場號召力,卡森伯格設想要建一座Panda Pavalion(即規劃中的“功夫熊貓主題館”),模仿四川當地熊貓生長的環境進行設計,再運幾只熊貓進館安家。
卡森伯格頗為自己的想法得意,指著黎瑞剛就開始“分工”:“我負責設計,你負責熊貓。”
“絕對不靠譜。”黎瑞剛當即提出反對意見,“先不說熊貓能不能來,來又要花多少錢,單是動物保護組織就要抗議。熊貓白天喜歡睡覺,游客看什么?再說周圍有很多餐飲、夜店,燈紅酒綠,熊貓怎么睡得著覺?”
熊貓館方案只是眾多分歧的其中之一。在黎瑞剛看來,卡森伯格的天馬行空常顯得不切實際,而這種藝術家氣質恰是夢工廠的成功所在,“如果卡森伯格僅僅是個商人,夢工廠就不是現在的樣子了”。
事后,“微博控”卡森伯格在夢工廠的內部微博上僅發表了一句話,情緒低落,“中國人覺得我的方案很一般”。
卡森伯格一定沒想到,更激烈的“火星撞地球”正等著他。
次日凌晨5點,還在“倒時差”的黎瑞剛早早醒來,寫了一封很長的郵件給卡森伯格,措辭強硬。這下卡森伯格被激怒,“氣瘋了”。他當即打電話給辦公室的所有人,讓大伙都“滾來開會”。
按照原定計劃,當天卡森伯格將帶黎瑞剛一行人乘坐私人飛機去圣安東尼等城市游覽,但氣頭上的卡森伯格一度將原定行程全部取消。
“他就像個小孩。”黎瑞剛笑道,“永遠先不循規蹈矩,不管財務或是可行性。”
當然,卡森伯格絕不僅僅“像個小孩”。人稱“商科動物”的他深諳政商互動的奧妙,這也幫助他在逐鹿中國的好萊塢商人中拔得頭籌。
卡森伯格是奧巴馬的公開支持者,在2月底為其競選團隊捐贈200萬美元,是目前已知的最大個人捐贈者。另據參與合作談判的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他還花重金包下了洛杉磯湖人隊4個內場席位的年票以接待貴賓。
在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2月訪美期間,卡森伯格也不失時機地頻頻現身。知情人士向本刊記者透露稱,訪問團走到哪都能看到卡森伯格的身影,他那標考性的光頭更讓人印象深刻,以至于有人開玩笑說:“要成功,學卡森伯格剃光頭”。
每天拖著箱子談
“我們一天到晚都在吵架。前天我還發了封很強硬的郵件給他。這就是生意。”黎瑞剛毫不諱言與卡森伯格的碰撞程度,“在國內談判,常常兩三頁紙就談完,然后就是吃飯喝酒。他們美國人不一樣,很細、很細,每天拖著箱子談。”
為了“東方夢工廠”項目,卡森伯格專門聘請了4家律所和兩家投行。遇到大問題時,則是卡森伯格親自出馬與黎瑞剛對談。
最近一次去美國時,律師告訴黎瑞剛還有80多個問題沒有談攏。后經雙方團隊磋商,分歧縮減到十幾個。再接著是雙方財務總監對談。到卡森伯格與黎瑞剛面對面時,問題還剩下4個。
車輪戰每天都在上演。因為一個核心問題始終沒談攏,直到黎瑞剛登機回國前,二人依然分秒必爭,談了2個小時。
此后又經歷數次電話會議,分歧猶存。卡森伯格再度飛抵上海,中美雙方才終于達成共識。其后便有了東方夢工廠落戶徐匯濱江的戰略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
黎瑞剛說,雙方的矛盾主要集中在無形資產、產權、版權、品牌等方面。
讓中方津津樂道的一個談判成果是,“東方夢工廠”將作為獨立品牌進行運作,而非以品牌授權的方式授予中方使用。這意味著中方無需交付權利金,也標志著東方夢工廠將是一家獨立的真正有話語權的公司。
與此同時,涉及技術轉讓、人員培訓、經營管理等企業核心競爭力建設的合作內容,都白紙黑字地落實到了具體的合同條款。例如:東方夢工廠出品的動畫片必須達到夢工廠美國本土的同等質量。
根據雙方約定,東方夢工廠內部將搭建全套的生產流水線,技術、軟件、設備都從美國進口。
在全面投入運作后的初始階段,東方夢工廠將擁有800名員工。未來的每個工作崗位,將實現中方人員與美方人員的1:1配備。關于人員招聘,目前存在兩種可能性:一個是向社會招聘,另一個是直接收購1~2家中國本土公司。夢工廠已在全國考察了好幾遍,與夢工廠有過合作的南京原力動畫公司是已知的收購目標之一。
考察結果總體不盡如人意,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中美動漫產業間的差距。“嚴格地講,沒有一家公司符合要求。”黎瑞剛道。
夢開始的地方
在2010年2月,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牽頭中方公司敲定與美國夢工廠動畫合作的框架協議時,“夢中心”的創意仍未誕生。
但合作消息甫一傳出,就吸引了上海各區縣聞風而動。卡森伯格在一個月內就接連探訪了楊浦、閔行、青浦朱家角等多地,考察點包括劇院、夜總會、電影院等各類文化設施。
徐匯區委書記孫繼偉的出現讓項目選址一錘定音。
黎瑞剛透露:“徐匯有兩點吸引卡森伯格,一個是區位優勢,還有就是區委書記的獨特風格。”
與一般政府官員不同,孫繼偉做事習慣親力親為。卡森伯格每次來滬,孫繼偉都會親自上陣陪同考察,而不僅僅是禮節勝地接待。他還單獨與黎瑞剛赴美考察,沒帶任何隨行人員。這很對卡森伯格的胃口。
當孫繼偉向卡森伯格展示徐匯濱江那塊綿延8.4公里的土地時,卡森伯格“一見鐘情”。這是上海中心城區內唯一可以大規模成片規劃開發的濱水區域,潛力巨大。卡森伯格興奮地表示:“我不知道世界上哪個大城市能擁有(就在市中心)如此好的地塊以及如此出色的基礎設施和道路。”
徐匯濱江這塊“寶地”因歷史原因多年未能開發,曾是“鐵、煤、砂、油”匯聚的工業碼頭。老上海耳熟能詳的南浦車站、近百年的海關、江邊的塔吊、中國最早的水泥廠控制間、古老的擺渡碼頭、最早的飛機庫、煤炭碼頭的瞭望水塔、上海水泥廠的鍋爐煙囪和上海飛機制造廠的廠房機庫共相聚首,時光仿佛就此定格。
世博會的東風讓徐匯濱江煥發新生。有徐匯區政府官員向《瞭望東方周刊》透露:“這些單位都很牛氣,一提搬遷就開高價。”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吳儀向相關單位負責人發話:“(世博會)這是國家的戰略,而不僅是上海的城市建設。”一些老字號的建筑單位方才得以搬離。
2007年起,龍華機場搬遷進入實質性階段,沿江的水泥廠、沙石料碼頭以及鋁制品、造紙、塑料制品、印刷企業等被關停并轉,116家企業、3500戶民居告別了濱江區域。經過近3年整治,利用了LED、微風發電、太陽能系統等低碳技術的徐匯濱江作為上海第八個低碳發展區,于世博會開幕的2010年5月1日開放,實現了還江于民。
展現在卡森伯格面前的,正是這樣一塊經過清理的黃金寶地,無動遷之擾,只有工業遺存靜靜訴說著自身的過往歷史。
2012年3月,東方夢工廠項目落戶徐匯濱江已基本敲定。
之后的某天夜里10點多,黎瑞剛與卡森伯格二人在半島酒店吃飯。黎瑞剛說:“這么一大塊地要怎么用?我們必須要做決定。是僅僅建立一個工作室?還是建一個DreamPark(夢幻游樂場)?”
腦海中的概念很多,唯一確定的,是要與迪士尼有所區分,不叫“主題公園”。
聯想到世界貿易中心(WTC)、國際金融中心(IFC)等地標性建筑,黎瑞剛開玩笑說:“干脆我們叫CDC(China DreamCenter,中國夢中心)吧。”
這便是“夢中心”的由來。
次日,卡森伯格在與俞正聲、韓正等上海市領導會見時,就將談話重點放在了“夢中心”上。
“現在卡森伯格的心思
4ly8FQRmVX/v83sT9bZjoQ==都放在‘夢中心’上。”黎瑞剛說。
曾經的工業碼頭將建起油罐演藝中心、塔吊演藝廣場。東方夢工廠的“中國夢”就將在此起航。
打造“上海西岸”文化品牌
東方夢工廠是徐匯區“西岸傳媒港”項目的組成部分。
西岸傳媒港將以東方夢工廠為旗艦,引入TVB、英皇影視、第一財經、星空衛視、SMG等一批知名傳媒、影視機構,打造認影視制作、數字娛樂為特色的上海文化新地標。
在引入東方夢工廠以前,徐匯濱江已在重新規劃發展路徑。當時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仍以公共環境建設為主,另一個是在做公共環境的同時,重點推進產業發展。曾提出過的設想包括打造高端醫療服務中心或是國際游艇服務中心。
通過聘請專家策劃后,徐匯濱江的最終定位是以文化產業為先導,利用大量的歷史建筑、工業建筑遺存,做一個區別于世博會后續文博區的文化產業區。
2012年,過去5年平均經濟增長9.6%的徐匯區有意將增幅目標調低為7.5%,卻計劃在3年內使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達到全區生產總值的16%,高于全市目標4個百分點。
4月25日,徐匯區發布《文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在未來三年中將濱江區域造成浦江西岸文化品牌集聚區。用孫繼偉的說法是:“加強建設獨具魅力的一流文化強區”。
隨著東方夢工廠、龍當代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等文化建設項目相繼落戶,上海“西岸傳媒港”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以“西岸”為品牌的一系列藝術文化活動正在緊密籌備,包括2013年即有望首度亮相的西岸建筑與當代藝術雙年展、西岸音樂節等。徐匯區為此將設立文化發展基金,每年投入2000萬元以上。
孫繼偉表示:“我們將挖掘徐匯濱江傳統工業文化遺存,引入民間資本參與劇院、音樂廳、美術館建設,打造獨具魅力的‘西岸文化走廊’。我們有信心將‘上海西岸’打造成為與巴黎左岸、倫敦南岸等齊名的世界著名濱水岸線。”
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上海這些年文化設施沒少建,但集聚度還不夠。徐匯區的文化環境比較好,上海市80%的文藝團體、電影制作團體都在我們區。如何讓高端人才集聚起來?我們會通過人才扶持等政策來進行推動。”
東方夢工廠初步規劃的年人流量有望超過2000萬人次。黎瑞剛表示,其定位考慮TA2海與倫敦、紐約之間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世界循環”,將助推上海成為文化演藝的“第三極”。黎瑞剛評論說:“這里(徐匯濱江)會成為上海新的成長地帶。”
一定要建地鐵站
對于項目運作,美方有自己的堅持。比如,“夢中心”項目一定要建地鐵站。
這也是關于土地問題的最大爭議。
正在建設的軌道交通11號線二期北段與“夢中心”項目的原有規劃尚有四五百米的距離。在美方的堅持下,徐匯區政府經綜合權衡,改變了土地劃撥范圍,項目地形從一橫一豎變成了現在的T字形。
卡森伯格向媒體介紹說:“我們的門口就是地鐵站。”11號線二期北段將于2012年底完成興建,三期被認為是上海迪士尼的配套工程。兩家老對手將被軌道交通連成一線。
也有難以突破的天花板。夢工廠方面曾提出,希望中國能對夢工廠出品的所有影片放開限制。這—要求被駁回。
文化背景的不同也帶來不少理念差異。夢工廠做過一輪方案,將“夢中心”設計成意大利托斯卡納古鎮風格,被中方否決。經雙方磨合,最終方案體現了中國江南水鄉的神韻。
回首半年走來的每一步,孫繼偉略一沉吟:“談判就是磕磕碰碰。”
定位中國,面向全球
所有具體方案仍在不斷的細化過程中。根據初步規劃,“夢中心”將建造包括百老匯劇院、流星劇院、水邊的阿芙蒂娜劇場等在內的6家大型劇院,輔以周邊的小型劇院。劇院中心區將上演大片首映禮和各類頂級電影活動,動畫藝術的互動娛樂展示、全球頂級創意表演將常年不斷。全球最大的IMAX銀幕也將坐落于此。
當你徜徉在繁花與濃蔭掩映的夢想大道或是“夢花園”,可以看到臨江眺望的精品酒店與餐飲購物區。各類藝術家工作室與設計師體驗店散落其間。
尚在構想中的大片首映儀式被相關人士寄予厚望。“想象一下,如果《碟中諜》的首映式放在這兒,湯姆·克魯斯來到上海,影響力該有多大?馬路上可能會暈倒好幾個。”徐匯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周堅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
徐匯區還計劃引入百老匯的尼德蘭德環球娛樂公司,打造演藝俱樂部。尼德蘭德環球娛樂公司是美國最知名的劇院管理和音樂劇制作公司,在百老匯擁有9家劇場。
孫繼偉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我們不是從一個城市的角度考慮的,考慮的是全球巡回、全球市場。”
徐匯區正努力爭取格萊美頒獎典禮在“夢中心”舉辦。這是東方夢工廠心懷全球的另一個例證。
在位于“夢塔”的東方夢工廠總部,核心技術團隊將用中文制作脫胎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具有世界水準的動畫電影,然后將這些影片推介到世界。
東方夢工廠“定位中國,面向全球”。目前,共有7組人馬、7個劇本同時展開工作,劇本的主題都與中國有關。知情人士透露,正在接觸的項目包括《藏地密碼》及西藏雪入題材。
《功夫熊貓3》已進入創意制作流程。
夢工廠對影片投入的不惜血本讓黎瑞剛慨嘆——單是在電影劇本階段,一部片子的成本就達1000萬~1500萬美元。
2017年,東方夢工廠將向全球發布首部本土原創動畫電影,此后以每年1~3部的創作速度形成規模,達到國際一流動畫公司的運營水準。
對于東方夢工廠的未來,黎瑞剛與卡森伯格皆表示“非常有信心”。其發展目標是成為中國最大的、同時與國際頂尖水準直接接軌的動畫生產基地,技術研發高地和人才孵化匯聚場所。在計劃中,東方夢工廠未來還將在北京、洛杉磯實現多地運營,滲透到家庭娛樂產業的各個層面。
學習7-11
組建東方夢工廠的消息披露后,華特迪士尼、騰訊公司及中國動漫集團宣布簽署了國家動漫創意研發平臺合作協議。其合作架構、計劃與夢工廠的中國計劃如出一轍。
所有的媒體都在間,夢工廠如何看待與老對手迪士尼的競爭關系。
對此,黎瑞剛神情淡定:“迪士尼中國率先啟動的主題樂園,沒有做動畫和發行,也沒有落地頻道,相當于移植了一半的商業模式。東方夢工場有自己的中國邏輯,首選動畫電影,這是主題樂園和衍生品的源頭,只要能夠復制卡森伯格每部電影平均4億多美元的業績,就不會虧損,何況我們面對的是全球市場。”
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首席投資官、董事總經理李懷宇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我們會結合本土市場再創新。就像7-11,最早從美國出來,但又在亞洲實現了創新。再比如肯德基,在中國推出油條、豆漿。迪士尼只是復制,把國外的模式搬來,沒有本土創新。我們更側重創意,要起到人才匯聚的效果。”
中國市場有個有趣的現象,許多國際上的競爭對手,在全球范圍的排位在中國倒了個個兒,比如麥當勞與肯德基。在中國這個特殊的市場上,本土化成為制勝的王道。
在全球市場,迪士尼與夢工廠的競爭日益膠著。迪士尼及皮克斯的組合所占市場份額為35%,夢工廠為34%。
中國市場能否成為夢工廠壓倒迪士尼的大本營?
對手還是伙伴?
對本土的電影、動漫從業者而言,東方夢工廠的成立讓他們五味雜陳。
國產動漫已開始摸索著登上國際舞臺。中南卡通的《超智能足球》在全球6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熒幕上播出,博彩傳媒的3D立體動畫電影《昆塔》登陸2012法國安西動畫節論壇,“喜羊羊”則已加入迪士尼家族,與米老鼠唐老鴨成了一家人。
另一方面,國產電影、動漫長期處于需要被保護的狀態,總體競爭力低下。
東方夢工廠的成立,讓好萊塢大片得以實現“中國制造”,國內從業者不再能“關起門來做皇帝”了。
提高配額與分賬比例的中美電影新政,也讓不少業內人士高呼“狼來了”。
好萊塢大片的號角已經在家門口吹響,國產電影、動漫會喪失自己的主陣地嗎?
東方夢工廠相關人士向本刊記者說:“中國的動漫市場還有很大的空間,我們一起把蛋糕做大,這是一件雙贏的事。”
黎瑞剛對國內市場與國際先進水平間的差距認識清晰:“我們瞄準的是全球票房、全球市場。如果還是按照在SMG做‘喜羊羊’的模式,必死無疑。”
合作意義不亞于上海引進大眾汽車
在東方夢工廠落戶徐匯濱江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張丕民共同按下按鈕,啟動項目。
卡森伯格將東方夢工廠的成立稱為“歷史性的突破”。
李懷宇說:“這一合作的意義不亞于上海當年引進大眾汽車。”
通過合資的方式引人技術與管理經驗,“以市場換技術”,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引進外資的基本思路,經驗與教訓并存。
黎瑞剛對如何“引進來”有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國內電視娛樂節目熱衷于從海外引入模式,但大多流于表面模仿。黎瑞剛認為,問題的核心在于將海外節目的制作和管理流程真正消化,這些“工具箱”和“系統寶典”是真正的價值所在。
黎瑞剛操刀引入的“中國達人秀”與《媽媽咪呀》都獲得了成功。在達人秀引進初期,黎瑞剛曾令節目總導演將整本厚達數百頁的達人秀制作"Bible''’全部翻成中文,研讀吃透,并要求嚴格按照流程辦事。
東方夢工廠沿襲了黎瑞剛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一貫思路。
在東方夢工廠的示范效應下,好萊塢的中國生意越做越大:小馬奔騰與好萊塢頂尖視效公司數字王國在北京設立合資公司,詹姆斯·卡梅隆的3D團隊卡梅隆一佩斯集團中國總部落戶天津,而博納影業正在同4家好萊塢工作室洽談合作拍攝事宜。
今天的中國人有哪些“中國夢”
卡森伯格的愿景是:“與上海同行共同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家庭娛樂品牌”。他會夢想成真嗎?
在這位好萊塢大佬身前,默多克的新聞集團以及雷石東的維亞康姆集團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均乏善可陳。
有接近東方夢工廠的業內人士向《瞭望東方周刊》表達了自己的憂慮:“中國市場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夢工廠的模式引入國內可能會遭遇水土不服。”
李懷宇對本刊記者表示:“我們會設計利益共享、共贏的機制,使編劇、音樂制作等各個環節都可以分享后期收益,學習夢工廠經驗以激發創造l生。”
卡森伯格期待與中國的合作能夠改變全球動畫產業格局,讓夢工廠出品的中國故事走遍全球。
中國本土
的影視傳媒公司也在積極尋求海外擴張。近期的例子是,萬達花費26億美元(包括承擔20億美元債務)收購了美國第二大院線AMC,從而成為全球第二大影院運營商。
這不禁讓人聯想到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索尼公司對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收購。這一收購一度引起全美恐慌,被視作日本的文化侵略。在當時美國《新聞周刊》的封面上,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注冊商標——美國的自由女神像被換成了身穿和服、神情詭異的日本藝伎。
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克朗凱特新聞學院教授安德魯·萊基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走出去)一定會遇到反彈意見。中國正在成為國際領袖,要慢慢習慣批評。每個國家對自己的文化都會有保護心態,就像紫禁城里的星巴克受到非議一樣。”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許多人都希望了解今天的中國人有哪些“中國夢”,“我們希望輕松地了解中國整體的文化氛圍、歷史,和普通中國人的生活,而不僅僅是奧運這樣的大事件”。
在華夏視聽董事長、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副會長蒲樹林看來,“文化企業應該走出去,但涉及到意識形態問題,還有欣賞習慣等問題,應有宏觀的戰略,否則會失敗。索尼收購哥倫比亞受到很大抵制,但全日本的大企業都很堅持,在融資等各方面進行支持。”蒲樹林是文化企業“走出去”,的先行者,早于1999年就在洛杉磯創辦了衛星播放的美國華夏電視臺。這是迄今為止北美地區唯一由大陸人士投資創辦的電視臺。
蒲樹林的兩個美國朋友曾將俏佳人的兩部影視劇引到國外,但最終沒能走下去。目前蒲樹林正在將《碧血劍》與《天龍八部》兩部武俠劇剪輯成影片以打進海外市場。“投入很大,一部就要上百萬,還不知道結果如何。到今天為止,我們想真正地影響西方主流社會,還很難。”蒲樹林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這些年,好萊塢大片的流行讓“美國夢”傳播到了世界各地。東方夢工廠會成為“中國夢”的承載者與傳播者嗎?它能否在影響中國的過程中,成為中國影響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