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0日,泰國執政黨為泰黨舉行特別黨代會。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執委會,選舉副總理兼內政部長乍魯蓬·棱素挽為新任黨主席。乍魯蓬·棱素挽曾任為泰黨秘書長、政府交通部長。
■ 10月30日,瓦努阿圖舉行議會選舉。11月7日,瓦努阿圖國家選舉委員會公布議會選舉終果。在全部52席議席中,瓦努阿庫黨獲得8席,人民進步黨獲得6席,溫和黨聯盟獲得5席。11月19日,瓦努阿圖議會舉行議長和總理選舉,人民進步黨議員、內政部前部長喬治·威爾斯當選議長,人民進步黨主席、前總理薩托·基爾曼戰勝瓦努阿庫黨主席愛德華·納塔佩再次當選總理。
■ 11月1日,泰國新內閣成員在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御前宣誓就職。這標志著以英拉·西那瓦為總理的第三任內閣正式成立。2012年5月獲得政治解禁的原泰愛泰黨111名執行委員中多人在此次內閣改組中復出。
■ 11月3—4日,捷克執政的公民民主黨召開代表大會。捷克總理、公民民主黨主席內恰斯蟬聯黨主席,工業和貿易部長庫巴當選第一副主席。
■ 11月5日,荷蘭自由黨黨首呂特率領由自由黨、工黨組成的新一屆內閣成員宣誓就職。呂特成為歐債危機爆發以來,首個贏得連任的歐元區國家領導人。
■ 11月6日,美國舉行大選。在總統選舉中,民主黨候選人、總統奧巴馬獲得538張選舉人票中的303張,戰勝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成功連任。在同期舉行的11個州的州長選舉中,6位州長連任,5位新州長當選。在全美50個州中,由共和黨人出任州長的由29個升至30個,由民主黨人出任州長的由20個降至19個,羅德島州州長由無黨派人士出任。
■ 11月11日,烏克蘭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第七屆最高拉達(議會)選舉結果。在全部450個議席中,執政的地區黨獲185席,聯合反對派“祖國黨”獲101席,民主與改革聯盟“打擊黨”獲40席,“自由運動”黨獲37席,共產黨獲32席,獨立候選人獲43席。執政黨繼續保持議會第一大黨地位,但愈超過簡單多數,有效掌控議會,需聯合其他政黨和獨立議員,面臨一定考驗。
■ 11月13日,日本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布成立新黨“太陽黨”。11月17日,“太陽黨”宣布與以大阪市市長橋下徹為黨首的日本維新會合并,以日本維新會為黨名,由石原慎太郎出任黨首。日本維新會公布了新的政策文件,主張推動中國就釣魚島問題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探討建立道州制等,而在日本國民較為關注的廢棄核電、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等問題上態度糊模。日本將于12月11日舉行大選,在此形勢下,日本民主黨、自民黨、公明黨之外的政黨勢力整合加速。
■ 11月16—18日,德國綠黨舉行第三十四屆聯邦代表大會。大會選舉產生新一屆聯邦理事會、聯邦委員會,再次選舉羅特和約茨德米爾為黨主席。會議重點審議了黨的社會政策,以為2013年4月確定大選綱領、6月確定大選核心議題做準備。
■ 11月17日,塞拉利昂舉行總統、議會和地方政府選舉。11月23日,塞拉利昂全國選舉委員會公布總統選舉結果,執政的大會黨候選人、總統歐內斯特·巴伊·科羅馬獲得58.7%的選票,塞拉利昂人民黨總統候選人尤利烏斯·馬·比奧獲得37.4%。科羅馬蟬聯。
■ 11月17日,波蘭執政聯盟成員波蘭人民黨召開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雅·別霍欽斯基戰勝原主席、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帕夫拉克,當選新任黨主席。別霍欽斯基歷任多屆眾議員,早年曾任人民黨青年組織農村青年聯合會主席。
■ 11月19日,法國最大反對黨人民運動聯盟舉行黨首選舉。經全體黨員投票,讓-弗朗索瓦·科貝以50.3%的得票率當選新任黨主席。人民運動聯盟曾在法長期執政,2012年敗選下臺。科貝歷任法國國民議會人民運動聯盟黨團主席,人民運動聯盟總書記和政府內政部部長級代表、預算部部長級代表、政府發言人等職。
■ 11月22—23日,亞洲政黨國際會議第七屆大會在阿塞拜疆巴庫召開。本次會議由新阿塞拜疆黨主辦,主題是“亞洲的和平、安全與和解”。來自亞洲29個國家的60個政黨參加大會,五個政黨和機構作為觀察員應邀與會。
■ 11月25日,塞爾維亞最大反對黨民主黨召開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民主黨第一副主席、貝爾格萊德市市長吉拉斯當選該黨主席。該黨前黨主席、前總統塔迪奇被推舉為黨的名譽主席。此次民主黨黨代會,系在2012年5月塔迪奇在總統選舉中競選連任失利,民主黨在議會選舉中受挫的背景下召開的。
(供稿:賈旭陽)
(責任編輯:魏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