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教學中,思想品德課是作為一門正式的課程出現的:如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等。設計這一課程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它對小學生進行比較系統的、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從而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健康人格,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
在二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我體會到,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緊緊抓住“情感”這條主線來引導學生。以“情”寓教、以“情”寓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領會“思想”“品德”的真諦。
在品德課教學中,普遍存在著老師空洞地說教,學生厭煩地聽,沒有實踐更沒有體驗,知行脫節的現象。教師的教導與學生沒有產生共鳴,意義又從何談起!列寧說:“沒有人的情感,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思想品德的教學過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諸要素的變化過程。在教學中,師生心意相通,便能順利完成所要達到的教學目標;若雙方情感交流發生阻礙,那么知識的交流也會受到影響。因此,溝通思想轉變學生情緒是教師教學中應該重視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認真鉆研,挖掘教材,產生情感共鳴
在小學思想品德課教學中,我著重從教材的邏輯結構上,從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上分析理解,盡可能地把道理的來龍去脈講透。鼓勵學生多問為什么,同時注意引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對情感的升華。如:講授《我愛五星紅旗》一課時,利用多媒體播放天安門升國旗儀式的錄像。幾十雙小眼睛緊盯著屏幕,幾十顆心被徐徐上升的五星紅旗、雄壯的國歌和解放軍叔叔嚴肅認真向國旗敬禮的場面所吸引。孩子們迅速進入了角色,引起了共鳴。我問:“升旗的時候解放軍叔叔怎么樣?”孩子們紛紛舉手回答,邊說還邊學著解放軍的樣子敬禮。接著,我又讓學生觀看了奧運健兒得了冠軍升國旗唱國歌的錄像,孩子們看后都非常興奮,一次又一次地鼓掌,有的孩子激動得站了起來。我又問:運動員們看見五星紅旗升起來的時候心情應該怎么樣?他們在想什么?孩子們熱烈發言:“運動員們很高興”“他們為祖國贏得了榮譽很自豪”。通過看錄像孩子們如同身臨其境,情感的心弦被撥動,愛國之情被激發。他們興致盎然地讀著句子:我愛五星紅旗,讀出了心中的熱愛之情。
二、溝通情感,增加興趣,調動學習熱情
教育心理學認為:成功的教育教學離不開情感因素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情感對認識的積極影響,挖掘課程內容的情感內涵,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教師的情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學生產生同樣或與之相聯系的情感。教師無激情的講課,必然得到學生無激情的聽講;教師無真情的表達,必然得到學生無真情的反應。學生不能從教師的語言、神情、動作的傳遞中得到可親、可信、可敬的情感信息,不能感受到教師的真情流露,那么,學生的情感就難以激發,師生間的情感也難以引起共鳴。所以,教學中,自己要充分投入,始終保持高度熱情,以此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活動處于興奮狀態。同時,除了課本上的實例外,要補充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例子,深入淺出地講清道理,使學生感到學習既不枯燥,也不神秘。例如,在課堂上我經常結合課文,創造情境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扮演生活中的不同角色,請學生編排,體驗不同角色的心情。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殘疾人等,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如媽媽讓小明寫完作業看電視,小明卻要先看電視再寫作業,同學們紛紛發言,各方代表說出自己的理由。在激烈的辯論中,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在講道理、明是非中增加了孩子之間的團結和友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知道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去追求和親身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學生只有經過自身的體驗,才能把知識轉化為個人的需要,才能讓思想像鹽溶于水一樣,溶化到學生的認識中去。因此,思想品德課不能只局限于講授或討論有關知識,教師要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通過親身經歷并啟動全部身心去參與、關注、感受和感悟,將道德規范內化,實現自我完善。
三、寓教于樂,寓教于情,豐富教育活動
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不僅能增加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陶冶情操,而且還會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我除了組織同學認真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外,還先后組織了社會調查,義務勞動、野炊活動,同時還組織了辯論會、故事會、詩歌創作朗誦會、歌曲欣賞會、漫畫創作展評、班風口號創作等活動。讓孩子們在“樂中學”,在“學中樂”,這樣不僅增長了他們的知識、才干,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就是說:讓學生從學習中找到快樂,才會有很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由于在課堂教學中注意了情感教育,學生的厭學狀況有了很大改觀。在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喜歡上思想品德課,說明了情感教育可以通過各教學環節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情感教育能啟發學生開展積極的思維活動,促進他們智力活動處于興奮狀態,從而促進了學生思想認識的提高。
幾年的教學實踐證明,沒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滋養著知識的種子,讓它開出絢麗之花,結出豐碩之果。因此,教師要重視情感因素的作用,通過各種渠道加強情感教育,用情感架起通向和諧課堂的橋梁,使學生個性和創造力得以充分發展和張揚。
(阜新市中華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