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高中學習過程中,有的同學在數學學習上花了很多時間,投入了很多精力,但數學成績沒有提高,慢慢地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對數學失去了信心。長此以往,在數學學習中形成了一定的思維障礙。因此,研究高中生的數學思維障礙,對于增強高中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 學生對數學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數學思維的興趣,也就能更大程度地預防學生思維障礙的產生。教師在課堂中,可適時介紹一些數學小故事,增強數學學習的趣味。例如,在學習等比數列求和時,可以與學生分享“棋盤小麥”故事;在教授數學歸納法前,可以給學生介紹多米諾骨牌。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有利于對新知識的理解。
二、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著重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基礎知識狀況。尤其在講解新知識時,要嚴格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照顧到學生認知水平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并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公式,而是要求學生更深一步地熟練掌握基礎知識,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細節決定成敗,習慣成就未來。”這句話充分說明了習慣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認真審題,規范解題過程,做后反思,課后總結等。典型習題的解答過程,要給予認真分析、講解,鼓勵學生一題多解、多題一解,做好題目類型的歸類、解題方法和習題類型的總結和章節知識的歸納,使整個知識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一張系統的網絡圖。
四、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精髓,是數學素養的重要內容之一。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有利于學生突破思維障礙,找到適合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如數形結合、分類討論、類比轉化等思想方面法在解題中的應用。
五、減少思維定式的負面影響
學生運用掌握的知識,形成一套有效的分析解決問題的推理方式,這方式變成了學生的一種固定思維模式,即思維定式。思維定式既有積極作用,又有消極作用。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注意易形成思維定式的地方,從而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克服,使學生在面對新的問題情境時,能依據新信息及時調整思路,避免走進誤區。
六、激勵學生戰勝數學學習中的困難
數學是一門系統性、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數學題目浩若煙海,尤其是高中數學題都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同學們有克服困難和戰勝困難的心理準備,要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教師應該在課堂上應給學生多一些鼓勵,多一份肯定,少一分懲罰、少一分指責,這樣教師建立了一種和諧的情感氛圍,學生就會對自己的真實感受、看法暢所欲言。
當然,突破學生的數學思維障礙的方法還有很多方面,這些都需要我們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與實踐。但是,只要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為己任,勢必會為數學教學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唐山市豐南區唐坊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