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快樂體育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各種體育鍛煉的方法以及掌握體育和保健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時,以學生為主體,以快樂有趣為中心,身心愉快地進行活動的過程。長時間以來,由于體育課受傳統模式的影響,加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陳舊與不合理,從而導致了學生對體育活動失去了往日的熱情,甚至產生不良情緒。因此,在大學中實行快樂教育教學顯得更為重要。
關鍵詞:快樂體育;普通高校;籃球教學
隨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學形式發展的需要。面對“十一五”發展時期的高校體育,如何培養高素質的新一代人才,如何提高全民族的素質,是我們體育工作者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快樂體育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來審視體育教學的,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重視學生的學習和體驗,以有利于學生的發展為主要目標。在體育實踐中,技能的獲得和樂趣的體驗是學生希望通過體育活動所獲得的,也是體育所追求的目標。
一、快樂體育的含義
快樂體育思想最早起源于日本,它是指從終身體育與個性和諧發展需要出發,把運動作為學生將來的生活內容教給他們,讓他們體驗從事、理解、掌握、創造運動的樂趣,從而激發學生參加運動的自覺主動性的體育教學思想體系。它尊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視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并認為體育教學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快樂的、有吸引力的事情。國內學者認為,快樂體育是以運動為基本手段并采用適宜的教法,在發展學生身體的前提下,使學生得到理性的快樂體驗,即以快樂心理體驗為直接目標的體育教學。它的核心是將全面育人視為體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把終身體育視為自身的目標。體育教學過程中,在加強情感、體育理論知識、鍛煉方法以及運動能力教育的同時,寓快樂于教學是我們所預期的教學目標。
二、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的任務、目標
毛澤東在《體育之研究》中寫道:“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于體,無體是無德智也。”1950年,毛澤東又作出了“健康第一”的指示。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中國體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了學校體育的使命、并給學校體育的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在高校體育改革、創新的過程中,我們要用前瞻性的眼光對待高校體育,應該確立“為大學生終身受益奠基,為新世紀科技競爭育人”的理念來探索、實踐高校體育。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學體育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體育教學的目標也由傳授運動技能向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方向轉變。在《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中,把“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能和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作為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目標的首要任務。
三、快樂體育在高校籃球教學中的滲透
普通高校籃球課的教學是以大學生終身受益為目的,以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為指導,把“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全面提高學生的體能和環境的適應能力,促進其身心全面發展”作為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目標的首要任務。
(1)高校籃球教學要滲透快樂體育思想。快樂體育思想下的籃球教學首先要站在學生的立場,重新審視學校體育的價值問題,從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方面具體描述了課程目標,更重視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和健康生活方式、態度的形成。
(2)籃球課教學內容要滲透快樂體育思想。教材是課程教學的重要載體。高校籃球教學內容應多選擇貼近大學生生活的體育內容,多選擇些有利于大學生身心發展的有意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逐步產生對籃球課教學內容的期待,使其參與體育運動時達到身心合一,主動地去體驗運動帶來的樂趣,使我們的大學生成為體育教學的實施者和受益者。例如:在行進間運球的教學中,可先通過半場的行進間運球過渡到全場行進間運球的練習手段進行學生的球感、手感練習,然后可以進行小組間,三分線內的運球搶球游戲,訓練學生的控球能力。
(3)科學安排教學設計,精心設計練習。作為教學實踐者,要重視教學策略的選擇,形成有個性的教學風格。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可按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分班教學。在體育教學中,要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對他們有不同的教學要求,做到區別對待。例如,在籃球教學中,行進間運球上籃的練習中,可將有基礎的和無基礎的學生分開練習,并對學生分別提出要求。經過一定時間的練習,讓學生進行交流,互相探討,找出存在的不足。
(4)科學運用教法,恰當安排練習手段。選擇新穎、活潑、有趣的教學方法既是實現籃球快樂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掌握籃球技術、技能的主要措施。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除了采用傳統的方法外,還應選擇一些新穎有趣的教學方法,如:表象法、情景法、激勵法等。與此同時,還可以安排一些運球接力、投籃比賽、傳球比賽等,突出教學亮點,使學生保持興奮狀態,將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快樂體育以研究學生的情感需要、體育需要為出發點,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建立在自身愿望的需求和對社會的責任感上,把身體鍛煉中的樂趣和學習中的成功體驗作為追求的目標之一,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滿足他們的學習愿望,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自我體育能力與完美人格,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忠祥.高校實施快樂體育教學探析[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