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基層圖書館的工作實際,簡要概述了圖書館服務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方面,又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文化保證。實踐證明,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圖書館發展觀,才是基層圖書館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關鍵詞:基層圖書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
當前,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既是“堅定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又是整體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圖書館服務既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方面,又是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文化保證。因此,堅定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堅持以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中心,以改革發展為動力,努力開創基層圖書館服務工作的新局面已機不可失,時不我待。
一、堅持以人為本
(1)樹立“館員第一”的管理理念。“館員第一”是從管理層面而言,是圖書館實施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的理念。館員作為知識和信息的傳播者,是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必須依靠館員,“館員第一”的管理理念就是要尊重館員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權益,尊重館員的個性、人格、情趣、愛好、民族、宗教信仰,豐富館員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人的文化訴求和心理需要”,關心館員的成長與發展。強化繼續教育和學歷教育,提高館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綜合業務素質;加強制度化建設,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為發現人才,培養人才,成就人才創造條件、提供方便。
(2)樹立“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讀者至上”是從服務角度出發,是圖書館實施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體現。讀者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主體,有了讀者,圖書館才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才談得上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因此,圖書館在人性化管理工作中必須堅持“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讀者至上”,首先表現在尊重讀者利用圖書館的權利。想讀者所想,急讀者所急,辦讀者所需,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要。
二、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圖書館發展觀
(1)樹立全面的圖書館發展觀。今天,圖書館已不再是單純的文獻收藏地,它承載著社會化文獻信息資源的收集、加工、整理、存貯、傳播、研究、開發、利用、服務等等,而圖書館的全面發展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全局性。我們要深刻認識理解圖書館在社會發展、尤其在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確立圖書館在整個社會化服務體系中應有的發展態勢。二是全民性。一方面圖書館是造福人民、服務社會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在社會化服務工作中,圖書館事業必須依靠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撥款,民眾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以體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大家“共建共享”的社會化服務理念。另一方面作為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圖書館必須面向所有人提供無區別的平等服務。
(2)樹立協調的圖書館發展觀。“科學發展觀著眼于協調發展”,圖書館協調涉及內部協調與外部協調兩個方面。內部協調要求圖書館各部門之間不得各自為政、相互抵觸,而應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內部管理是否協調還表現在館藏資源建設中,傳統館藏、虛擬館藏、一般文獻、重點文獻、紙質文獻、電子文獻、網絡信息資源、特色數字資源等在擁有、保存與利用時,都要注意是否協調的問題。現代圖書館應加大對電子文獻、網絡信息資源、特色數字資源、虛擬館藏的投入力度,促進數字圖書館的健康發展。其次,“圖書館要實現協調、均衡發展”,國家和地方政府要在財力、人力和物力上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集資為輔”,采取國家辦館和社會辦館相結合的方式發展圖書館事業,最大限度地滿足師生的閱讀需要。
(3)樹立可持續的圖書館發展觀。圖書館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同樣面臨著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建特色服務。圖書館要為讀者提供網上服務,通過因特網、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將已建立的圖書館局域網、廣域網、衛星網和館藏資源數據庫全方位地提供給讀者,讀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非常便利地查閱了解本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信息,查閱本地圖書館和全國各地圖書館的資源,可以利用圖書館電子閱覽室網上閱讀,也可以進行圖書館書目檢索,還可以進行網上專題索引、網上借還圖書等。二是建立特色館藏。特色館藏要以特色為中心,既有內容豐富的書刊資料,又有館藏的文本數據、地方文獻數據,以及二、三次文獻信息數據庫,并且還要從網上下載信息,將分散在網絡中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料定期收集、加工、整理,作為圖書館的特色館藏。特色館藏要圍繞為學校領導決策,為學校科研和師生學習服務的職能,與本地區經濟、文化緊密結合。
參考文獻:
[1]盧子博.科學發展觀與圖書館事業發展
[J].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