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知識信息搜集、整理、存儲和傳播重要基地的圖書館,在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和應用價值,對提高少數民族素質、促進民族團結、推進社會進步,有著深遠的意義。本文從甘南州圖書館的現狀和民族圖書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出發,探討了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實現加快發展的途徑及政策建議。
[關鍵詞]民族圖書館;民族文獻;少數民族地區
[中圖分類號]G2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20-0115-02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我國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也在不斷取得進步。作為知識的窗口,圖書館在促進民族地區信息交流、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經濟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在當前知識經濟時代下,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要趕上全國總體發展水平,圖書館的功能和作用更為突出。
一、甘南州公共圖書館基本情況
甘南州有公共圖書館9所,其中地級中心館1所,縣級館8所。通過比對,可以看到,甘南州公共圖書館發展顯然落后于全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文化需求嚴重脫節,在基礎業務建設、讀者利用率、業務隊伍建設、場館建設、自動化建設等各方面發展十分緩慢。
(一)業務經費嚴重缺乏,購書經費增長緩慢
甘南州全州公共圖書館購書經費總量為13.2萬元,分別為州圖書館10萬元,卓尼縣圖書館2萬元,碌曲縣圖書館報刊費4000元。其他如夏河圖書館、迭部圖書館、舟曲圖書館、臨潭圖書館、瑪曲圖書館、合作市圖書館五館均無購書經費。
(二)辦館條件落后,閱讀環境亟需改善
甘南州全州9個公共圖書館總建筑面積為8487平方米,使用面積5415平方米。其中,州圖書館建筑面積2760平方米,可使用面積1762平方米(拆遷后面積500平方米左右),其他各縣館多為文化、文物、圖書館三館合一,可供圖書館使用的縣級館總面積為3653平方米。具體為合作市圖書館140平方米,臨潭縣圖書館108平方米,碌曲縣圖書館141平方米。夏河縣圖書館800平方米,瑪曲縣圖書館740平方米,迭部縣圖書館960平方米,舟曲縣圖書館198平方米,卓尼縣圖書館568平方米。
(三)“共享工程”建設落后,業務管理自動化程度低
甘南州全州除州圖書館外,其他各縣在2009年第四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后,陸續爭取到甘肅省文化廳68萬元的設備經費,建立了“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和電子閱覽室。由于熟悉計算機管理的工作人員奇缺以及場館面積限制,使用效率不高。全州公共圖書館圖書自動化管理程度處于起步階段,縣級館大多無條件、無專業人員從事圖書自動化管理工作。
(四)服務內容狹窄,服務水平較低
由于藏書不足,導致服務內容狹窄,服務水平較低,業務萎縮,讀者流失。至于舉辦送書下鄉、讀者座談會、書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征文比賽、編印科技資料、建立館外流通點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基本無法實現。
(五)業務理論研究淺薄,專業人才培養滯后
甘南州全州公共圖書館系統業務理論研究氛圍不濃,學術論文水平不高,發表量少。在專業人才培養方面工作限于培訓經費急缺,進展不大。全州公共圖書館專職人員(含管理人員與業務人員)共63人,其中副高1人、中級17人、初級26人,本科10人、大專29人、中專以下30人。縣級館技術力量明顯薄弱。
二、少數民族地區公共圖書館的地位
圖書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位一體”總體布局中文化建設的重要一環,是國家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是人民群眾學習知識、陶冶情操的殿堂,是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陣地,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基礎性設施,也是各級政府保障人民群眾讀書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進行公共文化鑒賞、參與大眾文化活動等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實現途徑。要加快轉變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方式,文化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因此,少數民族地區公共圖書館在社會主義經濟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顯得更為重要和突出。
(一)圖書館為黨委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參考
各地區發展經濟,搞社會建設,制定政策,離不開本地區民族風情。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圖書館收集著十分豐富的信息資料,特別是志書,記述了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和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發展的基本規律,這些豐富的信息資料能夠幫助地方決策者著眼于全局,著眼于長遠,避免決策的局限性。
(二)為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翔實的信息資料
人們可以通過圖書館了解民族文獻,迅速、準確地了解情報信息,從而制定出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各種措施,促進經濟發展。這是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也是新形勢對圖書館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為發展科技文化、學術研究服務
隨著我國科技文化的發展,學術研究課題繁多,不同的研究課題所需要的資料不同,公共圖書館可將有關地方文獻按不同的研究課題進行收集,按課題編制專題目錄、索引,以便于利用。
(四)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供寶貴的鄉土教材
民族文獻所記載的愛國英烈和革命傳統、山川勝跡和燦爛文化以及先進思想等等觀念和史實是生動活潑的鄉土教材。恩格斯說:“愛國主義教育是以愛家鄉為基礎的。”這些具體、實在、發生在自己家鄉的史實,易于激發人們的愛鄉、愛國之情。地方文獻記載著一個地區燦爛的文明史,通過學習和研究地方史料,能夠激起人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獻在教育今人和后人,尤其是教育青少年一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等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甘南州圖書館事業發展對策及建議
(一)重視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開發與利用,建立特色數據庫
少數民族地區圖書館要重視地方文獻,搞好地方文獻收集、開發、利用工作,爭取各級領導部門的重視。從圖書館來說,應當投入相當人力、物力,大力宣傳地方文獻的重要作用和征集工作的重要意義,把地方文獻征集工作納入政府的議事日程,成為文化行政部門的工作任務。同時,要打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資源亮點,使資源特色化。要有針對性地對本民族地方特色文獻進行收集整理、開發利用。配備專業人員專門從事此項工作,對歷史上屬本地區的名人手跡、手稿、奏琉、公牘、筆記等等歷史資料,由于種種原因還大量存在于社會各界人士手中,較難收集,可進行協商,通過購進、復印、轉抄等各種渠道來獲取。專業人員還要走出館門,深入基層廣泛接觸各界人士,深入細致地調查、錄訪地方文獻線索,了解這些珍貴歷史文獻的下落,使原始文獻得到及時搶救。對少數民族文字撰寫的各類少數民族歷史文獻要翻譯整理,儲存到地方文獻庫,按照統一的機讀目錄CNMARC格式和級別標準進行回溯建設并建設各種文獻數據庫,不斷將最具特色的特色資源進行數字化轉換,網絡備份,豐富網絡信息資源,更大限度地發揮館藏資源的利用價值。
(二)開展好圖書館的延伸服務工作
作為地級圖書館,甘南州圖書館應該把開展延伸服務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例如在城鎮讀者中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通過公益性講座、展覽、影片播放、知識競賽等活動,活躍城鎮居民業余生活,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其次,增加社區、部隊的圖書流動點,對流動點的工作指定專人負責,定時更換圖書,及時為社區居民、部隊官兵送去精神食糧,滿足精神需求。在不斷滿足城鎮居民精神需求的同時,也不能忽略基層農牧民的精神需求,針對民族地區地廣人稀、交通不便的特點要重視基層農牧民的精神生活,為農牧民書屋配送圖書,組織人員上門服務,指導農牧民書屋的圖書排架等工作,方便農牧民閱覽,豐富農牧民的精神生活。
(三)加強區域間的合作力度
開發利用民族文獻,還必須從各省、市、自治區的整體利益出發,進行總體規劃和部署,加強彼此的合作。各省區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應互相通氣,彼此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避免重復勞動。按照各省區的具體情況,各自要有側重,分工協作,編制質量較高的聯合目錄,以一個藏書基礎好的省(區)級公共圖書館為主編館或牽頭館,其他館進行補充。如編制藏文文獻聯合目錄,應由西藏自治區圖書館出面牽頭,編制回族文獻和伊斯蘭教專題目錄,應由寧夏回族自治區圖書館出面牽頭;編制納西文獻聯合目錄,應由云南省圖書館出面牽頭。開發、利用民族文獻,在聯合的基礎上,也可以各省區為條塊進行。以各省區級公共國書館為主編館,其他各類圖書館為成員館,編制某一專題目錄。現在少數民族部分圖書館已編有和正在編制推薦目錄,做好這項工作可以幫助讀者系統地了解有關少數民族某一地區某一學科的文獻收藏情況,又能縮短讀者在茫茫書海中檢索資料的時間,從而為讀者提供高效、快捷、便利的服務。
(四)加強人才隊伍的建設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圖書館要充分重視館員的職業規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業務精通素質過硬的館員隊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鼓勵館員到高等院校圖書館專業進行本科、碩士學歷進修;二是組織館員參加國家圖書館、甘肅省圖書館學繼續教育培訓,向專家學者請教實際工作中的問題;三是通過參加學術年會,近距離與專家交流學習,提升工作能力;四是鼓勵館員積極向中國圖書館學會、甘肅省圖書館學會和專業性學術期刊刊物投稿,提高自己學術研究的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