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于1994-2010年中部六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有關的面板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在1994-2010這一時間段內,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各省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
【關鍵詞】中部地區 開放型經濟 實證研究
一、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我國經濟也在高速增長,中部地區利用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和發展國際貿易的規模也在快速發展,并呈現出與經濟同步增長的趨勢。這是否說明外商直接投資和對外貿易促進了中部地區的經濟增長?如果是,它們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有多大?在開放型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不同省份又會呈現出怎樣的差異?
二、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的面板數據分析
(二)數據平穩性檢驗
為了避免偽回歸,文中對各指標的平穩性進行檢驗。對模型中使用的對數序列和對數差分序列分別選擇相同根檢驗方法LLC(Levin—Lin—Chu)檢驗和不同根檢驗方法Fish—ADF檢驗,結果表明各對數序列不平穩,但是經過1階差分變換以后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均是平穩序列。
(三)協整檢驗
外資對湖南省經濟的拉動作用最大,其次是湖北省,最后是山西省;而外資的作用在江西省、河南省、安徽省的經濟增長中沒有得以體現。外貿對安徽省經濟的拉動作用最多,其次分別為山西省和河南省;而外貿的作用在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的經濟增長中沒有得以體現。綜合外資和外貿來看,山西省的對外開放對其經濟增長拉動最大,其次分別是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河南省,江西省的對外開放對其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最小。由此可以看出中部六省開放型經濟內部差距較大。
綜上所述,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目前中部地區的開放型經濟發展總體來說相對落后,外貿與外資的作用無法充分體現。中部六省開放型經濟內部差距較大,山西省的開放型經濟發展相對較快,其次是湖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河南省,而江西省的開放型經濟發展相對其他五省來說相對滯后。
參考文獻
[1]許佩倩.開放型經濟:轉變增長方式和創新發展路徑[J].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6).
[2]劉新智,劉志彬.開放經濟的運行機制及其發展路徑研究——以吉林省為例[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8(12).
[3]李練軍.中部地區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實證與對策研究[D]. 華中農業大學,2008.
作者簡介:張恒(1988-),女,湖北隨州人,碩士研究生,就讀于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理論與應用、產業經濟理論與應用;姜濤(1987-),男,山東煙臺人,碩士研究生,就讀于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理論與應用、產業經濟理論與應用。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