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逆向選擇是指在市場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的條件下,買賣雙方博弈過程會導致市場資源配置的無效率。而在金融市場,特別是證券市場,逆向選擇的情況非常普遍,這種行為會降低證券市場資本配置的效率,造成資本市場的流動不暢。本文通過分析我國證券市場逆向選擇行為,提出了解決逆向市場的機制設計策略,以減少逆向選擇給證券市場帶來的效率損失。
【關鍵詞】逆向選擇 信息不對稱 信息披露
一、引言
《微觀經濟學》中市場經濟理論認為,購買者和銷售者都掌握自己經濟決策的全部信息,例如消費者完全了解商品的質量、使用效果以及市場上全部同種商品的價格行情,而生產者則完全了解市場動態以及消費者的消費偏好和可以接受的價格等。因此,雙方的全部決策都是在完全信息確定的條件下進行的最優決策,不存在決策失誤和風險問題。所以,完全信息這只是一種理想的假定,市場經濟往往表現為信息的不完全與不對稱。
信息不對稱引起的結果必然帶來逆向選擇。George Akerof(1970)在論文《檸檬市場:質量不確定和市場機制》中指出:市場交易的一方如果能夠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對方受損時,信息劣勢的一方便難以順利地做出買賣決策,于是價格便隨之扭曲,并失去了平衡供求、促成交易的作用,進而導致市場效率的降低,出現所謂的“逆向選擇”。比如二手車市場,賣方知道每輛車的真實質量,買方則只能從汽車的表面情況來判斷車況。這樣賣方與買方處于信息非對稱的狀況,賣方具有信息優勢,而買方則處于“劣勢”地位。在這樣的信息不對稱條件下,買方只愿意根據市場上的汽車平均質量出價,這樣的話,二手車銷售商只會愿意出售質量處于“次貨”的汽車,因此,購買者預期將得到“次貨”汽車。購買者又會根據“次貨”的平均價出價,而二手車銷售商又會只愿意出售“次貨”中的“次貨”部分,這樣下去,整個二手車市場就永遠沒有好貨出售,即使買方愿意支付購買好貨的價格高于賣方愿意出售好貨的價格,這樣的交易也無法達成。這將最終導致市場萎縮或者高質量的產品從市場中退出,而只有低質量的劣等產品仍留在市場中。利用這個理論,我們可以分析證券市場中買賣雙方由于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逆向選擇問題。
二、證券市場的逆向選擇行為
信息不對稱問題在我國證券市場中普遍存在,投融資雙方、上市公司股東之間以及上市公司和政府監管部門之間都存在著信息不對稱。其中,投資者和融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最為明顯。為了吸引投資者的踴躍購買,大多數公司往往會對證券產品進行包裝,使得一些證券產品從表面上看非常具有投資價值,但實際卻包含著巨大的風險。這必然會影響到投資者對真實信息的判斷,使投資者難以鑒別證券市場信息的真偽,出現信息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
上市公司或其他證券發行機構可以利用自己占有信息的優勢進行內幕交易和操縱股價,從而損害投到資者的利益。由于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投融資雙方不能在完備信息的條件下進行投融資活動,證券市場也就產生了“逆向選擇”行為:降低認購價格或退出市場交易。為了公司利益,證券發行者通常會對市場信號加以包裝以獲取更多的投資者認購。由于在證券市場中,證券發行機構內部人員相比外部投資者處于信息劣勢,他們并不了解融資公司的質量。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他們總是在公司進行股權融資時報以優質公司與次級公司的平均價,此時,優質公司就可能退出股權融資。這種由于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優質公司的逆向選擇行為,可能在證券市場產生投資不足問題,即當面臨優秀的投資項目但必須由股權融資支持時,優質公司可能由于逆向選擇帶來的投資不足而無法融資,最后被迫放棄項目投融資。同時,逆向選擇行為也可以產生過度投資問題,即一些非常糟糕的企業卻通過各種包裝手段欺騙投資者,反而融資順利,這樣使得證券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因此,如果證券發行機構不能通過信息披露制度傳遞他們真實的信息,投資者也就無法相信信息披露制度傳遞出來的信息的可靠性,投資者就會做出逆向選擇:拋售證券甚至退出交易。這就使得整個證券市場的信用基礎遭受破壞,從而失去融資能力,最終導致資源配置的無效率。
三、消除證券市場逆向選擇的機制設計
通過分析我國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存在的原因,筆者提出了應對證券市場逆向選擇行為的兩種策略,包括完善上市公司準入制度和規范市場信號。
(一)完善上市公司準入制度。我國證券法中規定了證券發行必須符合一定條件并經過有關部門的核準或審批才有在證券市場上交易的資格。由于我國證券監督機構在監督證券發行方面不夠嚴格并伴隨大量尋租行為,就使得證券融資者存在通過本身實力和通過虛假包裝而發行證券兩種可能,如果融資者通過虛假包裝發行證券必然使證券市場處于不穩定狀態,帶來極大的金融風險。所以對于證券發行者的市場準入我們必須堅持:只有其具備了法定條件,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才能批準其發行證券的原則,從而保證證券融資者的質量。
(二)規范市場信號。不規范的信號和虛假信息是導致逆向選擇的最根本原因,要消除逆向選擇,關鍵在于規范市場信號,規范市場信號在于建立以會計準則指導下的信息披露制度,杜絕虛假信息在于加強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讓優質公司率先披露真實可靠的信息,從而消除由于信息不對稱引起的逆向選擇問題。
參考文獻
[1]謝軍.股票市場的逆向選擇[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1999(1).
[2]趙林夫.我國證券市場逆向選擇行為研究[D].廈門大學,2007.
[3]劉紅忠等.從有效市場假設看我國證券市場的信息披露制度[J].復旦學報,2001(2).
基金項目:防災科技學院2012年度教研教改項目(2012B10)
作者簡介:謝合亮(1981-),男,四川成都人,經濟學碩士,防災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系講師,研究方向:經濟金融;張榕禎(1990-),女,山西晉中人,防災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系金融學在讀本科生;陳彥先(1992-),男,江西宜春人,防災科技學院經濟管理系金融學在讀本科生。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