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預算管理作為企業實施戰略意圖與資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對于企業明確發展戰略、配置資源、協調目標、控制支出、安排資金以及業績考核等有重要作用。一個完整的預算管理系統應該包括預算編制、執行、計量、分析、報告、內部審計以及績效考評等七個模塊。在實施預算管理的過程中,應注意戰略、預算與績效考評的結合,平衡預算管理的成本與效益,明確預算管理的組織架構,實現全員參與預算管理。
【關鍵詞】預算管理 功能 框架 主要問題
一、預算管理及其主要功能
預算是用于規劃與分配企業的人、財、物資源,實現企業既定戰略的方法。任何企業的資源都是有限的,通過預算管理可以確保企業的資源正確地運用于經過審批的經營活動之中,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確的商業決策。
預算管理作為企業實施戰略意圖與配置資源的有效手段,有助于管理者明確戰略目標、配置資源、協調目標、控制支出、安排資金以及考評業績等。預算管理有助于企業明確戰略規劃及各個部門的經營目標,合理配置企業資源,提前量化安排企業與各個部門的經營活動,也有利于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與協調。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通過嚴格論證業務目標的可行性以及項目支出的合理性,在預算執行中,通過有效審批流程合理控制費用支出,可以達到“節流”與有效安排資金的目的。通過實際數和預算數的對比,還可以考核業務目標的完成情況,有利于貫徹企業考核與激勵機制。
二、預算管理的總體框架
一個完整的預算管理系統由預算編制、預算執行、會計計量、預算分析、預算報告、內部審計及績效考評七個模塊構成。管理層面臨股東與市場的壓力,需要將壓力傳導至企業內部,根據企業戰略制定年度經營計劃,再將年度經營計劃分解到各個部門,因此,預算編制的過程也是壓力傳導的過程。各個部門根據自身情況與管理層不斷進行反饋與協調,最終共同達成部門經營計劃與資源需求的預算目標。預算執行實質上是各個經營單位根據預算分配并占用企業資源、完成年度經營計劃的過程,同時也是企業戰略的實施過程。計量、分析與報告主要是對預算執行的進度與結果進行記錄,再與年度預算對比分析,尋找差異及其原因,并通過簡潔有效的方式反饋至管理層。內部審計旨在確保預算執行數據的真實有效,降低舞弊風險。績效考評旨在為各部門嚴格執行預算提供動力,通過獎優罰劣確保企業年度經營計劃與資源配置計劃的有效實施。一個標準的預算管理系統是一個動態循環的管理控制系統,編制、執行、計量、分析、報告、審計與考評七大模塊緊密銜接,共同構成企業的管理控制系統。
三、實施預算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一)預算管理須與戰略管理與績效考評對接
戰略作為企業重大的、帶有全局性的、長遠性的謀劃,目的在于使競爭對手能模仿你今天所擁有的優勢之前,創造明天的競爭優勢。企業的競爭優勢來源于其所掌握的異質資源以及該種資源的不可模仿性,企業要保持競爭優勢,需要培育與保持能夠為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特殊資源。預算作為明確企業戰略、分配資源的主要工具,必須在前端緊密銜接戰略,在戰略的指引下,合理高效地分配企業資源并確保資源能夠正確地使用于落實企業戰略的商業活動中。同時,要確保企業資源的正確使用與預算的真正執行,需要結合配套的獎懲制度,為各個部門執行預算提供動力支持。因此,在預算管理過程中,必須注意將戰略管理、預算管理與績效考評結合起來,使預算管理能夠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控制經營風險保駕護航。
(二)預算控制須注意成本與效益的平衡
預算管理是一個閉環的內部控制系統,預算管理需要考慮控制的成本與收益。在控制體系中,控制點越多,控制面越廣,控制成本就越大。企業內部控制的范圍可以分為銷售回款、采購付款、存貨倉儲與融資投資四個基本循環,企業可以在這四個循環中設置關鍵流程,在每一個關鍵流程中確定關鍵控制點。通過重點關注關鍵流程以及關鍵控制點,強調核心業務與現金流量的控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不重要的業務循環與流程,可以采取抓大放小與不定時檢查的策略,如果結合執行有力的獎懲措施,同樣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三)明確預算管理的組織架構
預算管理的組織機構一般由預算管理委員會、秘書處及各個責任中心組成。預算管理委員會一般由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組成,主要負責確定公司預算管理目標、審議公司預算管理制度與年度預算方案及調整方案,并且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控等。由于不同企業的制度化管理水平不一樣,對于制度化水平較高的企業,企業領導的個人意志對企業影響相對較低,尤其具體的運營事務主要依據制度執行。但是對于制度化水平較低的企業,企業領導層的個人意志可能對預算管理的成功起決定性作用。因此,在實施預算管理過程中,必須明確預算管理的組織架構,通過設置預算管理委員會的方式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納入預算管理的領導體系中,有助于企業預算控制的執行。
(四)預算編制與執行需要全員參與
財務部門作為預算管理的主要職能部門,在預算編制、執行、計量、分析、報告、內部審計及績效考評等功能模塊中占據主導地位,但預算管理不能僅僅依靠財務部門來實現。預算管理涉及企業發展戰略、資源配置以及業績考核等諸多方面,因此需要各個責任中心的全面參與。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需要與戰略規劃、市場營銷、生產管理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面密切結合,結合股東要求與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合適的年度經營計劃。要避免預算管理流于形式,必須從預算編制的源頭上考慮預算實施的可行性,要求業務部門充分參與并尊重業務部門的現實情況。
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
[2]吳昌秀.企業全面預算管理[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3]余緒纓,汪一凡.管理會計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李贊(1983-),男,漢族,湖南岳陽人,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方向:預算管理、估值。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