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席卷全球的經濟危機對中國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很多中小企業因為資金缺乏,資金渠道匱乏而瀕臨倒閉。從長遠觀點來看,融資難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最大難題。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如何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值得進行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經濟 中小企業 融資 難題
在經濟大發展的環境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的發展對于國民經濟的影響都是至關重要的。本文通過對中小企業的融資狀況進行了分析,揭示融資難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定程度上的解決辦法。
一、中小企業融資的概念
(一)中小企業的概念
不同國家、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不同行業對中小企業界定的標準不盡相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而動態變化。普遍來說,中小企業就是與所處行業的大企業相比人員規模,資產規模與經營規模都比較小的經濟單位。具體來說也有一些硬性標準,比如員工人數的限制,資本總值和實收資本等方面的限定等等。
(二)中小企業的經營特點
1.生產規模中等、投資較少,周期短,收益快
中小企業相對于大企業來說,由于其經營決策權的高度集中,追求利潤的動力完全體現在個人上,這對于經營者的積極性有著重要影響;中小企業可以適時實時調整產品結構和經營方向,從而不斷獲得新興資源并得到良好發展;中小企業結構簡單,個人對整體的貢獻能夠輕易識別,這有利于對員工激勵機制的有效完善。
2.對市場變化的適應性強,機制靈活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規模小,人、財、物等資源相對有限,既無力經營多種產品以分散風險,也無法在某一產品的大規模生產上與大企業競爭。因而,往往將有限的人力、財力和物力投向那些被大企業所忽略的小市場,專注于某一細小產品的經營,以此來不斷改進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以求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進而獲得更大的發展。
3.中小企業的科技更新速度較快
許多中小企業的創始人往往是大企業和研究所的科技人員或者大學教授等,他們往往是集治理者、所有者和發明者于一身,對新的技術發明創造可以立即付諸實踐。
4.抵御經營風險的能力差,資金薄弱,籌資能力差
由于中小企業自身的局限性,面對風險、抵御風險的能力自然較弱,由于其資金量短缺,資金鏈經常會發生斷裂以致對其經營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三)中小企業金融融資
融資是指為支付超過的現金貨款而采取的貨幣交易手段,或為取得資產而集資所采取的貨幣手段。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遇到的困難
(一)中小企業自身原因
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總體來說雖然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進步,但前景仍然堪憂。中小企業經營風險較大,由于其資本的局限和人才匱乏,容易受到經濟環境的沖擊而致其關閉。這些客觀現實導致銀行對其信任度不高,這就為其融資帶來了根本性的負面影響。
中小企業融資擔保機構稀缺,而且缺乏持久的擔保能力支撐。中小企業資金積累能力弱、流動性差以及資產穩定性不高,再加上普遍管理水平不高,容易出現市場方向判斷錯誤,這種種現狀很難保證商業銀行貸出資金的安全性。
(二)融資環境的因素
首先,缺乏直接的融資渠道。我國的資本市場一直存在缺陷,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能力和中小企業融資能力不強。競爭方面,中小企業難以同國有企業或者大型壟斷企業競爭,不能享受平等的融資條件,許多經營效益出色的中小企業依然難以通過上市手段進行融資,資本市場的抑制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總之,中國市場經濟的不完全開放導致中小企業很難和大企業展開競爭。其次,中小企業獲得的國家和政府支撐力度不夠,國家雖然對中小企業發展的配套設施不斷更新,但是制度化的支撐中小企業的金融政策還沒有完善的建立起來,這也加大了中小企業融資的難度。最后,大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任度不夠,雖然有擔保業務,但是依然不能保證貸出資金的安全性。
(三)金融機構的因素
首先,金融機構存在經驗理念問題。在中國當前的基本國情下,大型國有企業往往是金融機構信賴和依賴的對象,而對缺乏后盾的中小企業敬而遠之,這種畸形偏離會直接導致中小企業得不到足夠的資金支持或者得到資金支持的成本過于昂貴,而發展情況較差的部分國有企業卻能輕易的獲得大量的資金支持。其次,金融機構與中小企業之間存在信任度的大問題,兩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直接導致金融機構在貸款給中小企業時考慮的更多,程序更加復雜,金融機構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相對較高,這就直接導致了金融機構“惜貸”或者“懼貸”等情況的發生。最后,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低,難以開發出適應中小企業發展需求的融資方式。在貸款給中小企業的程序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擔保,盡管這類方式對于金融機構的安全性帶來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其審批程序復雜、評估時間過長,收費高等因素使得大多數中小企業望而生畏。
三、面對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解決辦法
1.中小企業應該努力加強自身水平,努力提高資金貸出信度。2.政府和民間應該大力發展面向中小企業的專業銀行。3.應該大力開發和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資本市場開放度,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4.嘗試進行金融創新,分批次分階段實現金融改革。5.政府應努力為中小企業的融資創建良好的環境,完善市場秩序。
總結,盡管我國中小企業的問題依然相對嚴峻,但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必然會得到改善和解決。個人認為只有健全中小企業融資體系,推進改革,才能不斷提升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提升我國總體的經濟水平。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