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外匯管理改革的深入,貿易投資便利化程度不斷提高,對外匯管理政策傳導也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暢通基層外匯管理政策傳導渠道,完善有效傳導機制,支持對外貿易經濟發展,是目前外匯管理政策傳導中需要突破的“瓶頸”。
【關鍵詞】外匯 管理政策 經濟發展
一、當前基層外匯管理政策傳導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導渠道不暢
目前基層外匯管理政策傳導渠道主要有三個:一是外匯管理部門直接傳導到企業和個人;二是外匯管理部門傳導到外匯指定銀行,再由外匯指定銀行傳導到企業和個人;三是外匯管理部門通過各類新聞媒體廣泛傳播的途徑進行傳導。在通過這些渠道的傳導過程中,外匯管理部門與銀行、企業、個人之間經常出現“脫節”,主要體現為:一是外匯管理部門直接傳導覆蓋面窄。由于基層外匯管理部門受人員配置、業務水平、業務范圍以及技術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在宣傳法規政策時很難做到全面涉及。二是銀行對外匯管理政策傳導重視程度不夠。由于銀行以自身利益出發,重在爭取客源、推廣業務,無暇顧及外匯政策宣傳,多數只停留在對客戶咨詢的簡單宣傳解釋。三是新聞媒體對外匯管理政策傳導效果不佳。當前通過新聞媒體等機構傳導較為普遍,傳導的內容較多,但由于新聞媒體宣傳主要側重于外匯政策法規條文的轉載,對其解讀和分析的角度也不盡相同,這種渠道的傳導作用效果有限。
(二)傳導手段較為單一
目前外匯管理政策傳導手段主要包括舉辦外匯知識培訓,發放宣傳資料,外匯管理部門或銀行的窗口指導、上門輔導、接受電話咨詢等,這些手段涉及范圍較窄、受眾有限,效果不佳。如,外匯知識培訓多數情況不是針對某項政策的出臺才舉辦,而且涉及的只是有發生相關業務的企業,暫時無涉及的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又如,外匯業務窗口指導效應低、局限性大,接受傳導的人員多限于企業經辦人員,對企業的法人、負責人的宣傳情況極少,因此造成了解外匯管理政策的人更加了解、不了解的人仍然不了解的局面,傳導效果大打折扣。
(三)傳導機制尚不健全
目前基層外匯管理政策傳導尚未形成一套運行有效的機制,靈活性大,規范性少,在政策傳導過程中的時間確定、內容選擇、受眾范圍、手段運用等方面缺乏規范的要求和統一的操作流程,各地基層外匯局根據各自特點和需要進行傳導,隨意性較大。橫向方面,與涉外企業其他的主管部門如外經局、海關、稅務等聯合宣傳較少,尚未形成聯合協調機制,沒有充分發揮這些部門在外匯政策傳導中的作用。
(四)傳導內容變化頻繁
由于我國對外經濟處于快速發展時期,對外貿易和外匯管理領域改革正不斷走向深入,外匯管理政策處于不斷更新、不斷調整之中,變化的頻率較快,不僅是銀行、企業和個人,包括基層外匯管理工作人員,對外匯管理政策的了解和掌握都處于一種不斷學習、不斷適應的過程,在更新觀念、政策理解等方面出現偏差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涉外各方宣傳和學習政策法規的積極性。
二、政策建議
(一)疏通外匯管理政策傳導渠道,提高傳導效率
一是減少政策傳導的內部環節,改變層層轉發文件的做法,外匯管理政策由外匯局直接向社會和基層外匯局發布,政策解答和宣傳由分局以上統一完成,基層外匯局主要做好政策執行中問題反饋、效應分析和一些日常操作性的工作,這樣既可提高政策傳導效率,又能確保政策解讀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完整性。二是擴大外部的政策傳導渠道,將外經貿、海關、稅務、工商等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作為外匯政策傳導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外匯管理部門加強與這些部門配合,共同推動政策的宣傳落實,可達到較好的傳導效果。三是加強對外匯指定銀行業務輔導和培訓,并通過考核的形式,提高銀行從業人員執行外匯管理政策的水平,促使外匯管理政策通過銀行向企業或個人的傳導過程更加通暢。
(二)加強外匯管理政策宣傳,豐富傳導手段
一是創新宣傳模式,規范宣傳內容。在傳統的上街宣傳、上門宣傳、發放宣傳資料等宣傳形式的基礎上,可通過網絡平臺,建立外匯知識和外匯政策咨詢網,由總局直接對外匯管理政策進行解答和宣傳。二是發揮銀行窗口延伸作用,擴大宣傳面。鼓勵銀行擴大基層支行網點的外匯業務經營范圍,通過外匯業務在銀行各網點的普遍開展,帶動銀行窗口服務范圍的擴大,既方便企業和個人辦理外匯業務,又能通過銀行眾多的網點來普及外匯知識,傳導外匯政策。
(三)建立健全傳導機制,實現政策傳導有序規范運轉
一是建立完善外匯管理部門內部的政策傳導工作制度,明確各級外匯局在政策傳導中的作用和職責分工,規范政策傳導的內容、方法和措施,制訂對基層外匯局政策傳導工作情況的考核標準,實現傳導工作內部制度化管理。二是建立健全與其他涉外主管部門的聯系協調機制,采用聯席會、簡報等多種形式,向當地政府相關職能部門通報外匯管理政策動向,推動外匯管理政策在政府部門間的傳導。三是建立重點涉外企業聯系制度,以點帶面,通過點對點的業務宣傳和傳導,可以使重點涉外企業能夠及時了解政策,自覺執行。由于重點涉外企業影響較大,通過重點企業帶動全行業或全轄區的對外匯管理政策的理解和運用。同時,通過重點涉外企業收集政策執行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及相關建議,進行政策反饋,從而提高政策效應。四是建立對金融機構政策傳導工作的考核制度,強化金融機構對外匯管理政策傳導作用的考核,以制度約束的形式促進金融機構外匯從業人員學習外匯政策及操作規程,不斷提高人員綜合業務素質,從而提高金融機構政策傳導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深化外匯改革,進一步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近幾年來在外匯管理理念和方式“五個轉變”推動下,外匯管理重點領域改革步伐加快,簡化審批程序,減少審批事項,外匯管理政策經過不斷整合和重新調整,更加簡明和規范,深受涉外企業和個人歡迎。
作者簡介:呂玉安(1964-),男,漢族,吉林人,本科,研究方向:外匯業務、經濟金融。
(責任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