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理論上分析,做市商制度確實可以提高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本文試圖從實證的角度分析在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做市商制度對流動性有何影響。最終通過非參數檢驗,證實做市商制度確實促進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
【關鍵詞】做市商制度 流動性 銀行間債券市場
做市商制度是大部分債券市場、貨幣市場和外匯市場的主流交易制度,在做市商市場中,做市商負責為投資者提供買賣價格,并通過自有資金和證券與投資者進行買賣,從而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因此,從理論上看,它的存在可大大改善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作為我國證券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銀行間債券市場是中國第一個正式采用做市商制度的證券市場,已經擁有了多年的經驗和交易數據,那么做市商制度是否真的改善了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本文試圖從實證角度做出分析。
實證分析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衡量債券市場的流動性。由于流動性內涵很廣,目前的國內外研究中,存在著各種測量指標,從不同的角度來測度證券市場的流動性。
本文使用換手率指標(turnover ratio)來衡量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流動性。原因在于該指標兼顧了交易量與整個市場的規模,并且本身指標的計算也比較簡單。
本文的實證分析思路是通過檢驗引入做市商前后某只債券流動性的變化,來驗證做市商制度對流動性的影響。具體而言,采用事件研究法的思路,將做市商對某只債券報價作為一個事件,研究引入做市商前后債券流動性變化。
在確定研究方法之后,首先要選擇樣本債券,樣本債券的篩選主要滿足以下幾點:一、包含銀行間債券市場中交易頻繁的各種債券,并且與做市券種中的各類債券比例接近。第二,所選債券都是上市1個月才開始報價的債券,這是為了避免新債對于流動性的影響。第三,同時包含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類債券。最后,所選債券的期限結構也與市場中債券的期限結構相似。
在選定樣本債券之后,從wind金融數據終端中提取出交易數據,計算得出樣本債券的平均日換手率TRt。
從前文的理論與實證檢驗可以證明,做市商制度確實促進了銀行間債券市場的流動性。我國債券市場應當繼續建設發展做市商交易制度。
(責任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