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愿信息披露并非強制性的信息披露,因此上市公司具有較強的自主性。通過研究,我們發現,上市公司選擇不同的自愿信息披露策略對于公司有著較大影響,本文通過一個三階段模型研究來在披露及不披露兩種策略下自愿信息披露對于公司的影響。
【關鍵詞】自愿信息披露 披露動機
一、自愿信息披露定義
自愿性信息披露是相對于強制性的信息披露而言的,主要是指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形象、投資者關系、回避訴訟風險等動機而做出的主動信息披露,披露內容包括公司長期戰略及競爭優勢的評價、環境保護和社區責任、前瞻性預測信息、公司治理效果等信息,管理人員自主性是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最大特點。
二、自愿信息披露動機分析
c.中國很多國有控股大公司,這時候公司管理層往往進行內部信息披露,這時即使公司不進行公開信息披露,對于價值的影響也不大,由于對外信息披露的成本是存在的,所以這樣的公司往往選擇不進行過多的對外信息披露。
b.當公司管理層時刻希望壓低公司價值的時候,管理層更傾向于隱瞞能夠提升公司價值的信息,而披露可能對于公司價值有負面影響的信息。
三、結論
總體而言,當自愿信息披露成本較高時,考慮到我國大部分公司為國有控股大公司,對于公司而言,此時更好的策略是進行內部信息披露。當然,如果公司在某一時期對于股價有正向訴求時(如需要融資時),可以選擇在該時期進行更多正向自愿信息披露、減少負面自愿信息披露,這樣可以提升公司價值,從而幫助公司以較低的成本融得資金。
參考文獻
[1] Per Ostberg. Disclosure,investment and regulation.,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15(2006)285–306.
作者簡介:童飛(1987-),男,四川自貢人,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證券,公司財務。
(責任編輯:劉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