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個企業建有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基礎。作為以貨物運輸為主產的公路運輸企業,因行業所屬特性決定必須建立更為完善的內控制度。文章以機械化公司在內控制度建立、明確會計人員崗位職責、內控制度執行監督上的一些做法為具體實例,說明公路運輸企業是如何在內部控制上加強管理的。
【關鍵詞】內部控制管理 崗位職責 監督考核
一個企業建有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基礎。作為以貨物運輸為主產的公路運輸企業,因行業所屬特性決定必須建立更為完善的內控制度。本文以機械化公司在內控制度建立、明確會計人員崗位職責、內控制度執行監督上的一些做法為具體實例,說明公路運輸企業是如何在內部控制上加強管理的。
一、建立、完善各項內控制度
(一)建立財務內部牽制制度
內部牽制制度是會計崗位間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一種制度,也是財務人員依法履行職能和維持會計工作秩序的重要載體。該項制度的建立需要從崗位設置和分工;不相容崗位的規定;印鑒與銀行票據管理;經濟業務辦理;稽核管理;移交管理六個方面綜合考慮制定。該公司在印鑒與銀行票據管理制度中明確規定,銀行印鑒由會計保管、支票或其他銀行結算憑證由出納員置入金柜保管。出納員外出或請假時,由財務主管保管。
(二)賬務處理程序制度的建立
財務處理程序主要指從會計憑證的填制到會計憑證的審核再到會計憑證的傳遞全過程嚴密的流轉程序。在會計憑證填制上內容應符合《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不得漏項、漏章、短少附件。會計憑證應按順序編號。記賬前發現記賬憑證有誤的,應重新填制。記賬后發現有誤的,應填制轉賬憑證進行更正。會計憑證的審核是對經濟業務的合法性、合理性方面的稽核,由財務主管負責。在會計憑證傳遞方面應遵循原始憑證簽字后,應及時填制會計憑證辦理結付或轉賬業務;會計憑證登記、結付完畢后,應按順序序號整理并妥善保管,不得散亂。
(三)建立原始記錄管理制度
會計業務的處理主要依據為原始憑證,因此保管、處理好原始記錄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保證。所以在此方面制定時一定從原始憑證的取得與填制;原始憑證的要素必須完備;原始憑證記錄必須真實準確;銀行結算票據必須按規定填制和取得;外購業務必須取得供應方或收款方的發票及有關證明本業務的附件;原始憑證的受理等環節上全面細致的制定。特別在原始憑證的受理上該公司嚴格規定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的原始憑證財務人員可拒絕受理,其中如有偽造、變造或其他嚴重違紀行為者,應立即上報。保證了會計資料的安全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四)建立財務收支審批與報銷制度
制定審批原則,保護公司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按照權限對財務收支進行審批,依照會計制度的規定履行報銷手續,是加強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的重要條件。確定審批權限,特別是重大事項審批,遇預算外的及大額開支,須提交公司集體研究通過。細化審批手續及審批程序,如,原始憑證報銷的條件,擬報銷的原始憑證由經辦人、審核人、審批人簽字,并注明用途。發票以外的定額票據在粘貼簿空白處注明張數等。
(五)建立預算管理制度
編制預算可以保證公司在資金使用上的合理性,科學性,是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但要編制合理、科學的預算除運用專業財務知識外還必須制定嚴謹的編制制度。在編制依據、預算審批、預算執行、預算調整上都應做出全面規定。有些時候企業為發展會遇到許多突發事件,為保證企業生產經營可在制定預算調整制度時說明,若預算執行過程遇特殊情況,需要追加支出的應編制預算調整方案。這樣即可以保護資金的安全,也可以不影響企業的生產。
(六)建立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固定資產是企業最重要的財產,固定資產的保值、不流失是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上的重點。在制定管理制度上必須詳細明確固定資產入帳價值,以保全資產。除此之外,該公司還規定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各種設施、設備;單位價值雖然不足規定標準,但使用年限1年以上的大批同類財產(包括自制、接受捐贈、調入符合規定條件的財產)均按固定資產管理、核算。細分固定資產詳細編號、登記、管理、清查。
(七)建立會計檔案管理制度
在會計檔案日常管理中規定,已受理未報銷的原始憑證、已裝訂未移交的保存期內會計檔案,由會計妥善保管;未移交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除上級檢查外不得轉移出財務部門。會計檔案的銷毀應按上級文件要求由檔案保管人員、企業負責人共同鑒定,經確認無誤后,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經公司領導審查批準后銷毀;超過保管期限但未了結的債權債務原始憑證及關聯憑證,應單獨抽出,另行立卷,由檔案保管人員到具體事項終止時再行銷毀。
(八)建立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
計算機網絡技術為會計核算提供了方便,會計已由傳統的手工操作向會計電算化轉變,使一些原本復雜但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變得簡單,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饋速度,增強了業務處理能力,但計算機網絡給會計工作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威脅。因此,企業在使用會計電算化的同時一定要設置權限管理,規定由財務主管對操作員進行權限設置,權限設置應符合財務內部牽制制度;由操作員自行設置登錄密碼,做到不外涉,防止會計業務被他人擅自修改。保證會計電算化資料的完整。在日常使用、維護管理上要求使用者必須具有一定的計算機使用常識及會計電算化軟件操作知識,以保證會計電算化的正常運行;所有會計電算化必須使用單機,不得聯入互聯網及公司內部局域網。必須保證會計電算化計算機的安全性。同時定期做帳套備份,備份資料應指定專人管理,妥善保管移動硬盤,不損壞、不外借。
二、明確會計人員崗位職責
企業只有做到機構分離、職務分離、錢賬分離、賬務分離,從組織機構設置上確保資金流通安全。建立內部監督制約機制,資金的管理人員要實行不相容的職務相互分離制度,合理設置會計、出納及相關的工作崗位,職責分明、相互制約,確保資金的安全。財務主管崗位職責制定要突出對企業整體財務工作的管理,以及應負有的相關責任。會計崗位職責的制定要明確各項經濟業務的處理程序、處理依據。突出合法性。出納崗位職責的制定要突出在辦理貨幣資金結算等業務上的嚴密性及往來票據保管的謹慎性。只有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才能有效的牽制會計從業人員,企業財務工作的合規、合法性在人的要素上得到保證。
三、內部控制制度執行監督考核
如果只建立合理完善的制度,而缺乏全面的執行和有力的監督,那么在完美的制度也就是一紙空文,無任何意義。因此,企業在制定內控制度的同時一定要制定監督考核制度。明確若不執行或違反制度應承擔的責任及處罰。該公司在此方面的做法是,實行會計人員輪崗制,這樣即可以有效的互相監督又可以提高會計人員業務處理能力。同時,還成立了監督考核組,進行年度考核,執行獎懲。
總之,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及有效的執行是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只有真正意義上的實現內部控制監督才能進一步加強企業對財務監控力度,促進企業良性循環,保全資產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本運營效能,使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蘇州市財政局. 會計法培訓教材. 立信出版社.
[2] 江蘇省財政廳. 財經法規. 中國財經出版社.
[3] 財政部.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
作者簡介:張穎(1978-),女,會計師,包鋼集團機械化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