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已全面實施,生物新課程中也明確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同學、倡導探究性學習、聯系生活實際”的核心理念。高一學生初次學習生物學,如何激發學習興趣,提高高中生參與生物教學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是生物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活化”課堂,激發興趣,培養習慣
1. 加強情感教育,誘導興趣
《學記》中說:“親其師,信其道。”我相信,想讓學生學好生物,應先讓學生喜歡你。大多數學生的心是透明的,不含雜質,他們渴望得到同學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師的重視、理解和信任。學生不是說不可救藥,十惡不赦的,而是需要老師去關注、重視他們。有些學生在初中可能是名列前茅,可到了高中成績排到三四十名,心理就會過不去,教師要有信心與耐性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看待一些問題,那么許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留意批評的方式方法,要保護學生的自信和個人的尊嚴。課堂上教師的目光、手勢,甚至是一個微笑,就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在與他們溝通,讓他們激動。如果采用三分的嚴厲,再加上七分的感情,即便是偶爾對學生犯下的錯誤批評得過頭一些,學生也會樂于擔當并且樂于糾正。學生們能體會到你的苦心,你付出了感情和激情,學生會看在眼里的。
2. 采用電教方法,激勵興趣
利用多媒體課件,精心安排好每一堂課,把抽象的概念趣味化、情境化,就會引起學生的留意,激勵出學習興趣。
3. 利用競爭比賽,培養興趣
按照學生的心理狀況制造一種和諧的氣氛,對待學生的行為能做到強化定向的影響,有助于完全發揚參與者的創新能力和競賽能力。每講完一章,我就會把一章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提煉出來,利用一節課進行知識競賽,把全班學生分成六組,頭幾輪是限定各組回答,難題就采用學生搶答形式,最后匯總,成績優秀的組給予小獎勵,既掌握了知識,也活躍了課堂,還鍛煉了學生積極踴躍回答問題的習慣,督促了學生習慣的養成。
二、建立生物小組,開發第二課堂
第二課堂的開展是課堂教學的自然延伸和補充,為愛好生物的學生創造了實踐機會。根據學生的特長和興趣,成立了生物制作小組和生物競賽小組。在競賽活動中,學生利用創新思維方式去探究問題,進一步激勵出學生對待生物科學的興趣。它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增加實踐作業,提高參與興趣
利用暑假、寒假進行實踐作業,讓學生帶著所學的知識走進生活,開展和完成在校期間不能完成的一些活動。比如,讓學生在假期中進行調查研究,調查色盲在自然人群中的發病率,調查不同飲品中營養物質的含量及營養價值等。另外還可以布置一些觀察制作類問題,如觀察綠豆芽的生長過程,小生態瓶的制作等,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深刻理解,鍛煉了動手能力,并大大激發了學習生物的興趣。
(河北冀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