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是活動著的無限活力的生命體,是教育的起點和歸宿。因此,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既需要教師全身心地投入,同時又要講究方法、策略。從教將近二十年來,每接一個班,作為班主任,我總是會為班級確立明確的奮斗目標,培養班級骨干,營造積極向上的輿論氛圍,創設良好的班風,精心塑造一個團結進取、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理應像一灣涌動的泉水,剔透晶瑩,清新盈滿,而做到這一點的源頭就是要恰當地把握班主任工作的切入點。
一、建立健全良好的班隊組織
一個具有良好班風的班集體,積極因素多,進步力量強,能給學生許多積極的影響。怎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集體呢?我認為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健全良好的班隊組織,讓他們起模范帶頭作用的同時,才能有效地管理班級。如何才能建立優秀的班隊組織呢?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 制定值日生制度
每天安排三名認真負責的值日生,管理班級的紀律及衛生。這樣即使教師不在,值日生也能自覺地維護班級日常秩序,使老師在與不在一個樣。
2. 組長負責制
我每個星期安排一組負責班級、衛生區的衛生,由組長負責,明確分工,這樣可以始終保持教室及衛生區的整潔。
3. 學習小組組長檢查家庭作業制
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第二天學生到校時由組長負責檢查、批改,并及時向老師反映有關情況,這樣,教師能及時、準確地了解每個學生的詳細情況,掌握學生的動向。
4. 小隊長負責“爭戴小紅花”制
班里的少先隊員在學習上、行為習慣上比學趕幫,以各小隊為單位,每一隊一塊專欄,班級定期展開評比,從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形成良好的班集體。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學生在校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如果生活過于單調,容易使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因此,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靈活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首先,我組織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為了教育學生成長為一名社會合格的人,我創造機會讓學生走向社會,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我經常組織學生參加勞動、舉行勤工儉學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認識社會,了解社會,還具有社會責任感。其次,我組織開展各類有益的班、團、隊活動,利用每天都有的晨會、班隊會、周會開展活動,內容是結合具體環境去確定。如“手拉手”“送溫暖”“獻愛心”“我愛地球”“歌唱祖國”等,豐富多彩,生動活潑,富有吸引力的校內外活動,不僅幫助學生們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更豐富了他們的生活,陶冶了他們的情操,鍛煉了他們的綜合能力。
三、對全體學生有一顆赤誠的愛心
教育面對的是一張張稚嫩的臉,一顆顆純潔的心。如何在學生心靈圖紙上描繪出未來的美好圖畫,使他們能健康順利成長,這則關系到祖國的未來,教師責任重大。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成績上必定有好有壞,行為習慣上必定有優有劣。對于成績優秀、表現良好的同學,教師自然而然地比較喜歡,也容易向他們傾注愛心,但對于成績較差、調皮搗蛋的同學,也應充滿愛心去對待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因為他們是教育的對象,他們還是孩子。實踐表明,教師如果對這樣的學生冷漠視之,只會使他們越來越差。如果反之,教師能真正地向他們傾注愛心,學生就會慢慢轉化,不斷進步,甚至徹底轉變。從這個意義說,教師的愛心挽救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國家、民族的未來,這樣的例子在我的班級里不勝枚舉。我曾教過一名小潘的學生,他是學困生,進入班級時幾乎天天不做作業,而且十分調皮,惹是生非,令人頭痛。開始我對他要求嚴格,沒多久,該生反而對我產生一種敵視的心理。我馬上轉變了教育方法,了解該生產生這種種不良習慣的原因,為其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積極肯定他的每一點進步。課余,我常和他談心,注意處處正面肯定和引導。這樣經過半學期的督促及努力,該生的壞習慣改掉了許多,語、數成績都八九十分,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學生是稚嫩的幼苗,耐不住風雪的蕭殺,他們需要在陽光雨露下健康成長,我們教師要時刻銘記自己是播撒陽光的使者。
四、注重家庭與學校的攜手,共同教育學生
在抓學校教育這塊陣地的同時,也不忽視家庭教育,為此我經常利用課余的時間,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家訪。走訪成績優秀的學生,了解家長在子女教育上的成功經驗;走訪后進生,了解他們后進的原因,循循善誘,促進家長認識到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與家長交流可以借鑒的家庭教育方式,提供一切盡可能的幫助。通過家訪,改善了家庭教育的氛圍,增進了師生之間的感情,大大激勵了后進生的上進心。我從整體把握,不只局限于課堂,而是擴展到學生成長的整個大環境中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綜合因素,教育出一名名合格的優秀學生。
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堅信,用我們的真心去培育幼苗,明天一定會長成參天大樹;用我們的真情去澆灌花蕾,明天一定會絢麗綻放。
(定遠縣爐橋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