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很強的學科。如何在組織課堂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發揮高中數學的培育人才的功能呢?筆者認為,應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制定行之有效的數學教學目標
數學教學的目標要全面,而不應只是局限于認識性目標。
(1)發展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技能。教師要摒棄過去那種只重視數學結果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索、去發現。(2)加強數學基本思想方法的滲透。教師要緊密結合數學知識的教學進行滲透。(3)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學會正確運用數學理念,思考并解決具體生活中的一些問題。(4)注重學生情感和意志力方面的培養。
二、因材施教,重視引導學生自主發展
(1)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2)引導學生熱愛數學,自覺鉆研數學,并盡量給每一名學生創設通過拼搏獲取成功的機會,讓每一個人都盡情享受到成功喜悅的體驗。(3)設計一些利于學生自覺參與到探索思考問題中去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4)為學生的探究學習準備一定的心理條件,通過心理疏導,設計情境,讓氣氛活躍、和諧。(5)讓學生掌握一套有效的學習思維方法。
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評價機制
重視課堂教學評價,用發展的觀點評價學生,關注每位學生的課堂表現,并給予一定的表揚和鼓勵。(1)評價的內容,盡可能涵蓋面廣泛,既包括學生數學基本概念的考查,又包括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目標、學習效果等方面的考查。(2)注重評價方式的科學性,盡可能做到準確、嚴謹、有效。(3)評價要認真,符合素質教育的目標,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4)教師評價要在學生自評互評的基礎上進行。(5)不宜通過評價,把學生分門別類,區別為三六九等,只做到心中有數即可,目的是提高個體教育的針對性。
四、數學教師要加強自身綜合業務的提高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要自身具有扎實的數學專業知識,還應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知識,掌握一定的跨學科的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突破自身教學的瓶頸,把握素質教育的精髓,為輕松地駕馭教材和課堂教學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五、經常進行教學反思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必由之路
一位專家曾講過:“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一個教師或許工作20年,如果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經驗的20次重復。可見,經常進行教學反思對一個教師的成長是何等的重要!我個人以為,教師是課堂教學實施的主體,只有教師自己才清楚課堂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了解學生的特點和具體需求,但大部分教師在長期的工作中形成了太多的思維定式,以至成了自己進步的束縛。而通過教育反思,教師則可以不斷審視、總結、回顧,從正反兩方面對教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強化正確的認識,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控,總結規律,最終實現“教是為了不教”這個目標,進而獲得可持續的終身發展,達到成長的質的飛躍。
(唐河縣第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