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的標準有很多,我認為高效課堂應該是讓學生樂學、愛學,讓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學習效果。下面簡單說一下我平時的做法。
一、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
任何一節課,不僅教師的教學目標要明確,同樣,學生的學習目標也要明確。在每節課的開始,應該在板書上列出學習目標,以及重難點,讓學生對這45分鐘內需要完成的任務做到心中有數。
二、創設激趣的課堂導入
每一節課的導入都應該精心設計,好的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可以滲透課堂主題的實踐應用,一般我會通過相關的視頻、圖片、小故事或是小游戲來進行。
三、設計適當的問題激發探索欲望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產生疑問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產生認知沖突,進而撥動其思維之弦。適時激疑,可以使學生因疑問而生趣,由疑問誘發思考,以疑問獲得知識。因此,每一節課的問題都不是簡單的問題,設計的問題應該有一定的思考性,設計的問題目的性要強。
四、營造合作進取的學習氣氛
課堂教學需要在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在充滿自尊的時候,學生學習的心態最好,學習的效果也最好,學習的效率也最高。所以,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提倡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以便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對學習中的脆弱地方進行控制、分析、調整、挽救,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同時關心學生差別,關心個性的氣質,讓課堂充滿合作的氣氛,經過小組合作評價機制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從而實現全部學生有效學習的目的。
五、教師的點撥與評價要及時到位
人人都希望獲得成功,人人都愿意受到別人的稱贊與賞識。教師的評價要及時、中肯、到位,評價的方法要靈活多樣,要著眼于學生的未來與發展,以縱向比較為主,側重鼓勵有進步或有獨特見解的同學,使學生把評價看做是自己前進的動力與加油站。表揚要有針對性,要豐富多變,適時適度,避免表揚出現形式化或空泛化的傾向。
六、采用科學的學習方法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應該側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獲得科學的認知技巧,啟發學生發現問題,學會探究。經過課堂啟發學生探究的過程,學生獲得創新思維的訓練,從“學會”轉變為“會學”,能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氣。學生一旦掌握了科學的認知技巧,才是課堂教學的最大功效。在科學的學習方法指導下,讓每一名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在具體的一節課里達到厚積知識、破疑解難、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這樣的課堂就是高效的課堂。
七、課堂反饋要經典
每一節課的課堂練習都要依據考綱,選擇能夠鍛煉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能夠體現課堂的重點和難點。
(河北冀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