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剛做班主任時,我對學生非常嚴厲,學生都很怕我。然而,學生的這種“怕”只是表面現象。這使我領悟到,班主任工作需要真心的付出、愛心的投入、耐心的等待,才會有所收獲。
一、真心——營造溫馨的“家”
“班級是我家,人人都愛它。”這不僅是一句口號,而且是師生共同的行動。首先,要通過“班干部競選”組建優秀的管理團隊,并實行班干部輪崗制。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工作熱情,鍛煉了學生的能力,又減輕了班主任工作負擔。其次,把學生從受教育者轉化成自我教育者,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實現“人人管自己,個個管班級”的管理環境。再次,著重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樹立良好的班風。另外,作為班主任,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感染學生。
二、愛心——打動學生的心靈
班主任既是嚴師又是慈母,嚴慈并濟。如有一名學生,吊兒郎當,惹是生非。后來了解到,這個孩子的母親因病去世,父親忙于生意,無暇顧及他,造成他今天的這種狀況。趁他請假,我在班上召開了“讓我幫幫他”主題班會,發動同學們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他以幫助。我更是給予他母親般的關懷。下雨天,他回不了家,我給他端上熱水熱飯;天冷了,我從家帶來孩子穿小的棉衣給他穿上。在師愛的溫暖下,孩子的心漸漸走出冷漠。他充滿感激地對我說:“宋老師,您對我太好了,我一定聽您的話,好好學習。”
三、巧心——讓花朵在期待中開得更絢
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充滿智慧與挑戰的工作,不僅需要實干,更需要巧干。
第一招,先“褒”后“貶”。俗話說:“打一棍子,給個棗吃。”批評學生時,先給他幾個“甜棗”,再“悶”一“棍子”,這樣比直接進行批評教育學生容易接受得多。有個男生,驕傲自大,但他寫字、畫畫非常好。于是我想把辦黑板報的任務交給他,也許,這會是促使他轉化的契機。我找到他,首先表揚他的優點,告訴他我的想法,看到他聽了老師表揚后美滋滋的樣子,我話鋒一轉說:“你這么有才氣,為什么在同學中沒威信呢?”當我一一和他分析原因時,他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他的用心下,我們班黑板報在比賽中獲得優勝,老師的鼓勵與教育使他悄悄發生了轉變,結果他競選上了副班長。
第二招:巧架“心橋”。老師和藹的態度、激勵的語言會點燃學生內心的希望,幫助學生實現由自卑到自信,由厭倦到喜歡,由懶散到勤奮的蛻變。有一名學生,考試從沒及格過。我給他的作業本里寫了一張紙條:“你的落后是暫時的,你很聰明,只要努力,你一定能行!”后來,作業本成了我們的連心橋,我們經常通過留言交流。有一次,我布置了四道數學題,他竟做對了兩道,我又給他留言:“怎么樣,說你行,你就行!如果再細心點,你一定能全對,加油!”慢慢地,他對學習有了積極的態度,一學期后,他終于及格了。
第三招:學會“撒謊”。班主任的撒謊目的是維護學生的自尊,給學生以暗示、以期待。有位懶惰的孩子,不講衛生,紙屑隨手扔。有一次,在校園內看到地上有紙屑,我悄悄讓他撿起,然后在班里對他進行了表揚,并發給他一張喜報,表揚他能自覺維護校園衛生。拿到喜報,我發現他的臉竟然紅了。以后,他不講衛生的壞習慣改掉了。
(萊州市萊州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