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背景:
在教學過程中,最讓人勞心費神的往往是那些學習成績差、思想意識差、沒有明確目標、不思進取、混天度日、而屢教不改的“差生”。但是,如果做不好這些學生的工作,又往往會給班級管理留下很多隱患。如何幫助這些學生走出“迷霧”,茁壯成長,準確的歸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弄清楚了真正的原因,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才能夠切實有效地解決問題。否則,我們的教育就是盲目的、泛化的、抽象的,就很難落實到學生的心里,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案例描述:
小海,校內小有名氣的一位學生,遲到、早退,毫無紀律可言,經常用小動作招惹其他的同學。不管你是關懷他,還是訓斥他,他就這么斜著眼睛看著你,一聲不吭,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成績也是一路紅燈,有濃厚的厭學情緒,缺少自信心和競爭意識,完全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樣子。
通過家訪,我了解到他還有個姐姐,正在讀重點高中,成績優異,人又乖巧,很受老師和家長的偏愛,而小海在他這位“白天鵝”姐姐的對比下就如一只“丑小鴨”,經常受到爸爸媽媽的責罵,連爺爺奶奶也經常拿他和姐姐比。他的家人常掛在嘴邊的幾句話是:
“你看姐姐多優秀,從不讓我們操心,成績那么好,你怎么就不學你姐姐?”
“你看你,成天就知道玩、玩、玩,真是氣死我了!早知道還不如不生你呢。”
我也曾多次跟小海溝通,一次他哭著告訴我:“家里的人都不喜歡我,他們只喜歡姐姐,姐姐優秀,無論我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姐姐的。其實我也不想這樣!”
就這樣,在家人的一片責罵聲中,在姐姐的鮮明對比下,小海失去了學習的自信,失去了做人的尊嚴。
看著小海媽媽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我給她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業——每星期給小海找一條優點,每周一的早上由孩子親自給我。這樣,媽媽通過觀察發現了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孩子也巧妙地知道媽媽告訴老師“我有優點,我進步了”。親子間的關系通過這小小的紙條改進了。同時,我也會隔三差五的給小海一張紙條,讓他交給媽媽,上面是對小海的一次次肯定。對小海的一個個閃光點,我總會大張旗鼓地進行表揚,增強學生和家長的信心。
過了一段時間,小海的媽媽欣喜地告訴我,這階段小海變化很大,回家能主動掏出作業來做,遇到不懂的還纏著姐姐講給他聽,還經常跟我們講學校里有趣的事??粗麐寢屝Σ[瞇地說著兒子,我知道,以前那個讓家長和老師煩心的小海不見了。
案例反思:
對孩子的教育特別是對后進生的教育應當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家?;ヂ?,構成教育合力
“家里的人都不喜歡我,他們只喜歡姐姐,姐姐優秀,無論我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姐姐的。其實我也不想這樣!”他潛意識里感到家人對他的評價不公平,說明他想改變自己的不利地位,也渴望賞識,希望得到表揚來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卻又找不到好辦法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和歸因。他處在家人的不良暗示中不能自拔,并不斷將這種不良暗示內化,產生自卑心理。這種不斷內化的自卑左右著他的思想,指導著他的行動,使他不斷遠離真實的自我?!盁o論我怎么努力也比不上姐姐的?!彼孔鲆患虑岸歼@樣暗示和強化一次,使他有夠不著的感覺,心里就會有一種排斥或逆反心理。在比較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否定,進而發展到孩子的自我否定。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久了,就不再聽從父母的教導,甚至故意頂撞。這種心理上的枷鎖使得孩子的聰明才智不能發揮,產生了挫敗感,于是便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像小海這類學生,我們要對他寄予厚愛,撥動他們的心弦,鼓起他們前進的風帆。我通過他遞紙條來加強與家長的聯系,讓家長關注孩子的每一點細微的進步,每一個小小的閃光點,增強家長的信心,肯定他的長處,尊重他的人格,讓他在夸獎中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這樣,在進行信息傳遞的同時把愛灑進他的心田,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 喚醒自信,給予希望
在差生中,常有些學生像小海這樣自我評價低,缺乏自信心和競爭意識,總是會有破罐子破摔的態度。而自尊心是人前進的動力。教師和家人的某種疏遠、冷落或嫌棄都會傷害他們,使他們喪失上進心。所以,教師應加強對學生自信心等的培養,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為他們多提供機會。例如,上課發言、課后的閑聊等,更有一件“寫得很好”四個字改變一生的事例:“一個學生成績不是很好,當他寫了一篇文章給老師批改時,老師的評語是四個紅字‘寫得很好’,于是那個孩子在寫作方面不斷努力,最終成了一個著名的作家?!币虼宋乙苍O了簡單的問題讓他回答并給予表揚,偶爾,他主動答對一個小問題,我就夸他善于思索。這種贊揚,不僅肯定了他的學習態度,更肯定了他的能力,給他成功的機會,讓他有歸屬感,這有利于幫助他樹立自信。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后,為他設一個班內進步一等獎,他拿著獎品激動地對我說:“這是我第一次得獎!”因此,在外人看來是夸大性的贊揚,對他來說是必要的,也是應得的。這樣,能讓他清楚自己的進步,更好地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超常地發揮自己。雖然橫向比他還是落后的,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本身確實有長足的進步,他的認知發生了變化。他擺脫了不良暗示的干擾,開始自信起來,并改掉了“混天度日”的壞習慣,“破罐破摔”的懶散逐漸好轉。
3. 尋找優點,促進發展
教師應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讓他們在自信中成長。面對“壞”孩子,更需要竭力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哪怕是沙里淘金,哪怕是微不足道,都需要出自真心地去贊揚、鼓勵和引導。評價一個學生,不只是盯著學習成績一個方面,還有性格、文明禮貌、勞動表現、動手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是評價的因素。不能“只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像小海,我通過觀察發現,有幾個頑皮的學生總是圍著他轉,于是我讓他當紀律委員,并經常找他聊天,慢慢地他在管理別人的時候同時他自己的行為也有所收斂。于是我著力給予表揚、鼓勵,讓其產生一點“成功感”。因而,教師不要把孩子看“死”了,只要細心觀察孩子,就會發現孩子都有進步的地方。教師是要拿孩子的今天比昨天、比前天,而不是跟別的孩子比,哪怕發現一點微小的進步,也應及時肯定,不應由于橫著比或高標準要求而看著不起眼兒,認為不值得一提,就把點滴進步漠視、忽略過去,因為優點是一步步發展的。
(樂清市虹橋鎮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