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米機是將稻谷加工成精大米的機械設備,在南方農村廣泛應用。碾米機使用不當,會出現米、糠分離不清、碎米多等現象,因此,必須掌握其正確的使用方法。
一、碾米機的安裝
1. 碾米機安裝分固定式和移動式兩種。如有固定加工房間,可安裝在水泥基座上。若移動作業,可把碾米機和動力機安裝在同一牢固的木制或金屬框架上,底腳基面必須水平,安裝高度以方便操作為宜。碾米機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2. 碾米機的皮帶輪與動力機(電動機或柴油機)的皮帶輪在安裝時,兩輪軸心線必須平行,兩輪中心距離2號、3號碾米機一般為3~4米。動力機皮帶輪直徑的確定按下式計算:

3. 碾米機安裝好后,須檢查碾米機旋轉方向是否正確,輥筒、米篩安裝是否符合要求,各緊固件有無松動等情況。
二、碾米機的操作
1. 加工前,要檢查稻谷干濕度是否適當(因為過干、過濕都會使碎米率增高、出米率降低),還要檢查稻谷中是否有石頭或其他雜物混入。
2. 開機后,要空轉3~5分鐘,觀察運轉過程中機器聲音是否正常,皮帶松緊度是否適宜。檢查合格方可投入正常作業。
3. 把稻谷加入進料斗,然后將進料閘門慢慢拉開,并根據米的精度要求慢慢調節出料閘門,直至米質達到要求為止。若直接碾稻谷則需要反復碾2~3次,才能得到精凈白米。
4. 稻谷碾完或碾谷中途需要關機時,必須先關好進料閘門,再運轉1分鐘左右,才能關動力機,以避免再次啟動困難與余米分離不干凈。
5. 應注意加料操作安全,身體不能靠近皮帶輪,以免發生人身事故;在加工過程中,若聽到有撞擊聲,應立即停機檢查,及時排除故障。
6. 每班加工完畢,應清掃工作現場,并給傳動機件加注潤滑油。長期停機時應保養清除碾白室內余糧與機外粉塵,將碾米機放在通風地方。
三、碾米機的調整
1. 進出口閘門開度調節。當進口閘門開大、出口閘門關小時,碾白室谷子增多,其壓力增大,碾出的米色白;反之,碾出來的米粗糙。為此,進、出口閘門要很好地配合,一般進料口的閘門開度可控制在整個開度的1/2,最多不超過2/3;出口閘門要靈活調節,即右手操作出口閘門,左手撐心放在出口下端盛米粒,然后觀察粒度是否完整,米色是否增白,可一直調節到米質達到要求為止。
2. 米刀的調節。米刀與輥筒間隙大小影響碾白效果與碎米率,一般米刀都傾斜安裝,在入口端米刀與輥筒間隙為2~3毫米。新米刀入口端間隙可大一些,為3~4毫米,出口端為3~5毫米。但這也不是絕對的,要通過試驗,靈活掌握并調節。如碾米機轉速高,米刀與輥筒間隙可大一些,反之應小一些。
3. 輥筒轉速的調節。輥筒轉速高低影響到碾米機的生產率與米質。一般來說,輥筒直徑大,轉速應低些,直徑小,轉速應高些;碾白室容積大,轉速應高些。機手應根據產品說明書的規定,按照實際情況調節好輥筒轉速。
四、碾米機常見故障排除
1. 產量下降。主要原因:碾白室壓力調節不當;轉速過低;輥筒磨損;進出口閘門開度不合適;原糧太濕。對應的排除方法:調整好碾白室壓力;保證機器達到額定轉速;更換磨損嚴重的輥筒;重新調節進出口閘門的開度;干燥原糧。
2. 米糠分離不清。主要原因:風機轉速太低,風量??;風機皮帶打滑;風機葉輪損壞;振動杠桿和振動篩出故障。對應的排除方法:調節風量調節板,加大風量;調緊風機皮帶輪,消除皮帶打滑;更換風機葉輪,保證風量;檢查振動杠桿、拉力彈簧與振動篩是否脫落;檢查振動滾輪與轉輪是否分離,并適當調節其距離。
3. 碎米多。主要原因:米刀與輥筒間隙過小,出口閘門開度過小或出口被積糠堵塞;輥筒轉速過高或過低;原糧太干或太濕;米篩安裝不當。對應的排除方法:調節米刀與輥筒間隙和出口閘門的開度,清理積糠;重新調節輥筒的轉速;對原糧噴少量水或干燥原糧;調整米篩到正確位置。
(作者聯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永外正街217號-3-2-602 郵編: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