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參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海參品種,盛產于我國北方的山東、遼寧、河北和天津的沿海,具有極高的營養保健與藥用價值,是近年來我國北方重要的養殖海珍品。刺參在自然海域中生長緩慢,生長周期長,成活率低,導致養殖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降低。2010年1月至12月,我們利用有效養殖面積1680米2的大菱鲆養殖池進行了刺參室內養殖,共養殖了3茬,放養平均規格為25.5克/頭的刺參苗2590千克,養成后共銷售活刺參13250千克,總收入254.4萬元,總利潤111.63萬元,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現將養殖技術介紹如下:
一、養殖條件
養殖設施是原來養殖大菱鲆的設施,養殖池用磚和混凝土建成,呈橢圓形,大小為42米2,平均水深0.7米;養殖大棚的棚頂是鋼筋支架,棚頂內層用加厚塑料薄膜封頂,外層用氈子封頂以保溫遮光,室內完全黑暗,每個養殖池的上方安裝1個防水燈口和1個15瓦的節能燈,并安裝防漏電開關;水源為地下海水,經曝氣后入池。地下海水水質清澈,理化因子常年穩定,水溫14.5~19℃,鹽度25‰~31‰,pH值為7.4~8.5。
二、養殖方法
1. 刺參苗放養前準備
①養殖池消毒。在放養刺參苗種前要對養殖池進行反復沖刷,再用30~50毫克/升高錳酸鉀溶液進行全池潑灑,池底留水10厘米浸泡30分鐘,然后再用干凈水沖刷干凈,擺放好消毒過的氣泡石,密度為0.5個/米2。②擺放附著基。采用的附著基為直徑50厘米的塑料大盆,按1.5個/米2擺放,每池放63個,塑料大盆均勻地扣在養殖池池底。塑料大盆的盆底和周圍用電鉆鉆出直徑6厘米的圓孔多個,以便于刺參出入。塑料大盆在使用前需經消毒處理。
2. 刺參苗的選購、運輸與放養
①刺參苗的選購。購買刺參苗的育苗場要具有省級海洋與漁業廳頒發的《刺參苗種生產許可證》,且繁育的刺參苗經檢疫檢測不攜帶病菌、病毒和違禁藥物的殘留,各項指標符合食品安全的養殖生產要求;肉眼觀察刺參苗體表無損傷、干凈、肉刺完整且尖挺細而高,身體自然伸展、活力強、對外界刺激反應靈敏、管足附著力強、所排糞便光滑呈粗條狀。②刺參苗的運輸與放養。放養的刺參苗來自本場和附近的育苗場,運輸采用干法運輸。刺參苗出池瀝水稱重后,放入多層的泡沫箱中,每箱裝苗20千克,每箱4層,每層裝苗5千克。刺參苗運回后,將刺參苗均勻地撒放到塑料大盆上。養殖池內提前加滿水,養殖池與購苗地的水溫差不能超過3℃,鹽度在27‰以上,鹽度差不能超過2‰。
3. 養殖管理
①養殖密度。保持合理的養殖密度是提高刺參養殖成活率與生長速度的關鍵措施之一。隨著刺參個體的不斷生長、體重的不斷增加,養殖密度要不斷稀疏,前期每池刺參總重量要不超過40千克,密度控制在40頭/米2以內,后期每池刺參總重量要不超過100千克,密度控制在18頭/米2以內。②投餌。主要投喂混合餌料,餌料的混合比例為:自己加工的海藻粉(馬尾藻粉和脫膠海帶粉)50%,購買的海參專用配合餌料40%,貝類肉、牡蠣殼粉、多維素、酵母粉等10%。投喂前先將餌料按比例稱重,充分混合均勻后加入一定量的淡水浸泡1~2小時,投喂時加入5~7倍重的新鮮海泥攪拌均勻后再分池投喂。日投餌量為刺參體重的0.5%~5%,分兩次投喂,每天上午8時投喂日投餌量的30%,下午5時投喂日投餌量的70%。投餌要均勻,并勤檢查,視刺參的攝食與糞便排泄情況,適當增減投餌量。③水質管理。每日下午4時換水,視水溫的高低與水質的好壞而決定換水量,一般換水量為1/2~2/3。餌料投喂后停止流水3~4小時,然后再小水流保持水溫穩定和水質清新。排水時如發現有脫離水體吸附在池壁上的刺參要及時使其回到水中,以防干露時間過長產生應激反應而排臟。日換水、流水量為養殖水體的1~2倍。④清池、倒池。每天清池1次,排水時用工具將池底殘餌和糞便清除;每7天倒池1次,倒出的空池先將池底和附著基用高壓水流徹底沖洗干凈,池底發黑變臭的養殖池可用二氧化氯20~25毫克/升或漂白液150~200毫克/升潑灑浸泡處理。倒池時可根據情況對刺參進行篩選和稀疏,將個體大小相近的刺參集中在同一池中養殖。清池、倒池時操作要小心,避免傷害刺參。⑤定期測量刺參的生長情況。每隔14天,在倒池時將每個池子中的刺參全部收集稱重,通過每次的稱重結果對比,分析其生長情況,根據各池的生長情況,適當調整投餌量、餌料品種和換水量。⑥巡池。每日巡池多次,確保供電、供水、供氣等通暢;經常觀察刺參的活動、攝食情況,檢查刺參的健康狀況,并認真做好各項記錄。
4. 疾病防治
對刺參疾病的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在日常管理中,密切觀察養殖刺參的攝食、糞便、活動、生長情況以及其體色有無異常,及時察覺發病前兆并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
①附著基要嚴格消毒。附著基要用二氧化氯、漂白粉、高錳酸鉀等進行嚴格消毒,然后洗刷干凈備用。②保持好的水環境。在保證餌料充足的前提下,高溫期和低溫期要盡可能地加大換水量,保持水質清新和水溫適宜;及時進行清池、倒池,徹底清除殘餌、糞便,為刺參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③定期投喂藥餌。刺參餌料中要定期添加免疫多糖、多維素、食母生,以增強其抗病力,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④投喂的海泥要干凈。干凈的新鮮海泥一般可直接投喂,如海泥不干凈,消毒后方可投喂。⑤清池、倒池要細心、快速。清池、倒池要細心操作,以防刺參身體受傷而發生感染;應盡可能使刺參離水時間短,避免產生應激反應而排臟。
三、收獲
刺參經60余日的養殖,部分體重達到150克以上時,可根據市場行情,倒池時將這部分達到商品規格的刺參挑出來出售。
3茬刺參平均每茬養殖時間為95日,共出池銷售活刺參13250千克,平均體重154.1克/頭,總重平均增長率為411.3%,個體平均增重率為503.1%,養殖成活率平均為84.8%。刺參銷售價格為192元/千克,總收入254.4萬元,除去各項費用142.77萬元,純收入111.63萬元,平均每茬出池商品參2.63千克/米2,平均每茬收入504.76元/米2,平均每茬純收入221.49元/米2。投入與產出比為1∶1.78。
四、小結
養殖實踐證明,只要各項條件適宜,利用地下海水室內一年多茬養殖刺參是可行的,并且有如下優點:一是可以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并且由于地下海水水溫常年穩定在14.5~19℃,適宜刺參生長,避免了刺參的休眠,縮短了養殖周期,如放養大規格苗種一年可進行多茬養殖,提高了室內養殖池的利用率,為漁民增收和漁業增效開辟了新路;二是病害少、成活率高,經濟效益好。由于養殖用水是來自地下25米以下的海水,水中的微生物較少,刺參發病率大大降低,從而提高了成活率,提高了經濟效益,市場前景廣闊。
(作者聯系地址:鄭春波 山東省文登市水產技術推廣站 郵編:264400;童 偉 山東省文登市水產綜合育苗試驗基地 郵編:26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