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勤”
1. 勤進、出料。新建的沼氣池,在正常產氣后20~30天時再加新料。正常運行的沼氣池可堅持每天進、出料,也可5~10天進、出料各1次。沼氣池進料時,應先出料,后進料,做到出多少,進多少,以便保持氣箱容積。
2. 勤攪拌。攪拌能使沼氣池內的發酵原料與沼氣細菌充分接觸,促使沼氣細菌新陳代謝加快,迅速生長繁殖,提高產氣率。攪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用長柄器具從沼氣池的進料管伸入發酵間,來回拉動數十次;二是從出料間提出幾桶沼液,由進料口倒入,使池內料液流動。
3. 勤加水。要視具體情況,經常向沼氣池內適量加水,尤其是夏季,溫度高,水分蒸發快,消耗大,要確保沼氣池內發酵原料濃度保持在6%~8%之間。
“三查”
1. 檢查酸堿度。沼氣細菌適宜在中性或微堿性的條件下生長繁殖,即pH值應保持在6.8~7.5之間。如果觀察沼氣池出料口料液呈醬油色且泡沫豐富,為正常顏色;如果料液泛綠,說明略偏酸,此時要停止進料,需等恢復正常或掏出一部分原料后,再補充水以降低發酵;如果出料口料液呈黑色且有白膜,表明料液酸化,應加入適量的澄清石灰水或草木灰并補充更多接種物;如果出料口料液呈灰色,表明發酵料液濃度偏低,應及時補充新鮮原料。
2. 檢查壓力表。要經常觀察壓力表,尤其是夏季,當池內壓力過大時,應及時用氣、放氣,以免較大壓力長時間作用于沼氣池,對池體造成破壞。
3. 檢查輸氣管道。如果輸氣管道、開關的各接頭部位有發黑現象,就表示有沼氣漏出,應對管路進行維修。雨季埋在地下的管道常有積水,可在導氣管適當位置安裝一個積水瓶,以防止積水堵塞管道。
“一保” “一保”就是保安全。沼氣池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要堅持以下“4嚴”,以確保沼氣池安全:
一是嚴禁不給沼氣池的進、出料口加蓋,以防人、畜掉進去造成傷亡。
二是嚴禁農藥、青煙葉、棉籽餅等殺蟲殺菌劑以及氰化物等抑制劑進入沼氣池,以防止沼氣池停止發酵。
三是嚴禁在沼氣池出料口或導氣管口點火,以避免引起火災或造成回火致使池內氣體爆炸,破壞沼氣池。
四是嚴禁維修人員在出料和維修沼氣池前進入池。維修人員在出料和維修沼氣池前必須先做小動物試驗,方可安全入池。即進入沼氣池前,先把活動蓋和進出料口蓋揭開,清除池內料液,敞開1~2天,并向池內鼓風排出殘存的沼氣,再用雞、兔等小動物試驗,如沒有異常現象發生,在池外監護人員監護下方能入池。入池人員必須系安全帶,如在入池后有頭暈、發悶的感覺,應立即讓人救出池外。禁止單人操作。入池操作,可用防爆燈或電筒照明,不要用油燈、火柴或打火機等照明。
(作者聯系地址:山西省晉中市榆次區中都北路112號 郵編:0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