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閑田馬鈴薯免耕栽培技術,是在中、晚稻收獲后,將馬鈴薯種擺在稻田地表,薯種上覆蓋1層稻草的簡易栽培技術。該項技術具有簡單易行、省工節本、肥田養地、薯塊商品性好、易收獲等優點,畝產可達1500~1800千克,經濟效益明顯。在南方,中、晚稻收獲后,由于勞力不足,這些田在冬季大多撂荒,推廣該項技術是農民充分利用土地和稻草資源增收致富的新途徑。
一、地塊選擇
在中、晚稻收獲后,趁土壤濕潤及時種植,有利于馬鈴薯出苗。宜選擇無污染,澇能排旱能灌,耕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偏酸性稻田。對擬選用的田塊,在水稻收割時要盡量留低茬,茬高最好不要超過12厘米。
二、施肥整地
1. 施基肥。根據稻田肥力與產量要求,在播種前一次性施足肥料。馬鈴薯喜鉀忌氯,施鉀肥以選用硫酸鉀為宜。每畝施腐熟農家肥2000千克,三元復合肥60千克,硫酸鉀50千克,將這些肥料均勻撒施于畦面。
2. 開溝做畦。先開好四周圍溝,然后按畦面寬120厘米開畦溝,畦溝寬25厘米,深20厘米,挖出的土盡量均勻地拋在畦中間。
3. 淺鋤。淺鋤可提高產量,要用輕便的鋤耙鋤松畦面表土。
三、選種催芽
1. 選種。為不影響來年早稻生產,馬鈴薯應選種生育期短、適銷對路、優質高產、抗病性強的早熟品種,如東農303、克新2號、大西洋等。最好挑選無病蟲、無損傷、商品性好的脫毒種薯,以單個重20~30克的小整薯為好,每畝用種量130~150千克。
2. 催芽。在干燥通風的室內地面鋪1層3厘米厚左右的細濕河沙,再鋪上1層5厘米左右厚的種薯,如此循環鋪種薯3層、河沙4層,在最后一層上覆蓋草苫或麻袋,以遮光保濕。溫度要保持在15~18℃之間,大約12天后可出全芽,待芽長1厘米左右時,掀去覆蓋物,以便于種薯見散射光煉芽,當芽變紫色時即可播種。
3. 切薯。個頭較大的種薯需切塊,每個薯塊重20~30克。切刀要用75%酒精或3%高錳酸鉀溶液消毒。采用頂芽平分法切塊,以切成四面體為好,避免切成薄片或長條,注意每個薯塊至少保證有1個健壯芽,切口應距芽1厘米以上。
4. 處理。切好后,要立即用5~10毫克/升赤霉素溶液浸泡薯塊10分鐘,如是小整薯要浸泡15分鐘。取出稍晾曬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消毒,再用草木灰或生石灰混拌,攤開晾干,以利傷口愈合,防止薯塊腐爛。
四、適時播種
1. 播期。在南方中、晚稻收獲后即可播種,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以11月為佳。
2. 播種。畦兩邊各留出15厘米寬,每畦播4行,按行距30厘米、株距25厘米播種。播種時注意種薯芽眼斜向接近土面,將種薯稍微用力壓一下,讓種薯與土壤密切接合。每畝種5000~5500株。
3. 蓋稻草。播完種后立即在畦面上覆蓋稻草。覆蓋稻草時要求厚薄均勻,輕輕拍實,厚度一般以8~10厘米為宜。稻草覆蓋過厚,出苗遲緩且瘦弱;稻草覆蓋過薄,易漏光形成綠薯,降低品質。每畝稻草用量約需2500~3000千克。隨后清溝,并將泥土均勻壓在畦面的稻草上,以防稻草被大風吹走,造成種薯外露。
4. 澆水。如遇干旱天氣,稻草覆蓋完后可以適當澆水或澆潑稀薄腐熟人糞尿,以利于出苗。播種后有鼠害的地方需投放毒餌,做好滅鼠工作,以保證全苗。
五、田間管理
1. 引苗間苗。當大部分種薯已出苗時,應及時查苗,用人工將被稻草或泥塊卡住的苗細心引出草面,以確保全苗齊苗。當薯苗長有15厘米左右高時間苗,每穴只留1棵主苗,其余支杈全部摘掉,這樣有利于養分集中在主苗上,以提高薯塊產量和商品率。
2. 水分管理。馬鈴薯既不耐澇也不耐旱,在整個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好。前期新蓋的稻草吸收水分較少,容易干燥,如遇干旱天氣,應及時澆水,以利出苗壯苗;中后期隨著覆蓋稻草的軟化腐爛,其保水性能增強,如遇雨水多時,應及時疏溝排水防漬澇。
3. 追肥。出苗后,每畝用5千克尿素對水200千克澆施或用腐熟人尿150千克稀釋后澆施。結薯期每畝用尿素5千克+硫酸鉀10千克對水200千克澆施。薯塊膨大期每畝施硫酸鉀15千克對水200千克澆施。后期用0.3%磷酸二氫鉀+0.5%尿素混合液75千克葉面噴施,隔10天左右噴1次,共噴2~3次,以防植株早衰并促進稻草腐爛。收獲前十天停施肥澆水。
4. 控苗。封行后,當植株生長過旺時可用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施,控制徒長,以集中養分供給薯塊。
5. 病蟲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晚疫病,蟲害有蚜蟲。晚疫病防治,在發病初期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800~1000倍液噴施,隔7天再噴1次。蚜蟲防治,每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噴施。
六、適期收獲
馬鈴薯免耕栽培70%以上的薯塊長在稻草下面、土層上面,撥開稻草即可撿收,即使有少數薯塊生長在土壤裂縫或孔隙中,入土也很淺,也很容易采收。當馬鈴薯莖葉大部分枯黃,基部葉片脫落,薯塊發硬時產量最高,為收獲最佳期。采收宜選晴天進行。小面積種植,可根據市場行情采大留小分期采收,即小心將稻草撥開揀收較大的薯塊,再將稻草蓋好讓小薯繼續生長。到底能延長多長采收期,以不影響下茬水稻栽植為度。分期采收既能提早上市,又可提高產量,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收獲后腐爛的稻草與馬鈴薯莖葉就地埋入畦溝中,正好作為早稻基肥,可提高早稻產量。
(作者聯系地址:江西省永豐縣農業局 郵編:33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