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豆13號(原品系代號:遼89102)是由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宋宏書、孫恩玉和王文斌等科研人員,以地理位置遠緣、類型差異顯著、綜合性狀突出的遼86-5453為母本,用引自美國的優良品種FranKLin做父本,采取有性雜交、基因重組、系譜選擇和定向培育等方法,歷經12年刻苦攻關之后精心育成的高油高產優質大豆良種。該品種是在實施國家攻關課題“高產穩產大豆新品種選育”任務過程中取得的新成果,業已通過遼寧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是榮獲2010年度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的“遼豆系列高油大豆品種及配套技術”成果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特征特性
1. 植株性狀。該品種根系發達,生長勢強,莖稈粗壯,韌性較強。株高100厘米左右,分枝數2~3個,主莖節數20~22個。葉片橢圓形,濃綠色,中等大小。開紫花,長灰毛。
2. 莢果性狀。為有限結莢習性的春大豆,豆莢分布均勻,3粒莢居多,成熟時豆莢呈現灰褐色,不易裂莢。子粒圓形,黃色,富有光澤,豆臍黑色。百粒重22~24克,子粒整齊,完全粒率高達95.4%,蟲食粒率僅有2.7%,褐斑粒率與紫斑粒率分別只有0.1%和0.9%。粒的外觀品質極優,遠遠好于一般品種。
3. 品質性狀。農業部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子粒品質檢測結果顯示,粗蛋白含量37.54%,粗脂肪含量21.48%,其中粗脂肪在全省乃至全國名列前茅,粗蛋白與粗脂肪含量之和高達59.02%,超過國家優質大豆標準含量的16.02個百分點。子粒的內在品質優良。
4. 抗逆性。東北農業大學和沈陽農業大學的人工接種鑒定結果表明,該品種高抗大豆病毒病、霜霉病和細菌性斑點病等主要葉部病害,尤其是對孢囊線蟲1號生理小種的抗性更強。此外,還具有抗干旱、抗倒伏、抗早衰、耐瘠薄、耐高溫等多種優良特性。
5. 生育期。連續多年的田間實地調查結果表明,遼豆13號大豆在沈陽地區從出苗到成熟的平均生育期為132天,屬于中熟品種。
二、經濟效益
遼豆13號是個高產大豆良種,以省級區域試驗結果為例,平均每畝產量201.6千克,比對照品種增產38.2千克。每千克大豆按市場銷售價格5.6元計算,每畝增加收入213.92元。該品種也是高油大豆良種,已成為油脂加工企業的重要榨油原料。全國農牧漁業豐收計劃辦公室的調查統計資料顯示,大豆的粗脂肪含量每提高1個百分點,油脂加工企業每加工1000千克大豆就可增加產值40多元。遼豆13號大豆的粗脂肪含量21.48%,比普通大豆高出2.84個百分點,每加工1000千克大豆即可增收99.2元,折合每千克大豆油脂增加產值0.0992元。由此可見,每畝遼豆13號大豆的油脂增值即為20.16元。
綜上所述,每種植1畝遼豆13號大豆的新增總經濟效益為:增產收入213.92元+油脂增值20.16元=234.08元。
三、栽培技術要點
1. 選地與輪作。要選擇保水保肥、土質肥沃、土層深厚、地力均勻、地勢平坦、灌排方便的中性壤土或砂質壤土地塊種植,應與玉米、高粱、谷子、小麥等禾本科作物或馬鈴薯、甘薯等薯類作物實行2~4年的輪作換茬。
2. 整地與起壟。要在秋季或春季進行精細整地,做到滅茬(清除全部殘茬)、耕翻(深度20~25厘米)、耙地(耙碎土塊、整平地面)、起壟(壟距50~60厘米)、鎮壓(防旱保墑)等作業緊密結合,為播種和保苗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3. 選種與播種。要選用子粒飽滿整齊和發芽率高達95%以上的優良種子,并應充分晾曬。土壤5~10厘米耕層內地溫連續5天穩定在8~10℃、土壤含水量達到18%左右時即可播種。穴距15~20厘米,每穴播2~3粒種子,覆土厚度3~5厘米。
4. 間苗與定苗。要適當早間苗、早定苗。應在真葉展開后至第一片復葉展開前間苗,在第一片復葉展開后定苗。每畝要選留生長健壯、整齊一致、無傷無病的優質幼苗1.1萬~1.5萬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幼苗在壟上要等距分布。
5. 施肥與灌水。每畝在整地時深施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4000千克和磷酸二銨15千克,在初花期追施尿素5千克,在鼓粒期酌情噴施含有鉬、鋅、硼等微量元素的混合液葉面肥。在開花期至鼓粒期倘若土壤缺墑則應及時灌水。
6. 除草與培土。在3~5片復葉期,每畝用25%氟磺胺草醚50~80毫升噴霧可以防除闊葉類雜草;用12.5%氟吡甲禾靈30~40毫升噴霧可以防除禾本科雜草。在植株封壟前要完成2~3次鏟耥,每次作業間隔7~10天,最后一次中耕應該適當深些,這樣既可鏟除雜草又可培土防倒。在生育后期要及時拔除田間大草,鏟除田邊四周野草。
7. 防病與治蟲。必須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不僅要做好農業、物理、生物等方面的防治工作,而且要選用無公害農藥及時進行防治。在播種前應用35%乙基硫磷拌種或用專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防治根腐病應用50%敵磺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根。防治菌核病應用40%菌核凈1000倍液全株噴霧。防治霜霉病應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紅蜘蛛和蚜蟲可用1.8%阿維菌素噴霧。防治食心蟲和豆莢螟可用敵敵畏殺滅。
8. 收獲與晾曬。收獲過早,子粒成熟度不足,產量與品質下降;收獲過晚,則會遭受風、雨等自然災害,造成植株倒伏和裂莢落粒,同樣導致減產降質。通常應在全田90%以上植株的葉片變黃脫落,豆莢變為灰褐色,用手搖動植株能聽到響聲,子粒變硬而有光澤,用拇指掐粒基本沒有凹陷并呈現本品種固有的特征時,為最佳收獲期。這時應在有露或多云的情況下收割并將其豆棵橫放在壟臺上風干,然后擇日運回場院內堆積在地勢高燥和通風向陽之處進行充分晾曬。遇雨時務必用防雨用具將豆垛遮蓋起來,天晴后要及時撤除。
四、適宜栽培地區
多年的試驗、試種、示范與推廣情況表明,遼豆13號大豆具有較強的抗逆性和廣泛的適應性,在無霜期達到132天以上的全國各地大豆產區都可種植。
(作者聯系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東陵路84號遼寧省農業科學院 郵編:11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