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河南省虞城縣主要秋糧作物,每年播種面積123萬畝,占全部秋糧播種面積的90%以上,平均畝產560千克,其中推廣并壟雙行覆膜栽培技術的平均畝產750千克,增產34%,增產效果十分顯著。該項技術的“并”是把原來的3條70厘米的小壟合成2條105厘米的大壟,“雙”是指在每條大壟上種植2行玉米,小行間距為25~30厘米。現將該項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一、選用優良品種
選用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的耐密型和半耐密型高產優質中晚熟玉米品種,如鄭單958等。要求種子凈度、純度不低于98%,發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超過16%,播前進行曬種2~3天。最好選用包衣種子,因包衣種子防治地下害蟲和玉米絲黑穗病效果較好。
二、選地整地
1. 選地與選茬。選地勢平坦、耕層深厚、肥力較高、保水保肥以及排水良好的地塊。茬口應選容易滅茬的“軟茬”、“肥茬”,以大豆茬、小麥茬、馬鈴薯茬為宜。玉米茬也可以,但不要選用連作3年以上的地塊,切忌選擇施用過豆磺隆等殘效期長且對玉米生長發育有影響的茬口。
2. 整地施肥。前茬作物收獲后,及時進行深耕整地,做到耕翻和深松有機結合,以打破犁底層,加深耕作層,這樣利于玉米根系發育。對秸稈還田地塊,起壟前要耬凈殘茬、秸稈,以提高整地質量。耕翻深度要達到25厘米以上,深松深度不少于35厘米。結合整地,要施好底肥,實行測土配方施肥。畝產750千克的地塊,底肥配方以農家肥2立方米,磷酸二胺15千克,尿素7.5千克,硫酸鉀7.5千克,硫酸鋅0.5~1千克做種肥,施肥深度13~15厘米。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每畝用3%的甲拌磷150克,隨基肥條施。耕地結束后及時起壟,壟底寬105厘米,壟頂寬70厘米,起壟后及時采用鎮壓器鎮壓保墑。
三、適時播種
1. 播種方式。當耕層5~10厘米地溫穩定通過8℃時即可開犁播種,虞城縣一般在4月15~25日。有先播種后覆膜和先覆膜后播種兩種方式。先播種后覆膜的播種方式是:播種時,用12厘米寬的小犁鏵,在大壟上開2條10~20厘米深的溝,溝距25~30厘米,向溝內灌水,待水滲完后,按照要求的株距,等距播種,在株間施種肥,要做到種、肥分離,然后覆土3~4厘米厚(切忌踩壓),清除壟體上的大坷垃和殘茬;覆膜時,在壟體兩側用小犁鏵開溝,溝深8~10厘米,然后覆0.006~0.008毫米的聚乙烯農膜,將膜邊放入溝里培土、踩實,膜上每隔1~1.5米寬壓1堆土,防止風刮。先覆膜后播種的播種方式是:播前5~7天,用犁鏵在壟的中間開12~15厘米深的溝,向溝內淋水,待水滲完后,將所需種肥全部施入溝內,再覆土,并清除壟上的大坷垃及殘茬,覆膜方法同前;播種時在膜上按要求株行距扎孔,深度4~5厘米,直徑2厘米,然后坐水點籽,并用濕土封好播種孔,覆土4厘米厚,畝保苗4000株,要求深淺一致,覆土均勻。
2. 種植密度。玉米并壟雙行覆膜栽培方式有較強的邊際效應,種植密度可比普通種植方式增加10%~15%,一般根據玉米品種特性和水肥條件確定,高水肥地塊宜密,低水肥地塊宜稀;松散型品種宜稀,緊湊型品種宜密。
3. 封閉除草。覆膜前要用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除草劑要選用廣譜、低毒、低殘留、殘效期短的品種。單雙子葉雜草混生或輪作地塊,每畝用38%莠去津200毫升與50%乙草胺乳油150~200毫升,或72%異丙甲草胺乳油150~200毫升對水30~40千克進行土壤噴霧。以闊葉雜草為主而又連作的地塊,每畝用30%莠去津懸浮劑300~400毫升,對水30~40千克進行土壤噴霧。為了提高除草劑的效果,要全田壟面噴灑,不重噴、不漏噴。
四、田間管理
1. 適時放苗。覆膜后,要經常深入田間,檢查覆膜質量,如發現膜面破損或被風吹開,立即用濕土壓蓋,并及時清理膜上過多壓土。對于先播種后覆膜的地塊,要注意出苗情況,當玉米第一片真葉剛剛展開時,為最佳放苗時期,不能晚于第二片真葉展開。要按照栽培密度使用竹簽或剪刀放出顏色正常、無病蟲害的壯苗,每穴只留1株。放苗后及時用濕土將剪孔封嚴,以防風鼓膜或雜草滋生。對于缺苗斷壟的地方,要選擇鄰近大苗帶土移栽;凡是漏壓和風刮的地方,都要立即取濕土壓好;透光面達不到寬度的,放苗時應適當撤掉膜上壓土,使透光膜面寬度保持在55~60厘米之間,并及時把膜上積水引入壟溝。
2. 適時追肥。在玉米拔節前每畝追施尿素20~25千克,或者在拔節前和孕穗期分兩次追施。追肥時在兩行玉米中間扎10~15厘米深的孔追肥,然后封嚴追肥孔,以減少水分揮發、提高肥效和發揮覆膜的增溫、保墑作用。
3. 適時揭膜。在6月末至7月初,當玉米葉片封壟,地膜增溫效果不大時,選擇晴天上午揭膜,揭膜后鏟蹚1次。
4. 防治病蟲害。為最大限度地減少玉米螟的為害,可因地制宜地選擇赤眼蜂、性誘劑、白僵菌、高壓汞燈和化學農藥顆粒等生物、物理和化學防治技術綜合防治玉米螟。發生大小斑病時,可用6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
5. 加強后期管理。要及時清除田間和地頭雜草,對晚熟的玉米品種和貪青的田塊,可適當去除植株底部枯黃的非功能葉片;要推行玉米扒皮晾曬技術,即在玉米蠟熟后期,扒開果穗苞葉,使子粒外露經風吹日曬,這樣有提質促早熟作用。
6. 適時收獲。大力推廣玉米晚收技術,一般在完熟期收獲。完熟期的外部長相特征是:玉米苞葉變色發黃、松散,子粒內含物已經完全硬化,皮層光亮,人指甲不容易掐破子粒,同時,子粒與穗軸相接的斷面處出現黑色層。此時千粒重達到最大,是收獲的最佳期,一般比玉米苞葉剛發黃時就收獲可增產10%左右。如果玉米綠葉還完好,生長季節允許可再推遲1周左右,仍有增產效果。
(作者聯系地址:河南省虞城縣農業局 郵編:47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