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稻田推廣使用除草劑,節省了農民的除草時間,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但有不少農戶由于各種原因,使用除草劑后常使水稻產生藥害,水稻受害面積呈逐年擴大趨勢,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現就水稻田除草劑藥害癥狀、產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分述如下:
1. 藥害癥狀 水稻田除草劑藥害癥狀因藥物種類、施藥量、使用時期等不同而異。一般磺酰脲類和酰胺類稻田除草劑產生的藥害,癥狀表現為稻根和幼芽生長受阻,葉片呈暗綠色或失綠黃化,莖稈節間縮短,根系老化,生長停滯,植株明顯矮化,嚴重時黃化枯死。激素型喹啉羧酸類除草劑產生的藥害,典型癥狀是禾苗出現蔥心苗(心葉縱卷并愈合成蔥管狀,葉尖部多能展開),葉色較正常;新生葉片因上部組織愈合而無法抽出,剝開莖稈,可見新葉在其內卷曲;藥害輕的禾苗,莖基部膨大,變硬、變脆,心葉變窄并扭曲成畸形。滅生性除草劑產生的藥害,癥狀表現為全田葉片黃化、干枯,最后整株死亡。
2. 產生原因分析 根據筆者多年的實踐、調查和總結,產生藥害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幾個:
①田間管理不當。拋秧田除草劑施用后,如不能保持5~7天寸水層,或因排灌、暴雨造成田間積水過深,均易造成藥害。
②除草劑種類選用不當。除草劑具有選擇性和針對性,不同的生產方式、不同的環境條件應選用不同的除草劑。如拋秧田、直播田使用移栽田除草劑,旱地除草劑用于水田,直播水稻田苗后除草劑錯當芽前除草劑使用等,都易造成藥害。
③劑量使用不當。除草劑的施用量和施用濃度比殺蟲劑更嚴格,各種除草劑都有規定的用量。如二氯喹啉酸施用過量,會使水稻產生蔥管狀藥害。
④田間殘留型藥害。此類藥害多數出現在前作為旱地作物的地塊,旱地除草劑沒有完全降解就翻耕種水稻,結果給下茬水稻造成藥害。
⑤藥械不潔。用噴霧器噴施除草劑后,如器械未洗干凈,甚至器械內還有剩余的除草劑藥液,下次再用這一器械殺蟲或殺菌,就極易產生藥害。
3. 防治措施
①加強技術宣傳。廣泛宣傳各種除草劑的安全使用方法,根據不同的種植方式使用不同種類的除草劑。
②嚴格控制劑量。嚴格按照稻田除草劑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劑量使用,把握好除草劑的用量和施用濃度,切勿隨意超劑量使用。
③科學管理水分。在拋秧田施用除草劑前先灌好水,施藥后保持田間寸水5~7天;疏通溝渠,以便缺水田灌水或暴雨后施藥田排水;堵塞田埂漏洞,防止施藥田漏水。直播田選用芽前除草劑后,田間保持半溝水,防止灌水上畦。
④預防操作不當引起的藥害。針對殘留型藥害,要妥善考慮前后茬除草劑的安全間隔期,在翻耕時排灌多次,以降低土壤表層除草劑濃度,加速除草劑的降解;針對藥械不潔型藥害,要在每次施藥后洗凈器械,將藥液桶倒置。
⑤藥劑防治。當稻田出現除草劑藥害時,先放掉田間積水,排灌幾次,降低土壤除草劑濃度,然后灌淺水層,畝增施5千克尿素提苗;同時,每畝用80%乙蒜素20毫升加水稻專用雙克凈(腐殖酸含量3%,氮磷鉀總含量≥35%)40克,對水30千克對葉面噴霧。如此受藥害的水稻植株一般7~10天就能迅速恢復正常生長。
(作者聯系地址:江西省萬安縣農業局 郵編:34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