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雙鏵犁的構造與技術性能
(一)雙鏵犁的構造。主要由耕深調節機構、掛接裝置、前犁和后犁組成,如圖1所示。
(二)技術性能。以1LS-220型雙鏵犁為例說明如下:雙鏵犁耕幅40厘米,耕深14~18厘米,犁尖縱向距450毫米,生產率1.5~2畝/小時,耗油量0.5~0.8千克/畝,重量56千克,外形尺寸955毫米×520毫米×730毫米(長×寬×高)。
二、雙鏵犁的掛接技術
在犁掛接前,機手應對犁的技術狀態進行認真檢查,觀察各零部件是否變形、松動或丟失,螺釘、螺母等緊固件有無缺損或松動,調節機構轉動件是否正常、靈活,調節絲桿是否加油。如發現故障,應先排除。
掛接時,先將犁的牽引梁放入手扶拖拉機的掛接框內,對準左右兩孔,插入兩只提環插銷,并鎖上彈簧銷,如圖2所示。
三、雙鏵犁田間使用調整
(一)直線行駛調整。機組進行犁耕作業時,在一般情況下,牽引梁上左右兩只調整螺釘與調節座之間應留5毫米的擺動間隙。間隙過小,容易頂死,當機組上受力稍有變化時,就直接影響機組工作的穩定性;間隙過大,犁左右晃動量大,不易控制。正常工作時,應該把機組調整到略向左(未耕地一邊)偏行,這樣右輪在犁溝行走時就能貼著溝壁前進,既不會爬上溝壁,也不會向已耕地偏走,能保持直線行駛。在耕作過程中,如機組向右偏行駛,進入已耕地時應將兩緊固螺母松開,將牽引梁上左邊一只調整螺釘縮短,使間隙變大,并將右邊一只調整螺釘放長,使間隙變小;如機組向左偏行駛,進入未耕地時應縮短右邊一只調整螺栓,放長左邊一只調整螺栓。調整適當后,應將緊固螺母鎖緊,以防在耕作中松動。如機組直線行駛調節正確,駕駛員即使放開手扶把,手扶拖拉機也會沿著溝壁正常行駛。機組行駛直線性調整如圖3所示。
(二)耕深調節。通過改變犁的入土角來達到耕深調節。犁鏵底部與地面的夾角稱為入土角,犁尖向下,入土角變大,耕深增加;犁尖向上,入土角變小,耕深減少。調節時搖轉調節座上方的手柄,可改變犁的入土角。當手柄順時針搖轉時入土角變大,耕深變深;當手柄逆時針搖轉時,入土角變小,耕深變淺。在前后犁耕深水平調節時,改變犁的入土角,可調節前后犁耕深。為了使前后犁耕深一致,可轉動前犁柱導板(管)上方的手柄單獨調節前犁耕深。當手柄順時針搖轉時前犁上升,前犁耕深變淺;當手柄逆時針搖轉時,前犁下降,前犁耕深變深。當前后犁耕深調到一致時,應擰緊緊固螺釘。犁的耕深調節和前后犁的耕深調節如圖4、圖5所示。
(三)耕寬調節。正常情況下前后犁耕幅均為20厘米。在手扶拖拉機功率許可和能適應農藝要求的情況下,可適當調大耕幅。土壤松軟,耕幅可調大;土壤堅硬,耕幅可調小。調整時光松開底盤上驅動輪軸左右兩車輪轂上的緊鎖螺母及定位螺釘,將兩個橡膠輪向外移轉,使輪距加大,耕寬即增大。如將兩個橡膠輪向內移轉時,輪距變小,耕寬即減小。調整適當后,將定位螺釘對準驅動輪軸的窩子固緊,并將螺母鎖緊。若要求前后犁耕幅一致,可通過調整前犁在橫梁上的位置來實現,如圖6所示。
調節方法是松開前犁柱夾板上的兩個U形螺栓,當把前犁向外移動時,后犁耕幅增大,前犁耕幅減少;當把前犁向內移動時,后犁耕幅減少,前犁耕幅增大。調整適當后,將兩個U形螺栓緊固。
(作者聯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永外正街217號3-2-602 郵編:3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