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畫好鴨子,他頗費心思,甚至在家養起鴨子,“雖然我兜遍了動物園、博物館和圖書館,獲得了鴨子的相關知識,但我還想知道活著的鴨子的生活習慣,于是我就買了好幾只鴨子,和它們一起生活在公寓里。”
羅伯特·麥克洛斯基(Robert McCloskey):美國著名圖畫書作家。1914年9月15日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漢密爾頓鎮,自幼心靈手巧,喜歡畫畫、音樂和機器組裝。高中畢業后,羅伯特憑借一筆獎學金來到波士頓,進入韋斯帕·喬治藝術學院(Vesper George School of Art)學習美術,之后進入紐約國家設計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Design)繼續深造,并與日后在圖畫書界一樣光芒燦爛的馬克·西蒙(Marc Simont)同窗,畢業后在波士頓從事壁畫繪制的工作。期間,羅伯特出版了其圖畫書處女作《藍弟和口琴》,這本繪本取材于他年輕時候與孩子們的交流。1964年,羅伯特·麥克洛斯基取得了邁阿密大學的文學博士學位。2000年,他被美國國會圖書館列入“活著的傳奇人物”名錄。
2003年,羅伯特·麥克洛斯基在緬因州的小島家中去世。
關于羅伯特·麥克洛斯基的數字:
他一生只出版了8本圖畫書作品,是一個典型的慢工出細活的作家,但是有4本獲得了美國凱迪克大獎,分別是獲得1942年金牌獎的《讓路給小鴨子》、1949年銀牌獎的《小塞爾采藍莓》、1953年銀牌獎的《海邊的早晨》和1958年金牌獎的《夏日海灣》;
他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2次榮獲凱迪克金牌獎的圖畫書作家。
近距離接觸羅伯特·麥克洛斯基
羅伯特很小的時候就迷上了音樂和機器組裝,他的好友馬克·西蒙曾說羅伯特“天生就會修理東西”,羅伯特自己在一份自述里回憶道:“我的手指剛長到能練音階時,我便上了鋼琴課。接著我又開始玩手風琴、學打鼓,然后是吹奏黑管……可是我又開始迷上了各種電器和機器。我組裝了能遙控的小火車和小吊車。但是高中時出刊物人家讓我畫插圖,于是我的發明家生涯遂告結束。”
隨著長女小塞爾的問世,羅伯特攜妻子女兒一起搬到了緬因州附近一個風光明媚的小島,過著親近自然的平靜生活。到海邊挖蛤蜊,上山采藍莓做果醬,偶爾開汽艇到對岸的商店買些日用品……他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神秘,關注兩個女兒的成長,并根據一家人在小島上的生活創作了三本非常優秀的圖畫書:《小塞爾采藍莓》、《海邊的早晨》和《夏日海灣》。
年輕的時候羅伯特每天穿過波士頓公園,他注意往來穿梭的鴨子,之后發現鴨子的安全通行的問題,并看到一些新聞報道,這便是他創作《讓路給小鴨子》的最初靈感。為了畫好鴨子,他頗費心思,甚至在家養起鴨子,“雖然我兜遍了動物園、博物館和圖書館,獲得了鴨子的相關知識,但我還想知道活著的鴨子的生活習慣,于是我就買了好幾只鴨子,和它們一起生活在公寓里。”
1991年,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訪美,時任美國的總統老布什先生專程帶戈爾巴喬夫一行到波士頓公園看羅伯特·麥克洛斯基筆下的鴨子,并將馬拉夫人一家的復制品送給蘇聯的孩子們。隨后,在老布什的帶領下,羅伯特·麥克洛斯基和雕塑家南希·舍恩訪問蘇聯參加馬拉夫人一家的安置典禮。
生活中,羅伯特常常會為兩個女兒速寫。小的時候,都是趁她們不注意的時候,等到她們稍稍大了些,他開始請她們擺pose,然后畫下來,對孩子來說,做畫畫的模特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所以羅伯特也像我們一般的家長那樣,用一角硬幣來哄她們。可是,多年過去,現在,對他的兩個女兒塞爾和珍妮來說,那些速寫卻成了最珍貴的記憶。
閱讀經典《讓路給小鴨子》
野鴨馬拉先生和馬拉太太想找個地方住下來,飛到波士頓時,他們都累得飛不動了,恰好公園里有一個池塘,池塘里有一個小島,于是就飛下來過夜。最后,他們在查爾斯河的一個小島上安了家。馬拉太太生了八個蛋,孵出了八只小鴨子,分別是杰克、凱克、萊克、米克、尼克、傳克、皮克和卡克。馬拉太太教他們游泳、潛水、排成一排走路。這天早上,她帶他們游到了對岸,搖搖擺擺地走上馬路。可車太多,他們過不了,便嘎嘎地大叫起來。警察麥克吹著哨子跑過來,站在路中央,命令所有的車子停下來,讓馬拉太太和她的孩子們過馬路,并安排一輛警車繼續保護他們過馬路。
這本繪本之所以一直受到大小讀者的喜愛,并在圖畫書歷史上占據重要的地位,除了出色的故事、獨特的石版畫風格和巧妙的空間處理,還有作者對待圖畫書的那種虔誠的態度。
推薦理由
● 1942年美國凱迪克金牌獎
● 入選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
● 入選美國《出版者周刊》“所有時代最暢銷童書第96名”
● 入選美國全國教育協會“教師們推薦的100本書”
● 入選日本兒童文學者協會編《世界圖畫書100選》
● 入選日本兒童書研究會/圖畫書研究部編《圖畫書·為孩子選擇的500冊》
小貼士:美國《紐約時報》書評周刊評價《讓路給小鴨子》為“最仁慈的圖畫書”。1987年,波士頓公園150周年慶典時,雕塑家南希·舍恩(Nancy Schon)創作了馬拉夫人帶領8只小鴨子的銅像。成百上千的孩子經常跑去摸這些銅像,現在,那些被摸得锃亮的銅像猶如一座不朽的紀念碑,頌揚《讓路給小鴨子》這本書的不朽魅力。
媽媽讀吧
自從與兒子一起看圖畫書以來,我開始按照各種閱讀書買來很多繪本,漸漸發現,其實不是每一種都適合每個家庭的孩子,當然,大部分經典作品都是值得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的,比如《讓路給小鴨子》,畫面和開本絕對夠震撼,我自己讀的時候就很佩服作者,4歲的兒子則對其中的鴨子和警察叔叔非常感興趣,實在是有意思。有時候還常常吵著我要給他買8只小鴨子,因為他要帶他們過馬路……有幾次看到交通警察指揮交通,他也會右手打著禁止前進的姿勢,我半天才明白,原來他是在學故事里面的麥克叔叔!哈哈。
我和女兒都非常喜歡繪本,《海邊的早晨》是和《讓路給小鴨子》一起下單的,喜歡羅伯特的畫風,還有他的關懷。我給女兒念《海邊的早晨》時,她完全沉浸在畫面上,也許是因為他和珍妮的年紀相仿吧,看到里面的姑娘就目不轉睛,還會爭相自己刷牙、穿衣服、吃早餐……雖然女兒現在還小,還不能理解換牙,不能理解成長是什么,對我這個媽媽而言,已經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收獲滿滿了,尤其是故事里面的媽媽,蹲著與塞爾說話的畫面一直在我的腦海里……
周末戶外活動的時候,特意為女兒選了一本繪本《小塞爾采藍莓》。鋪上地毯,我們就坐著開始共讀這本繪本,真是不一樣的氣氛啊,時時還能聽到大自然的聲音,那一天,我和女兒讀得非常愉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歲半的女兒對書中的擬聲詞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她不管誰和媽媽走丟了,只要念到“啪咚”“噼咚”“嘭咚”或者“吧唧”的時候,女兒就跟著笑個不停……畫家細膩的畫風,把小塞爾的動作和眼神刻畫得真是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