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小切口手術與傳統手術在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0月期間到本院診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68例,隨機分成觀察組34例和對照組34例,對照組采用傳統手術治療方法,觀察組采用小切口手術的治療方法,觀察、比較兩組急性闌尾炎患者的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臨床效果優的23例,臨床效果良的10例,臨床效果中的1例,臨床效果差的0例,臨床總臨床效果優良率為97.06%;對照組臨床效果優的10例,臨床效果良的12例,臨床效果中的10例,臨床效果差的2例,臨床總臨床效果優良率為64.71%,對兩組的總臨床療效優良率進行統計學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使用小切口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在臨床療效上有更好的治療療效優良率,能減輕患者的臨床手術痛苦,具有臨床廣泛推廣的意義。
關鍵詞:小切口手術 傳統手術 急性闌尾炎 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095-01
急性闌尾炎為一種外科的常見病,在各種急腹癥的發生率占到首位。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轉移性的右下腹痛以及闌尾點的壓痛和反跳痛[1]。對于急性的闌尾炎臨床上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就是使用手術治療,但是傳統的急性闌尾炎手術的切口比較大,很容易發生感染和并發癥,目前,臨床越來越重視小切口手術的治療方法,本文選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0月期間到本院診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68例,對部分患者進行了小切口手術的治療,取得了比較理想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臨床資料。選取2011年1月到2011年10月期間到本院診治的急性闌尾炎患者68例,隨機分成觀察組34例和對照組34例,其中觀察組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齡最大的67歲,年齡最小的21歲。對照組男性16例,女性18例;年齡最大的66歲,年齡最小的20歲。所有患者均經本院確診為急性闌尾炎患者,并均具備手術的體征條件。兩組患者在數量、男女比例和年齡以及病情嚴重程度等基本臨床資料上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傳統手術治療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者氣管插管全麻,經腹直肌切口,常規對闌尾系膜進行處理,闌尾殘端進行包埋,如出現嚴重腹腔污染,放引流管在盆腔,48小時內拔出[2]。
1.2.2 觀察組。采用小切口手術的治療方法。采用連續的硬膜外麻醉。先進行常規的消毒,患者取平臥或者左偏15°位,在右下腹經麥氏點進行斜行小切口,長度大約2 cm到3 cm。醫生用手術刀垂直的刺入患者皮膚,切開皮膚和皮下組織,順著肌纖維的方向,切開腹外斜肌腱膜,然后鈍性分離患者的腹內斜肌和腹橫肌,腹膜切開,拉鉤開切口。用長平鑷或者卵圓鉗進入切口后,沿側腹壁向后腹膜,然后進行鉗夾,大多可夾持到盲腸,然后再沿著結腸帶,尋找患者的闌尾,在右下腹網膜的包裹處,常是闌尾的所在處,移離或者分離網膜,即可發現闌尾[3],如果闌尾位于盲腸的后位或者因為粘連固定不容易提起時,可逆行進行闌尾切除術。腹膜進行連續外翻的縫合方法,用生理鹽水或者甲硝唑注射液對切口進行沖洗,再間斷的縫合腹外的斜肌腱膜以及皮下組織,最后將皮膚用1號的絲線進行縫合,一般是1針到2針即可。
1.3 臨床療效判斷標準。
臨床療效優:手術結束24小時內出現排氣,沒有發生切口感染,6天內基本情況穩定出院,未出現手術并發癥,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
臨床療效良:手術結束26小時內出現排氣,切口感染情況不嚴重,口服藥物后治愈,8天內基本情況穩定出院,出現手術并發癥不嚴重,經正常治療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
臨床療效中:手術結束28小時內出現排氣,發生切口感染,藥物治療后得到控制,10天內基本情況穩定出院,出現手術并發癥,經常規治療得到控制,患者臨床癥狀有顯著改善。
臨床療效差:手術結束30小時之后才出現排氣,發生切口感染情況比較嚴重,10天基本情況也未得到穩定,不能出院,出現手術并發癥比較嚴重,患者臨床癥狀沒有消失或者嚴重。
總臨床療效優良率:(臨床療效優病例數+臨床療效良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本組數據經卡方軟件V1.61版本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兩組間的統計學比較采用?2檢驗,以P<0.05為具有顯著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臨床效果優的23例,臨床效果良的10例,臨床效果中的1例,臨床效果差的0例,臨床總臨床效果優良率為97.06%;對照組臨床效果優的10例,臨床效果良的12例,臨床效果中的10例,臨床效果差的2例,臨床總臨床效果優良率為64.71%,對兩組的總臨床療效優良率進行統計學分析,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3 討論
急性闌尾炎為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傳統闌尾切除術的切口,長度為5cm到7cm,如果診斷不清的,還需要經腹直肌再探查切口[4],這種切口患者在術后常會出現腸粘連,并且手術的瘢痕比較大。而小切口的急性闌尾炎切除術,和傳統的手術相比,切口比較小,手術后的瘢痕形成也很小,手術的創傷也小,患者的恢復時間就比較短,節約住院費用和時間,并且小切口的手術,對患者腹腔臟器損傷比較小,術后并發癥也會減少。本文的觀察組臨床效果優的23例,臨床效果良的10例,臨床效果中的1例,臨床效果差的0例,臨床總臨床效果優良率為97.06%。說明小切口手術在治療急性闌尾炎上是具有明顯的優勢的。
參考文獻
[1] 宋軍,選擇性微創小切口治療急性闌尾炎56例臨床體會[J],農墾醫學,2007,29(3):216—216
[2] 王郁榮,腹腔鏡與小切口手術治療急性闌尾炎的臨床對比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12):40—41
[3] 袁利華,急性闌尾炎手術60例臨床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7):161—162
[4] 徐斌,80例急性闌尾炎手術的經驗總結[J],中外醫學研究,2009,7(13):16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