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運用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川芎嗪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療效。方法:將納入的56例患者隨機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給予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川芎嗪治療,對照組根據患者病情給予包括腦活素及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的綜合療法,2個療程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價。結果:觀察組基本痊愈10例(35.71%),顯效13例(46.43%),有效3例(10.71%),總有效率為92.86%,而對照組基本痊愈6例(21.42%),顯效7例(25.%),有效4例(14.28%),總有效率60.71%,觀察組與對照組總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0.01)。結論: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川芎嗪治療急性腦梗塞療效明顯。
關鍵詞:急性腦梗塞 中醫(yī)治療措施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049-02
1 前言
急性腦梗塞具有發(fā)病急、病因復雜、難治愈等特點,臨床上的說法是“發(fā)病率高、病死率高、死亡率高、痊愈率低”。在疾病突發(fā)初期,及時有效的治療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死亡率和癱瘓率。近年來,在治療急性腦梗塞方面更注重對內風、邪熱、痰濁、血瘀、腑實等標實的治療上,我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xiàn)選取我院56例急性腦梗塞患者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使用黃芪注射液和川芎嗪聯(lián)合治療的辦法,對照組采用包括腦活素及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的綜合療法,對其療效進行評判。具體報告如下。
2 病患納入標準
2.1 病患入選標準。
①患者全部病癥與1995年第四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腦梗塞的診斷標準相符,并且經MRI和腦CT檢查排除了腦出血情況;②患者年齡段在35~80歲之間,性別不限;③發(fā)病在48h內;④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者;⑤經中醫(yī)診斷符合淤血阻絡型;⑥神經功能缺損(NDS)評分>10分。
2.2 排除標準。
①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②中風病恢復期、后遺癥期;③經檢測證實患有腦外傷、腦腫瘤、腦寄生蟲病、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代謝障礙及其它心臟病合并房顫,引起腦栓塞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⑤35歲以下、80歲以上患者;⑥患有嚴重原發(fā)性精神病患者;⑦有卒中病史而且有遺留后遺癥患者;⑧正行急性期溶栓治療患者。
3 資料與方法
3.1 臨床資料。
將按照標準選出的56例病患隨機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8例。其中觀察組男18例,女10例,年齡44~78歲,平均年齡(56±7.3)歲;當天發(fā)病入院者20例,發(fā)病48h入院者8例。腦梗塞重、中、輕型分別為9例、12例和7例,其中腦栓塞7例,腦血栓形成12例,腔隙性腦梗塞9例。對照組男15例,女13例;年齡47~79歲,平均年齡(58±8.5)歲。當天發(fā)病入院者18例,發(fā)病48h入院者10例,腦梗塞重、中、輕型分別為8例、17例和3例。其中腦栓塞5例,腔隙性腦梗塞8例,腦血栓形成15例。
3.2 方法。
對觀察組患者用黃芪注射液聯(lián)合川芎嗪共同治療。16ml黃芪注射液注入250ml生理鹽水作靜脈滴注。每天1次。12mg川芎嗪加入5~10%葡萄糖液500ml中靜滴,每天1次。聯(lián)合用藥10天為1療程,共兩個療程。對照組使用腦活素及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的綜合療法。
3.3 統(tǒng)計學處理方法。
所得資料采用SPSS12.0軟件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計量資料用( x±s)表示,用t驗證,計數(shù)資料使用X2檢驗。
4 治療結果
4.1 療效標準。
急性腦梗塞的療效標準分四個等級,具體如下:
4.1.1 基本治愈:患者四肢活動自如,語言表達清晰,生活自理;
4.1.2 顯效:患者四肢活動功能明顯恢復,語言基本清楚;
4.1.3 有效:患者四肢活動的范圍和功能有進步;
4.1.4 無效:癥狀無任何改善。
4.2 結果比較。
觀察組基本痊愈10例(35.71%),顯效13例(4643%),有效3例(10.71%),總有效率為92.86%,而對照組基本痊愈6例(2142%),顯效7例( 25.%),有效4例(14.28%),總有效率60.71%,觀察組與對照組總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 0.01)。
5 討論
腦梗塞具有發(fā)病急、病因復雜、難治愈等特點,急性期治療最關鍵,療效也最佳。腦組織是人機體氧代謝最活躍的器官之一,但也容易發(fā)生梗塞問題。臨床資料顯示,人體在發(fā)生腦梗塞后,由于局部缺氧缺血,造成人體腦組織里不斷產生超氧陰離子自由基,導致細胞膜的脂質過氧化被嚴重損傷,進一步促使腦組織的細胞功能和結構發(fā)生改變,從而引發(fā)種種神經癥狀。急性腦梗塞在中醫(yī)上又稱為“中風”,屬于缺血性中風范疇,多由人體精血不足、氣血兩虛、腎氣不固以及痰瘀阻絡等造成,故也認為是血瘀癥候。多年的臨床驗證,中醫(yī)使用活血化瘀治療缺血性中風病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通常中醫(yī)治療急性腦梗塞的方法是以改善腦組織缺血狀況、保護神經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減少繼發(fā)性神經細胞損傷修復受損神經細胞為原則。聯(lián)合黃芪注射液和川芎嗪這兩種重要治療急性腦梗塞是我院臨床的主要藥方,經上述實驗研究證明,觀察組使用該方治療急性腦梗塞的總有效率達92.86%,相比于對照組,有顯著差異性。
黃芪注射液和川芎嗪聯(lián)用,是一味益氣活血的補陽還五湯。藥方中的黃芪重補氣,服用可增強人體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功能,降低梗塞區(qū)缺氧缺血的嚴重程度,而且參與到核酸代謝的過程中,起到抗氧化作用,能夠改善腦部的神經結構和功能;而川芎嗪可以擴張腦血管,減少腦血管阻力,同時降低患者全身血小板的凝聚指數(shù)和血液的稠度,這樣可以改善腦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及時補充腦部血液,配合黃芪起到活血通絡的作用。
總的來說,黃芪能夠補中益氣,川芎能夠活血化瘀,該研究中聯(lián)用黃芪注射液與川芎嗪,可起到化瘀活絡、益氣活血的目的。因此兩者常用與心血管疾病的臨床治療上,而聯(lián)合使用更能發(fā)揮其修復神經組織的功能,治療效果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 劉泰,呂玉寶.中醫(yī)治療急性腦梗塞方法多[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7-07-26.(006)
[2] 秦若飛,譚璐璐,劉泰.急性腦梗塞臨床研究進展[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7,(02)
[3] 羅鋼,白雪,楊思進.中醫(yī)藥治療急性腦梗塞的研究進展[J].西部醫(yī)學,2008,(01)
[4] 阮海娃,暢亦杰.脈血康膠囊治療急性腦梗死112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藥雜志,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