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婦科腹腔鏡手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結論:在婦科腹腔鏡術后護理觀察中發現術后細致的觀察護理,能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降低并發癥的危害。
關鍵詞:腹腔鏡 外科手術 婦產科 護理
【中圖分類號】R-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048-01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腹腔鏡在臨床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婦科腹腔鏡的發展改變了傳統婦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模式[1],具有創傷小、術后患者痛苦少、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已逐漸替代一些剖腹術,愈來愈多的患者更愿意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但也還是會存在一些術后的并發癥,現將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術后護理
1.1 臥位與飲食。靜脈全麻未清醒者平臥,頭偏一側,禁食、水,術后6小時半臥位,無惡心、嘔吐者予流食,做到少量多餐,飲食清淡[2],未排氣前禁食甜食、牛奶、豆漿等產氣的食物,鼓勵患者早期床上活動或盡早下床活動,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腸粘連。
1.2 觀察生命體征。術后患者回病房予心電監護及低流量吸氧2小時,2小時內每30分鐘測量血壓、脈搏、呼吸1次,病情穩定后停心電監護和吸氧,監測有無上呼吸道感染及術后傷口感染。
1.3 引流管的護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暢,避免扭曲受壓、阻塞,嚴密觀察引流夜的性質、量、顏色并做好記錄,根據引流量多少確定拔管時間。保持尿道口清潔,每天用0.1%的安多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全子宮切除術后留置尿管48小時拔除,其他導尿管一般在24小時內拔除。
1.4 并發癥觀察及護理:
1.4.1 出血的觀察:觀察穿刺孔有無出血,敷料是否干燥,有出血者及時用紗布壓迫止血,更換敷料加壓包扎,效果不佳者在穿刺孔縫合一針止血。如患者術后出現低血壓、心動過速、出冷汗、面色蒼白、腹部膨隆、惡心感、腸鳴音消失等癥狀,應考慮內出血的可能,應及時處理,必要時手術治療。
1.4.2 皮下氣腫及肩背部疼痛:手術中應用的二氧化碳若放氣不完全,會向皮下組織擴散,形成氣腫。少量氣體可自行吸收,多無癥狀,但要注意二氧化碳氣腹有形成高碳酸血癥的危險。肩背部疼痛多因殘留在體內的二氧化碳刺激引起,一般可自行緩解。術后返病房及時給予吸氧并向向患者解釋原因,鼓勵患者早翻身、早下床活動,以減少該癥狀的發生。
1.4.3 預防術后靜脈血栓形成:指導患者做腹腔鏡術后5 步操,方法[3]:患者平臥床上,雙手交叉于腦后向前抬起頭;同時向頭頂方向攀雙肢,然后還原于身體兩側;左腿平放,右腿伸直盡量上抬,做屈膝運動;右腿平放,左腿伸直盡量上抬,做屈膝運動;雙手掌分別撐住身體兩側的床鋪上,雙腿平放,盡量使腰部離開床鋪向上舉。5步操每步做10次,每日2次。
1.5 出院指導。給予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三個月內禁食補血的食物,避免陰道大出血,禁止盆浴和性生活2月,注意保持外陰清潔,出院后1月復診。如出現陰道大出血、腹痛、反復發熱等情況,應立即就診。子宮切除術者術后2月內避免提舉重物,教育家屬及朋友尊重愛護患者,幫助其重建自尊,維持自我形象完整,提高生活質量。
2 討論
腹腔鏡手術被人們稱為鑰匙孔手術,是利用現代光電技術及計算機技術將盆、腹腔臟器顯示在電視屏幕上,手術切口小,手術的盆、腹腔器官不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對腸道等腹腔臟器干擾小,術后恢復快。具有不容否定的優越性,但也有不足之處,如手術野隱蔽、不直接性、人工氣腹等,可發生并發癥。其并發癥發生率為1.2%,因此,作好周密的術前準備,如術前用潤膚油-肥皂水-雙氧水-碘伏的備皮方法減少術后臍部感染[4],加強手術的熟練程度和操作技巧,嚴密觀察手術后病情,及早發現問題,及時協助醫生進行處理,是減少并發癥的關鍵[5]。對患者做好術后護理,有利于患者的恢復。出院時,做好康復期自我保健知識宣教,囑其繼續休息,搞好個人衛生,進食營養豐富、低脂飲食,遵醫囑服藥,并告知患者及家屬出院后如出現發熱、傷口感染等不適時及時與主管醫生聯系,1 個月后回院復查,以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提高生活質量。綜上所述,腹腔鏡微創手術是以后手術方式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蔡偉萍 婦科腹腔鏡臨床應用及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4,18 (7):1142211441
[2] 賈桂英 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護理體會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08年5月第5卷第3期:124
[3] 謝微波 腹腔鏡在婦科的應用及其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4,18 (12):2167221681
[4] 高巖,樊平,毛侖,等.腹腔鏡手術臍孔皮膚清潔準備方法的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 (1):627
[5] 鄺素芳。婦科腹腔鏡術后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08,14 (5):562